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作者:吳興人



​有人說,紹興是周樹人的故鄉,而仙台卻是魯迅的故鄉。1904年,23歲的魯迅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留學仙台期間,他先後經歷了“匿名信事件”與“幻燈片事件”,這兩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棄醫從文思想的轉變。在仙台,他曾留下了許多回憶,並據此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台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


尋訪仙台魯迅先生故居


仙台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台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仙台不大,從城東的仙台站到城西的青葉山只有2.5公里左右,徒步40分鐘就可以橫穿城市。1602年,大名伊達政宗依託青葉山修建了青葉城,是為仙台之始。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這裡樹木成林,綠葉繁茂,是日本東北的重要城市。魯迅故居位於仙台市一條並不引人注目的小馬路邊,這裡既無車馬之喧囂,又無霧霾之汙染。魯迅故居的門牌號是片:平一丁目1—10。走近一看,這是一棟日式木結構舊宅。2011年3月11日,這裡曾發生9級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大海嘯,海嘯上岸,當地損失慘重,仙台機場大廳浪高近三米,但魯迅故居、魯迅雕塑幸而無恙,毫髮無損。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位於仙台的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的西鄰是碧水潺潺的廣瀨川,時能聽到海鷗的鳴叫聲。由於年代久遠,這間小樓已呈黑色,與旁邊一家裝修豪華的咖啡館相比,顯得頗為寒磣。即使這樣,當地政府也不加修飾,體現了“維持原貌就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物保護理念。我聽在魯迅故居附近居住了30年左右的一位老太太嘆息說:“魯迅故居四周發生了很大變化,住宅翻新、道路修繕,但他住過的老房子還是老樣子。”在低矮的門前,立一塊小木牌,豎書“魯迅故居跡”幾個字。


故居門口栽了一棵楓樹,樹齡看上去已有數十年了,楓葉大部分由黃色轉深紅色。誠如魯迅先生寫給《魯迅選集》的譯者增田涉的一首送別的詩中雲:“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可見仙台秋天楓葉之丹紅,給魯迅印象之深,也可見魯迅望著遠遠東去的小船,不由得心潮起伏。魯迅故居門口還亮著一盞小燈,光線暗淡,但見電錶在轉動,表明裡面住著人。但門關得緊緊的,我無法入屋觀看,只好在屋簷下站立,緊貼房門,攝得照片一幀,以為紀念。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台魯迅故居外景


魯迅在1901年12月從路礦學堂畢業後,懷著“救國救民”的信念到日本留學,並題詩明志,發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莊嚴誓言。1904年秋天,魯迅先生來到沒有中國留學生的仙台醫專留學,為時一年半,頗受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他的食宿操心,開始安排魯迅到這裡的住宿。周作人在《魯迅的青年時代》一書中寫道:“本來在千葉和金澤地方,也都設立有醫學專門學校,但是他卻特地挑選了遠在日本東北的仙台醫專,這也是有理由的。因為他在東京看厭了那些‘富士山’們,不願意和他們為伍,只有仙台醫專因為比千葉、金澤路遠天冷,還沒有留學生入學,這是他看中了那裡的唯一理由。”


這裡原是一家客店,離仙台醫專不遠,是木板屋頂的兩層樓房,這處住所在一個監獄附近,魯迅住在樓上。魯迅當年的房東叫佐藤東喜志,是舊仙台藩的下級武士。魯迅剛來時住在二樓,樓下短期租給從外地來探監的犯人的家屬,樓下一部分租給別人“包辦囚人的飯食”。不過院子卻很大,灌木叢生,楓葉如丹,還有3株高聳雲霄的櫸樹,老幹攀滿了藤蘿。魯迅對此不甚滿意,後來在仙台醫專老師藤野先生的勸告下,“搬到別一家”去住了。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青年魯迅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嚴,排行第九,故又稱藤野九郎。他對魯迅從生活到學習給予很多的關心,還幫助魯迅用紅筆仔細修改他所抄的講義和課堂筆記。魯迅先生心存感激,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任教期間,寫下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我就讀時的中學教科書裡收集了這篇名文。這篇散文通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讚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鬥爭的戰鬥精神。


