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

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也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最为杰出的百科全书。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三年命高僧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带领三千多文臣开始编订这本书,前后耗时四年。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现的《永乐大典》只有800余卷,400册左右。

更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全世界各地收藏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后来誊抄的副本,而正本至今一卷也没有发现。不仅如此,专家们发现,目前全世界所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副本都不是永乐年间编纂的。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那么,《永乐大典》除了永乐年间的这个版本外,到底还有几个版本?永乐年间的版本为什么一册未见呢?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明朝各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典》的人寥寥可数。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一个例外。

继位于公元1522年的嘉靖皇帝在明朝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在位四十五年,祟信道教,朝政昏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却似乎对《永乐大典》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永乐皇帝

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皇宫发生大火,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渊阁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嘉靖皇帝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令人登上文渊阁抢救《永乐大典》。

幸亏抢运及时,《永乐大典》才得以逃过这次浩劫。嘉靖皇帝因此心有余悸,决心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嘉靖皇帝

大火之后的第五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据史书记载,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两个版本。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称为永乐正本或者永乐本,把嘉靖年间的重录本称为嘉靖副本或者嘉靖抄本。目前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副本。这就是说,《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了!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已经彻底消失了几个世纪!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

关于《永乐大典》正本的消失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毁于清乾清宫大火说。清朝末年的一位学者缪荃孙提出了这种看法。

乾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修。然而,我们目前所见的乾清宫并不是建成于这个年代,而是在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之后修建的。重建的原因,正是因为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发生的一次大火,几乎将整个乾清宫彻底毁灭。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李自成

而《永乐大典》正本就存放于乾清宫。第二种说法是毁于明亡之际,也就是认为它们被李自成焚烧了。当年,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队攻占北京,起义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可是这种辉煌只维持了短短四十天,吴三桂、多尔衮的联军便击败了这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

在李自成匆匆撤离北京之际,他将怒火发泄在京城这些几百年的宫殿和城楼上,下令放火焚烧。但这种说法也没有真凭实据。当时的确烧毁了许多古籍,但没有资料记载烧的就是《永乐大典》,这只是一种猜测。

明代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为何只有副本,正本究竟身在何方呢

尽管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几百年来,《永乐大典》正本却再未现身过,所有的正史野史也找不到关于正本的准确记载。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向,也成立未解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