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讀後感

《做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覺得很有意義。

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這是許多為人師者最大的願望之一。但是,並非每個教師都能做到如此。沒有天生就招學生喜歡的教師,也沒有天生就不招學生待見的教師。一切都取決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教師,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要成為一名知識功底深厚的老師,用廣博的學識去征服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和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教師。教師應當精通所教的學科,瞭解本學科的歷史和發展,以及正在進行的研究或已取得的成果。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學科知識越寬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名受歡迎的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老師,只有功底深厚,厚積而薄發,駕輕就熟,才能征服學生,並且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對知識、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其威信才能深深地紮根於學生的心靈之中。教師功底深厚,學生就會把你看做“權威”,感到你那裡有取之不盡的知識。這種“權威”激發的巨大效應,就能使渴求知識的學生產生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敢於創新的精神。所以說老師具有豐富的知識,要比抽象的說教和貌似威嚴的訓斥要強得多,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是學富五車的長者,而不是知識淺薄的“嚴師”。學生不會因為你是教師便給你信任和尊敬,而是因為你確實有知識、有能力而敬佩你,信服你。他們不盲目崇拜教師,而是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審視之後決定一個教師有無值得尊重的資格。教師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通過他們的“審查”關而被他們接納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吸收新鮮營養,這樣你才能以你的學識征服學生,為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教法要不落俗套。有時教學中換一種教法,效果出奇地好,也更受歡迎。在大多數老師看來,上課就該有一個上課的樣子,學生在座位上正襟危坐,坐姿端正、神情肅穆地聆聽著,而教師在講臺上一二三四、ABCD侃侃而談。無論是分析課文還是講解例題,都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從頭到尾、從主到次……按照既定的順序,慣常的思維,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地講下來。然後,佈置習題、檢查作業、反覆訓練……學生聽不懂?好,那就再講一遍。學生學不會?好,那就再演示給他看。學生學不好?好,那就乾脆發火。我這麼講,你憑什麼學不好?除非你主觀上不想學!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急著訓斥學生,也不要自尋煩惱,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教法再試試。是不是自己的教法不受歡迎?教與學是互動的兩個環節,學生不想學,是否與“教”有很大關係?那就先從我們自身找找原因吧。我覺得,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古板、一成不變的教法讓學生厭倦了,或者這種教法適合彼學生,並不適合此學生……有時候,摒棄傳統那種正襟危坐的聽課方式和一板一眼按部就班講解知識點的授課方式,而是用活潑的形式,將死的知識融入活的活動中、實踐中、遊戲中、故事中,這樣的教法或許更受學生的歡迎。

第三,適當懂點幽默。有人說我們的教育太嚴肅了,確實,適當懂點幽默,會讓你更受歡迎。說到幽默,就想到了兩位幽默大師。一位是林語堂,他說演講的人最好講的時間短一些,就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另一位是錢鍾書,當別人要採訪他的時候,他說你已經吃到蛋了,還管這蛋是什麼雞下的幹什麼呢?智慧機智,充滿哲理。而我們的教育卻忘記了幽默的作用,使教師和學生都是正襟危坐,面容板正,不苟言笑。老師缺乏幽默,許多是師道尊嚴在作怪,也有的是正統的教育理念的束縛。我們的學生不乏幽默,只是可能是在我嚴肅教育的薰陶下,他們的幽默感也會逐漸消退了。要知道,幽默孕育著情感、孕育著創新、孕育著靈感。教師的幽默是對某種人生態度的認同,凝聚著人生智慧。教師的幽默在於追求一個“趣”字,趣字當頭,魅力無窮,力量無限,愉悅無邊。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以智慧啟迪智慧,以情感激發情感。智慧在於智趣,情感在於情趣。教師幽默在於有趣:使學生認真聽課學習有興趣;使課堂氣氛有生趣,生動活躍;使師生課堂生活充滿情趣稚趣;使課堂教學與學習富有理趣和藝趣。

第四,精雕教學細節。細節造就專業。好的教學細節,就是很好的教學素材。若能有意識地、創造性地開發好每一個教學細節,那我們的課程就不會枯燥無味,就能煥發出新的活力,也就更易受學生歡迎。否則,良好的教育教學契機,就會在教師的經意和不經意間流失。對教育細節的關注體現出教師具有科學的思想和務實的精神。那麼究竟如何雕琢教育細節呢?

一方面要關注教學行為細節。教學細節的處理,往往無法預設,這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需要教師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能夠抓住轉瞬即逝的教學細節,點石成金,使細節成為教學的突破口,成為學生的興奮點,從而創造精彩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另一方面要觀察學習行為細節。有效的課堂觀察,將學生言行、神情的每個小細節,加以分析,使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反應,瞭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因勢利導掌控教育的最佳時機,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一要觀察參與狀態。看看學生是否全體參與教學。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二要觀察交流狀態。看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交流與反饋;三要觀察思維狀態。看看學生是否敢於發問、敢於表達。再看看這些問題與見解是否具有創造性;四要觀察情緒狀態。看看學生是否處於良好的情緒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