造訪仙台醫專舊址


沿魯迅故居朝南步行幾百米,就到了仙台醫專舊址(如今的東北大學片平校區)。走進魯迅先生當年聽課的醫專教室,這是一座階梯教室,計有10排,可坐100餘名學生,桌椅都是原樣。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魯迅當年聽課的階梯教室


黑板是可以升降的,當年的黑板刷還放在一邊,階梯教室還可以放幻燈。教室前方掛著一張藤野先生的照片,30歲出頭,面容黑瘦,八字須,穿西服,戴領結和眼鏡。我彷彿看見藤野先生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走進課堂,用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講授骨學,青年魯迅坐在課堂裡聽課的情景。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


魯迅先生後來決定不學醫了。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他的臉色彷彿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我想去學生物學,先生教給我的學問,也還有用的。”“其實我並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悽然,便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為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於生物學也沒有什麼大幫助。’他嘆息說。藤野先生很難過。”藤野先生送給魯迅一張照片,後面寫著兩個字:“惜別”。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贈送給魯迅的照片


魯迅先生十分珍視這張照片,回到中國後,將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北京寓所的東牆上,書桌對面,朝夕相視。每當夜間疲倦,正想歇一歇時,魯迅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魯迅先生又增加了作文的勁頭。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青年魯迅(右二)與仙台醫專同學合影


仙台醫專後來成為東北大學的醫學部。自1970年起,這間教室不再使用。1975年,東北大學改建,將它平移數十米搬到這裡,作為重要文物保護起來。魯迅先生聽過課的教室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我們來訪的那天,已近黃昏,學校破例為我們一行開放教室,並派專人來作介紹。魯迅先生的座位在第三排。我們同行五人,都分別到魯迅先生坐過的座位上端坐幾分鐘,默唸一番,希望沾一點魯迅先生的骨氣和文氣,並照了相。


從這間教室步行不到5分鐘,在幾棵大紅松下面,坐落著魯迅先生的紀念雕像。雕像為石質底座的銅質頭像,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曹崇恩先生於1992年製作的。其形象是人們熟悉的:直挺而堅硬的頭髮,濃密的八字鬍鬚,稜角分明的面部,還有那深邃而又略帶倔強的眼神。雕像背面是日語書寫的文字介紹:“中國文豪魯迅,於1904年到1906年留學於此,但因念拯救民族之魂更為迫切,故棄醫從文。今作此雕像,紀念這一轉機之地。”在雕像左側四五步遠的地方,是仙台醫專的遺蹟碑,其背面記載著該校的起始日期:明治三十四年—三十五年(即1901—1902)。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台東北大學校園內的魯迅雕像


東北大學有一所專門為紀念魯迅而建的紀念館。這是一間約20平方米的木房,內飾為教室模樣,牆上掛有魯迅的照片和成績單,還有魯迅上課時所作的筆記和藤野先生用紅筆作的修改。東北大學每隔幾年會對該館進行保護、修繕。10月19日是魯迅辭世的日子,仙台人每年都會在魯迅紀念碑前舉行“碑前祭”,以懷念魯迅。東北大學設立了專門給中國留學生的“魯迅紀念獎”,每年頒發給4名品學兼優的在校中國留學生。另設立“魯迅獎”,獎勵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作出貢獻的中國人。


