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父母都誤解了教育專家的這3句話!

99%的父母都誤解了教育專家的這3句話!
99%的父母都誤解了教育專家的這3句話!

更多親子資訊,歡迎關注【千聊珊瑚媽媽】!

現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視教育,不斷看書、聽講座,可是,有時父母發現,按照專家的話去做,怎麼沒效果?

難道專家都是大忽悠?

在此,我和大家分享3句經常被誤解的專家的話。

第1句話

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大家都很熟悉這句話吧?

有些父母是這樣貫徹執行的:採取散養的方式育兒,堅決不給孩子報興趣班、學前班、輔導課,讓孩子玩個痛快。

或者孩子想上什麼班都行,不想上了也隨便,因為要尊重他嘛。可一旦上學,他們又在老師和學校的高壓下撐不住了,甚至後悔、埋怨當初聽了專家的話。

比如,朱朱的媽媽說:“當初孩子只顧傻玩,倒是快樂了,現在學習跟不上,也不適應學校的要求和束縛,天天被老師說,他都不想上學了。

每天接到老師的微信,我都心驚肉跳,不知他又惹什麼禍了。”這裡面就有許多誤讀。

首先,專家所有的理念都是相對的,尊重和快樂是針對傳統的父母權威、過於嚴肅、苛刻、要求孩子聽話、順從的教育文化而言,但不可矯枉過正、極端化,凡事過猶不及。

其次,再好的理念也要考慮現實性、適用條件和個體差異。

如果父母沒有條件、能力專職對孩子進行個性化教育,或就讀國際學校等。

孩子要上普通公立學校,那麼,他就需要適應集體環境和基本的紀律要求,幼兒園、興趣班、適當的學前班過渡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是否要上輔導班,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此外,父母不能太過刻板和教條。

很多課外班本身就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和玩、快樂並不衝突,如音樂、繪畫、運動等等。我們提倡的是不要過早給孩子灌輸知識性的內容,限制他們創造性的發展。

最後,尊重孩子不等於讓他隨便放棄。孩子們的興趣來得快,去得也快。

尤其有些興趣,如芭蕾、鋼琴看上去很美,但練起來卻很辛苦、枯燥。

我們要讓孩子體驗並懂得,有時候快樂經常是伴隨著汗水和淚水的。

如果父母過於“尊重”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父母需要總體上把握,例如孩子可以先廣泛嘗試,然後決定參加哪些興趣班,但同時告訴孩子,他若想一直保有受尊重和選擇的權利,必須要堅持到底,至少是階段性的。

第2句話

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所有心理學家都會強調父母對孩子要有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但落到實處和具體操作環節,被父母誤讀和概念不清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

一個媽媽因為孩子輕微感統失調而十分焦慮、煩躁、緊張,她總是在哀嘆和抱怨,為什麼老天不公平?

為什麼我這麼優秀,可兒子卻如此遲鈍、笨拙、磨蹭,怎麼教都教不會?

母子關係很緊張。

我提醒她,孩子的爸爸有明顯的感統失調症狀,可見孩子有先天遺傳的因素,要無條件地接納他。

沒想到這位媽媽誤解了,她絕望地大哭:“接納?您的意思是,孩子就這樣了,沒指望了……”

我趕緊澄清:“無條件接納指的是接受孩子與生俱來的一切,他的笨拙、慢不是他的錯。

接受是希望你不要將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呵斥孩子、抱怨老天和傷心上。

無條件接納絕不意味著孩子沒指望了、無奈地接受現狀,而是對於無法改變的部分平靜地接受,然後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幫助孩子積極努力地改變、提高和進步上。”

因為這次誤解的澄清,這位媽媽獲得了很大的領悟,她和孩子的關係、學習都逐漸走上了正軌。

多數父母都聽說過、也認同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理念,但卻不知道:接受是改變(進步)的前提和基礎。

與無條件接納無縫對接的教育方法是正面教育:儘量忽略自家孩子的不足,尤其是先天的,如智商等;反之,多鼓勵、培養孩子的長處,多讚賞孩子努力、認真等品質,而批評時則要針對具體事情,不要泛化為對整個人的否定。

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的另一個方向的誤解是溺愛。

這裡,父母們是將“無條件”簡單地等同於“無原則”,孩子做什麼都無原則地愛與接納,可不就培養出小霸王嗎?

