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大兴「163」,南城将有自己的CBD

北京向哪里发展?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答案。

过去三十年,中关村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刷中成长为代表创新的“中国硅谷”;二十年前,国贸CBD聚集起东部经济发展的高地;最近十年,是望京掀起了科技互联网的创业热潮。而现在,关乎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指针终于拨向南城。

北京大兴新机场正式通航,亲手给北京城加冕了“世界首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桂冠,也再一次昭示着城市发展的天平向南倾斜。告别曾经的落后与朴素,成为“首都新国门”的南城,正在孕育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你不知道的大兴「163」,南城将有自己的CBD


第二座超级机场对于北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是腾飞的经济,是难得的机遇,也或许,是新崛起的临空区和重新解构的发展格局

从望京到顺义,从通州到上地,从五道口到CBD,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走过东部的繁华,西部的金贵,北部的创意,终于迎来南部的崛起机遇。

作为世界最大空港,大兴新机场投运以后,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预计7200万人次,到2050年远期规划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2025年200万吨,远期将达到400万吨。7200万人的运量、过亿人次的吞吐量或许将给南城直接带来72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航空产业带来的人口红利将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极强的拉动作用。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和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共同发布的《首都机场区域经济影响研究报告》来看,预计未来20年,大兴国际新机场累计将为北京带来超过8.6万亿元的经济贡献,年均提升北京全市GDP增长率1-2个百分点,提升北京南城GDP增长率5-6个百分点。

未来,围绕大兴国际机场形成的临空经济区将聚集起万亿规模的巨额投资,大量人口、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全面汇聚于此,将成为引领北京城下一个十年的强势引擎。

成为“首都新国门”的大兴新机场将北京南城的发展摆上了首都乃至中国经济腾飞的轨道上,也使得“临空经济区”的概念成为热议。

国际上对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已经有所定义:距离机场约1公里范围内是空港区,是中心机场环,产业类型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机构和直接与航空运输业相关的产业;而距机场约1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是外围辐射区,包括商务区和居住区等,也就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宜居宜业区。

按照临空经济区的定义延伸来看,不光黄村、瀛海、亦庄、天宫院、西红门等大兴区域或许将成为新机场羽翼之下的发展焦点,乃至廊坊、广阳、固安、永清也都想要分一杯羹。但在一众新机场城市群集体中,能承担起引领南城经济发展风向标的区域或许只有一个。

你不知道的大兴「163」,南城将有自己的CBD


南城发展核心中的核心在哪里?今年年初公布的大兴分区规划(2017-2035年)已经明确给出了答案。

按照具体规划显示,大兴区政府所在的黄村及南部地区被统一定义为大兴新城板块,主要由“一心、六片、三组团”组成。规划中明确了以义和庄板块为核心,涵盖周边六个片区三个组团的区域将成为大兴区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

基于原有的大兴城市发展空间,大兴新城率先布局三大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基地、京南物流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处于三大产业环绕之中的义和庄板块,也将迎来京雄城际铁路、黄村高铁站交通枢纽、S6号线等诸多利好,集合地铁、城铁、高铁三轨交汇,联通北京与雄安、京津冀的黄金枢纽。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区域作为大兴新城的核心区,未来将形成高端商务、文化休闲、绿色居住为一体的南城核心的国际交往区。

你不知道的大兴「163」,南城将有自己的CB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