此外,在仙台市博物館的院子裡也矗立著魯迅之碑。這一紀念碑1960年12月建成,碑的上部刻有魯迅像。碑身用宮城縣稻井出產的玄昌石築成,高4.5米、寬2米、重10噸,由前東北大學工學部教授飯田須賀斯負責設計,仿漢碑樣式,上端中尖,下有碑座,全形如短劍指天。碑石上部為直徑1米的圓形浮雕,仙台本地的雕刻家翁朝盛雕像,下方是第一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題字:“魯迅之碑”,下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內田道夫撰寫的碑文,由稻井名工白銀茂雕字。浮雕採用1936年10月魯迅逝世前11天照的側面半身像,魯迅面容清瘦,手指夾著香菸,從容笑談。1961年4月,魯迅夫人許廣平專程到日本參加了魯迅之碑揭幕式,並在碑前栽種一棵松樹。為此,仙台市博物館又在松樹旁邊建立一座許廣平女士揭幕紀念碑。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台市博物館內的魯迅之碑


《藤野先生》之後的藤野先生


這裡,還要介紹一些《藤野先生》之後的藤野先生情況。1915年仙台市決定成立東北醫科大學,校方藉口其學歷不合要求,把他由教授降為講師,後指令他辭職。藤野因生活所迫,到東京三井公司的一家慈善醫院就業,做全科醫生。1919年回故鄉開診所。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台醫專舊照


魯迅先生自離開仙台後,沒有和藤野先生見過面。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寫道:“我離開仙台之後,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經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從他那一面看起來,是一去之後,杳無消息了。”


而後,魯迅先生曾多方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包括向《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打聽,但均無結果。過了一年,魯迅懷著未能探望恩師的歉疚與世長辭。


其實,藤野還健在。1935年6月,日譯本《魯迅選集》在日本出版發行,《藤野先生》這篇散文第一次和日本讀者見面。藤野先生的長子藤野恆彌在福井初級中學教漢語的教師菅好春那裡,看到了日譯本《魯迅選集》,並聽菅先生說起,《藤野先生》一文寫的可能是他父親的事。於是,藤野先生才知道這位中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就是他當年用紅筆幫助修改過講義、筆記的中國留學生周樹人,他把當年在仙台留學的事情寫進了散文裡。當時菅先生還登門拜訪了藤野先生,聽他談過魯迅在仙台學習時的情況。可惜菅先生很快去世,這次拜訪的情況沒有公開發表。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在仙台醫專時


魯迅先生一直到去世,也不知道藤野先生還活著。魯迅在1936年去世後,藤野先生萬分痛惜。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恆三郎說,多年前,也就是魯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位記者拿來了一張魯迅逝世時的照片給我叔父嚴九郎看。這時,我叔父才知道魯迅逝世的消息,當時,嚴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張照片舉過頭頂,然後提筆寫了“謹憶周樹人君”。


藤野還在日本的《文學嚮導》雜誌上發表了懷念魯迅的文章。文中寫道:“他大概曾到我家來辭過別,最後的會面是什麼時候,卻忘記了,一直到死,還把我的照片掛在房裡,真是讓人欣慰的事。”藤野先生還寫道:“我少年的時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過漢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國的先賢,同時總存著應該看重中國人的心情,這在周君就以為是特別親切和難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說裡和友人之間把我當作恩師談著,我要是早讀到該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還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該多麼喜歡啊!”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為魯迅批改的血管解剖圖筆記


藤野先生的晚景淒涼。45歲喪妻,續絃後生恆彌兄弟,可是,他倆先後當了太平洋侵略戰爭的炮灰。藤野夫婦生活過得十分困苦。1945年8月11日他患腦溢血在福井逝世,享年72歲。


1976年10月19日,為紀念魯迅逝世4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魯迅展覽會”首先在仙台開幕,魯迅兒子周海嬰作為代表團顧問抵日,藤野侄兒恆三郎與之會晤交談。前代終生未竟的遺願,40年後由他們後代來實現。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銅像


藤野先生臨終前,叮囑他的妻子請許廣平為他題寫“惜別”兩字作墓碑。2007年9月25日上午,藤野先生的後人將藤野先生的銅像運到中國,被安放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裡,作為一種永恆的紀念。


雜誌編輯:李 紅

新媒體編輯:王良鐳

排版:周曉瑛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樑,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檔案春秋”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台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親,請給檔案君點個“在看”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