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科脈的新零售運營戰績,引人注目。

今天,科脈新零售業務負責人長老,

對新零售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在用科技助力零售業成長這件事情上,

我們一直很認真。”


文|科脈新零售業務負責人 長老


1、新零售:“房間裡看不見的大象”?


最近有幸同華潤萬家戰略發展部門、天虹、魯百等大大小小的商超零售同仁溝通,獲益良多,感覺零售行業正處於暴風雨變革的前夜,我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年由於新冠疫情,零售企業已經真切地感受到“私域流量運營”、“線上線下融合”、“線上營銷”等關鍵詞的重要性。

以前我們在業務當中,要苦口婆心去跟客戶講構建私域流量、構建在線的會員營銷體系、建立線上營銷推廣等等的重要性,可是並沒有多少商超便利零售商家會採納你的建議。

他們覺得自己的店開得好好的,不需要什麼改變,有的老闆還很固執,“你們搞的那些東西我們也玩不轉,就是來騙錢的。”

而一次疫情的影響,這些陳舊觀念不得不改變了。

疫情把消費者都鎖定在家裡,不得出門,消費者只能進行線上採購,尤其是生鮮及日用品類。

我們這裡蒐集了一些數據,可以看得更直觀。

例如以前,“叮咚買菜”獲取一個客戶的成本在200-300元,而疫情期間的獲客成本幾乎為零,類似的還有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等,APP用戶量和訂單量均暴漲,業績往往翻了4-5倍。


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看到線上銷售的火爆,從前作為居民購買主力的商超就很難受了,他們這時候才懊惱不已。

“我為什麼沒有可以下單的小程序?為什麼沒有會員系統可以直接鏈接顧客?”

直到此時,很多商家老闆才真正醒悟,老觀念走不進新時代,他們開始主動聯繫我們,尋求升級辦法。

可見,不是我們在要求商戶,而是市場在真真正正正教育商戶。是消費者的需求,在倒逼所有零售商家迫切地尋找有線上能力的服務商。

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所以疫情期間,有贊、微盟等一直在做電商SAAS的企業業績表現上佳,科脈也及時應對,在有數中臺的能力之上快速構建了有數社群營銷小程序,幫助商家完成預售、社群拼團、配送到家的業務場景。

短時間內申請開通的商戶數量超過1000家,目前已經有部分商家可以做到日均過千單的業績。

這次疫情,加速推進了新舊零售的轉換。也許有的人仍然會說,哪裡有什麼新零售、舊零售之分,零售的本質沒有變化。

我不否認這種說法,就好比你說“永遠不變的是變化”一樣。零售“新”、“舊”之間的轉變,並不是零售本質的變化,而是我們能怎樣更好地服務和實現這個本質的變化。

所以,新零售就相當於“房間裡看不到的大象”,你覺得看不到它,但它在商業領域掀起的方方面面的變化,都證實著它的存在。


2、人-貨-場如何重構?

解讀新零售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展開。

一個是我們經常能聽到的從“場、貨、人”到“人、貨、場”的轉變。

這點不難理解,舉個例子:以前開超市,我們要先找到好的場地,因為位置決定一切。然後再去構建商品供應鏈,給消費者提供低價優質的商品。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沃爾瑪的“天天低價”便應運而生。


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而現在做生意,首先需要的是找到消費者,即“人在哪裡”——他們的年齡、收入水平、消費習慣、喜好等等。

瞭解你的潛在顧客,再來匹配相應商品,做到千店千面。這一點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上體現得非常明顯,他們天然具備大數據的能力,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用戶特點和購買喜好,做出精準推薦。

可見新零售的 “場”,涵蓋多面,它可以是一個實體店,一個線上商城,也可以是一個社群,一個公眾號,一場直播等等,總之“場”是一切可以提供交易的場所。


3、更高效率的零售

第二個關於新零售的解讀,我認為新零售是一種通過技術的更新迭代,使得整個交易更加高效率的零售方式。

實際上,從交易結構的角度去看零售業,你會解構零售業是一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萬千組合。

怎麼去理解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呢?

以前,你本人走進一家店,直觀瞭解到店鋪信息和商品信息,例如商品的產地、口味、功效、價格等各方面,然後做出購買決策——這就是信息流。


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商場要為信息流付出成本——租場地有租金成本、準備充足貨物有庫存成本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此景的消費者,不必為這種信息流付費。

為什麼呢?因為從交易結構看,顧客購買行為中的商品價差,已經補貼了這種信息流成本。

接下來是物流和資金流。

顧客是自己提回家?

還是超市送到家?

供應商是送到總倉?

還是直配到門店?

這些都是物流信息。

購買時,顧客是付現金還是刷卡?

是支付寶還是微信?

付完款之後是否開發票?

以及商家的報稅等等,

這都是資金流。

我們來看在新零售的場景中,它們如何運作?

首先,信息流不再只從門店獲取,可以來自於天貓、京東,也可以來自公眾號、小程序,還可以來自你的朋友、鄰居,或者朋友圈、微信群,也可以是短視頻、直播等。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接觸到商品信息的方式也爆炸了。所以零售企業必須做好應對措施,選擇所有適合傳遞信息觸達消費者的渠道,即全渠道經營。

新零售的物流也是一樣,顧客可以從店裡通過達達、蜂鳥等社會化物流送到家,也可以選擇由總倉快遞到家,通過不同的物流形式完成訂單履約的方式更加多樣。

至於資金流,顧客可以選擇現付,也可以選擇分期付款,還可以選擇花唄等信用付款等,金融的元素讓交易的資金流發生了變化。

以前是錢從顧客的口袋進入商家的口袋,現在可能是錢從銀行到了商家,而顧客卻欠著銀行貸款,一切都是財富數字的變化和消費鏈路的改變。


4、落地新零售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那麼零售企業怎麼樣去落地新零售思維,來應對零售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改變呢?

首先是將運營相關的業務在線化

比如會員、營銷、卡券、商城、訂單等這些在線化。這些模塊首先是面向消費者服務的,最容易讓消費者感知到。

如果我們還是基於原有的IT架構,是無法靈活應對消費者對線上和移動化購物的需求的。


科脈觀點 | 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關於新零售的幾點思考

其次是零售企業ERP 、供應鏈的在線化。

SAAS-ERP的在線化可以使得零售企業本身、零供之間的協同更加高效,從而敏捷應對市場變化。

例如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零售企業是否能快速調整供應鏈,滿足市場需求,決定這個企業的業績能力甚至生存能力。

現在的零售業是一個存量用戶競爭的時代,特別是在區域零售市場,消費者的總量是有限的,年輕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成長,誰能夠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鏈接到更多顧客,意味著其他零售企業將失去這部分顧客。

不進則退,必須主動出擊才能在區域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有數是如何幫助企業進行新零售落地的呢?山東魯百商廈是如何實踐新零售的呢?且聽我們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