波斯与伊朗的时空交错


波斯与伊朗的时空交错

四下中东,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地——波斯,为此次田野考察,我一年来查阅了《伊朗史》(埃尔顿·丹尼尔.美)、《剑桥伊朗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中东二千年》(伯纳德·路易斯.美)、《中国伊朗学》、《二十世纪伊朗史》、《伊朗文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等上百万字的史料和文献,针对文明比较中所有可能涉及的关注点和价值点,我做了必要的梳理,特别是困惑处,需要现场印证的,我都做了路线的计划,恰好北大清华组团,路线合适,带着儿子,借助寒假,得以成行,省得去一人背包的不少麻烦,从亚兹德-设拉子-伊斯法罕-德黑兰,一路走来我们父子将一一求证此前的种种假设。

中国和伊朗的交往,可以追溯回公元前2世纪,西汉时期,张骞派副使到安息(伊朗),打通了中国至罗马的商贸通道,也就是古丝绸之路,自此中伊两国文化交流源源不断,虽非主流,但不可或缺,两千年来源源不断。

历史的节点发生在1979年,那年一月,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而前一个月,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40年,两个古国和大国的国运盛衰沉浮,妥妥的一个现实版的天方夜谭,预知其中端详,还要来认真研究一番关于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和曾经的生死赌局。


这就是文明比较学,其交叉性强,知识跨度大,研究方法繁琐,田野考察成本高,科研结论抽象,做的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甚至在圈外人看来纯粹犯傻,但这样高成本低收益的不务实研究,在我看来未必就没有价值,恰恰是不能当下变现的学术往往经得起岁月的洗礼。

波斯与伊朗的时空交错


不错,此行波斯首站就是被称“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城市”——亚兹德,拥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就是在这里,还保留着人类最早的宗教之一——琐罗亚斯德教,也称为"袄教"或“拜火教”,我将登临举行天葬的寂静塔,查看其构造,并观览保存了1550年圣火的火神庙,思考中国五行文化、印度的“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基于二元对立宇宙观的祆教有无逻辑原点?琐罗亚斯德教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彼此间交互关系及其竞争性?

在南部的设拉子,那里有波斯波利斯——“波斯之都”,这里掩藏着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的雄心,也有着亚拉山大滔天仇恨,在这座孤独废墟,我就求索波斯这个世界最早创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第一帝国的盛衰荣辱,波斯波利斯对波斯这个民族性格塑造产生了哪些影响?为波斯文化培育了哪些基因?

波斯与伊朗的时空交错


回程向北,走向伊斯法罕,在伊斯法罕皇家广场,萨法维王朝历代帝王 曾在这里居住,1502年,伊斯玛仪自立为伊朗王,建立萨非王朝,并宣布伊斯玛仪为“隐遁”的伊玛目的代理人,立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为波斯国教,史学家称其为“真正的波斯伊斯兰什叶派国家的缔造者”。这涉及到苏菲派,在这里我尝试着帮大家理清逊尼派、什叶派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尝试解读派内生派,党内有党的中东穆斯林之间恩怨情仇,以寻求同教之间宽恕与和解?

我们会在10天考察后回到德黑兰,参观尼雅瓦朗宫 ,在 1979 年伊朗大革命之前,这里是巴列维王朝王宫,这个王朝终结了波斯,开启了伊朗,德黑兰完成了波斯与 伊朗的时空交错。

波斯与伊朗的时空交错


1979年,一切都改变了,伊朗成了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在这个神权宗教国家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提出的“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伊斯兰教是解决问题之道”口号并对外输出革命,。人均GDP从原来的世界人均水平的1.1y倍,直线滑落到不足世界人均的40%多。 巴列维时代,德黑兰时尚、摩登、繁华,是东方的巴黎,革命前1978年伊朗的人均GDP是2310美元,全球第九大经济强国,革命后封闭的40年后,2017年的GDP总量全球排名为27名,整个国家赶不上我们的上海一市,与福建省相当。


40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七位,不足伊朗人均的六分之一。40年后的2018年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1万美金,是伊朗的2倍。


反思的深度,决定我们认知的高度。


经济现代化不一定带来政治现代化,一个致力经济改革的国王为何垮台?


在临死前,巴列维接把自己的致命错误简单地归咎于:盲目相信西方,让国家超出它所能接受的程度“实行民主和现代化”。


当初伊朗共产党人也曾期望创造一种“伊斯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企图以伊斯兰信仰的力量来动员民众,然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当然这也是一厢情愿。

1979,伊朗没有选择现代民主化的巴列维,也没有选择共产党,而是政教合一的霍梅尼,为什么?谁在为历史做出选择?


波斯的心理、文化、历史、宗教都值得反思。从亚兹德-设拉子-伊斯法罕-德黑兰,我们一路求索。

2019.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