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别以为相亲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也是主力军。


在北京有一个小公园,面积不大,只有一个长廊和一条绿油油的小河——因为河中生菖蒲,所以叫菖蒲河公园。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每到周二和周六,这里会成为全北京最著名的老年人相亲角,上百位 40 岁到 80 岁不等的大爷大妈,聚集在这里,一起跳舞、打牌和相亲。


场内最受欢迎的是北京大爷,有房有车,有户口,大部分还有可观的退休金和收入,是含金量颇高的抢手货。


久而久之,这里还形成了一条相亲鄙视链:有房有钱的北京大爷处于绝对的顶端,而没房没钱的外地阿姨和“老小伙”则居于鄙视链的末端,中间是被北京大爷忽略却又被外地阿姨仰视的北京大妈。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虽然知道这里鱼龙混杂,但也不得不如此,老伴总比保姆强啊。但老年人挑老伴的标准,一点都不比年轻人低。


比如之前一位56岁的李阿姨。


李阿姨来菖蒲河公园老年相亲角相亲已经10年了,却没有成功,她觉得公园相亲不靠谱,大多数相亲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对对方不了解,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不想去迁就对方,阿姨要求对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医保,如果达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着也不找外地的。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称从一个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发,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在不远嫁,嫁必离家近,相互照顾都很方便,想回娘家,一会就能到,但从来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买房,生活轻松,如果都是拆迁户,那就是强强联手了,更好了。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虽然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大家对待择偶地域的要求越来越开明,但基本上对还是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

作为一个本省土著,你愿意找外省人结婚吗?下面是来自知乎网友的回答:


不愿意找外省人结婚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一头活猪

不愿意。非歧视。


结婚,那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如果都大相径庭,那挺别扭的吧?


现在大家结婚的年龄都在三十郎当岁儿了吧,将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有些东西是深入你身体和思想里的,并不是一句相互磨合就可以规避的。俩人儿吃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那怎么一块儿生活呢?


还有一个,北京是执行计划生育最严格的地区之一了,谁知道娶了一个外地姑娘,是不是还要对她的兄弟姐妹负责。就算没有兄弟姐妹,来北京都住自己家里,偶尔一两次还可以,多了,这我也受不了啊,身边儿就有这样儿的例子,而且还不是一个,家都快成驻京办了。


所以就算我是河南人,湖南人,广东人,新疆人,上海人,我也愿意娶一个本地,本省的。


愿意找外省人结婚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书包

我是北京人,老婆是江苏人,结婚快20年了,家里没有任何人反对。有意思的是两个不错的同学非常反对,都是八辈老北京,住胡同的。


一个同学说了两句经典的话。


一句是“你可是北京人,最次也得娶个郊区的,怎么能娶外地的?”


一句是在知道了我老婆的工作和收入后说“她应该把工作让给你,她在家生孩子就行了。”


当时让我想起了“围城”里,方鸿渐的妈妈知道了儿子挣的比儿媳妇孙柔嘉少,就跟老头子念叨,说应该让儿媳妇把工作让给自己的儿子。


快一百年了,我还能在一个年轻的北京人口中听到当年乡绅老太太的想法,当时我笑笑说我做不来,同学说不就是在那坐着写写字吗?


很多答案里都在说房子,都在说资产组合,这些确实重要,生活习惯也确实有所不同,但是我想不要因为这些错过了好姻缘,毕竟结婚是物质的结合也是精神的结合,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给自己太多所谓传统上的束缚。

北京菖蒲河老年相亲角:有车有房不敌户口一本


其实无论哪的人,内心都更愿意找本地的人结婚。毕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是两种生活模式的碰撞。本身本地人在一起更多生活理念生活习惯相同,好磨合。尤其一线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其他城市农村在北京上海的第一代生活都比较难。所以北京土著在择偶标准上要求本地人无可厚非。


但是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现在人口流动大,一线城市集中了全国各地很多有梦想有才华的人,当然反过来说有梦想有才华的可不都在一线,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很多从小生活远隔千山万水的人相遇相爱。所以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结婚的也很多,爱了就爱了,哪管什么地方的人?


没有感情的时候,只谈条件相亲或者构想自己未来伴侣的时候会有条条框框,但是真遇见对的人,这些地域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