事實上,無條件的愛與接納與有原則要求並行不悖,即:對你這個人,我是無條件愛與接納的,但是,我仍可以對你提出要求和指出、批評你的錯誤。

0~3歲的孩子,父母給予的是純粹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但隨著孩子社會化進程的開始,勢必要加入有條件的部分。

第3句話

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學習自我管理

一次,我受邀去講課,一位媽媽向我討教女兒的教育問題。

她抱怨女兒都上初二了,可做什麼事都缺乏主動性、拖拖拉拉、懶散、磨蹭,從學習到吃飯甚至起床都要她盯著,實在辛苦得很。

母女倆的關係也是吵吵嚷嚷,很是緊張。

因為時間倉促,我簡單概括地對她說:“你該放手發揮她的自主性,讓她學習自我管理了。

這位媽媽倒是很聽話,回家後就跟女兒說:“你大了,專家說了,要學會自我管理。從今天起,你的事媽媽都不管了,你自己看著辦。”

女兒樂壞了,母女倆的關係達到了空前的融洽。可惜,好景不長。

期中考試,孩子的成績下滑了十幾名。媽媽對女兒說:“你看看你這成績,我不管能行嗎?”

女兒無言以對,羞慚地承認:“我確實不行,還得依靠媽媽。”

重新披掛上陣的媽媽幹勁十足,經過幾個月的奮戰,女兒的成績又回到原來水平。

這位媽媽頗有些得意地跑來跟我說:“您那套不行,這孩子就是沒有自覺性,我不管不行。您看,我一抓,她成績就上來了吧。”

真理不辯不明,我問了她3個問題:

1.孩子缺乏自覺性,你這樣培養出孩子的自覺性了嗎?

2.是成績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成績能等同能力嗎?

3.你打算管孩子管到什麼時候,一輩子嗎?”這個案例很具有代表性,這位媽媽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首先,她的認同僅限於專家權威,對理念並無真正深入的理解,對孩子的基本心理規律缺乏認識。孩子想要好成績,不存在學習動機問題。

可是,人的天性中也有慣性、懶惰、玩樂的部分,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也需要隨著年齡循序漸進來培養。

對於一個常年被嚴加管束的女孩來說,父母一下子放手,她肯定掌握不好分寸,短時出現成績的波動很正常。

這時父母需要有耐心、能容錯並和孩子一起修正。

她不該馬上收回管理權、打擊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承認自己不行,必須依賴媽媽是最大的敗筆,很多啃老族就是這樣被慢慢“培養”出來的。

媽媽要坐下來,教會孩子學習反思、分析,而不是直接替孩子總結和指導。

我有個“三問法”介紹給大家:

第一問:“這次考完試(或其他事件)有什麼感受?”傾聽、共情孩子的感受很重要,不要一上來就先表達自己的失望或批評、呵斥、指責。這樣才能營造親子談話的良好氛圍。

第二問:“你認為問題出在哪裡呢?”

第三問:“那你有什麼打算(計劃)?”

這位媽媽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

她在無意識中把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擺在了女兒之前,她是在證明自己的能幹。

明智的父母會示弱,鼓勵孩子超越自己而不是弱化孩子。

這間接說明她的價值感低、有強烈的被需求感,只有通過女兒需要(依賴)她,她才能體會到自身的價值。

其實,任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有適用性和個體差異。

父母需要有能力評估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並依此彈性、靈活地使用專家的理論或方法,這樣專家的話才會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