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稿件登上《人民日報》,他三進華中大,取得不同專業學位;深入黑社會調查,他正義凜然,無畏艱難,取得一手信息素材;真實記錄災情,他打破美國謠言,維護大國形象。他就是新華社高級記者、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84級校友方政軍。18歲稿件登上《人民日報》,與文字結緣
方政軍是湖北羅田人,9歲那年,在小學老師的帶領下他寫下了人生的第一篇日記。之後55年,他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豪情萬丈,也記錄風雨兼程,始終不曾中斷。
17歲高中畢業後,方政軍回到家鄉黃岡羅田縣務農,在工作勞動之餘,他堅持記日記、寫新聞,民辦小學裡、龍潭沖水庫前、“五七”幹校中……到處都有他觀察社會、記錄民情的身影。
那時給報紙投稿,要通過公社郵遞員將信件送往郵電所投遞,只需要在信封角寫上“稿件”,地址寫上“某某編輯部收”,寄信就可以免費,回憶起這些,方政軍記憶猶新。於是,郵遞員自行車的鈴鐺聲成為經常投稿的他每天最期盼的聲音。因為郵遞員來了,報紙就準時到了。
18歲剛過的一天,方政軍一如往常,等待著郵遞員的報紙。然而,廣播站的大喇叭提前將好消息向全公社進行了播報:“羅田縣葉家河公社六大隊知識青年方政軍的文章《破舊俗 立新風》,光榮登上《人民日報》了!”
至此,方政軍開始與文字結下不解之緣,18歲的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
三進華科,韜光養晦,恩師齊點贊
1984年,方政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新聞系。直至今日,他依然記得當年朱九思老校長對建立僅兩年的新聞系的高度重視。當年,學校特意邀請了著名新聞記者愛潑斯坦、著名作家丁玲,人大新聞系教授甘惜分等名家來為新聞系學子授課。“當時全國新聞界、文學界,都對華工提倡的工學院與文科結合評價很高,文理互相滲透,都認為華工帶了好頭。”
在華中大求學時,新聞系與《光明日報》湖北記者站合辦了《改革信息報》,方政軍在該報擔任兼職記者,頻頻採訪發佈有關學校院系的稿件,為新聞系品牌名聲助力。
當時,新聞系有一次將有關本系的新聞進行統計公示,不算在《改革信息報》上發佈的文章,方政軍求學期間,發佈有關學校新聞系的文章,被省級報刊採用一篇,被中央級報刊採用三篇,佔據了所有稿件的半壁江山。他在學校讀書期間,廣播、報紙、校內新聞共發表近200篇不同體裁的作品,被各級報刊電臺採用。
畢業後,他憑藉一篇《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消息和該報二版一篇人物通訊的深度稿件,順利進入新華社湖北分社,並從骨幹記者逐步成長為分社領導。職位的上升也讓方政軍意識到更新知識的重要性,於是他有了回校深造的想法。
1993年,方政軍回到華中科技大學繼續深造,並順利獲得法學碩士學位;1999年,評上高級記者後,他又回到學校,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他用業餘時間完成博士全部課程與論文答辯,拿到了管理學的博士學位。
方政軍的恩師申凡教授評論道:“方政軍走出學校,依然保持著愛學習的習慣,非常難能可貴,正是因為此,他的思想境界不斷得到提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前院長吳廷俊教授更是對他稱讚有佳:“方政軍校友有兩好,一是好學生,讀書時好好學習,畢業後心系學院;二是好記者,堅持新聞理想,堅守新聞操守。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要我說,那就是‘育生當如方政軍’。”
促進法治,打破謠言,記人間真實
方政軍在成為一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的路上經歷了許多,他手中這支記錄真實的筆不僅為打擊黑惡勢力做出了卓越貢獻,更有力回擊國外謠言,維護了國家形象。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深化期,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多地黑惡勢力開始冒頭,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方政軍對此深惡痛絕,他與新華社同事一起走遍了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廣東、海南、雲南、浙江等十幾個省市,跨越兩萬八千里行程,只為調查掌握黑勢力犯罪的一手素材。
然而調查到一半,有的同事擔心出事,選擇了退出,可方政軍堅定不移,不向黑惡勢力低頭,堅持完成調查。在深圳、福建沿海,他親身見證走私、販毒、假鈔等醜惡現象;在湖南,方政軍與警方一同前往綁票犯罪現場,在槍林彈雨中拍下了一手影像資料;在江西,他與藏有劫匪的車“擦肩而過”,幸運地保住了性命;最驚險的莫過於在海南,當地地頭蛇掏出真槍要強賣給他……
憑藉著在與黑惡勢力的周旋中取得的大量信息素材,方政軍和同事們撰寫了《關於黑社會勢力的調查》共六篇專稿,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文中有關“打黑”的觀點隨後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推動了國家決策打擊黑社會勢力犯罪、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系列行動。他還發表了相關的論文,為公安機關打擊黑社會勢力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1998年,荊楚大地遭遇特大洪水災害。8月1日晚,嘉魚簰洲灣潰堤,更有多名村民、戰士被洪水捲走。災情如何?傷亡幾何?死傷數百,失蹤上千,一時間謠言四起,更有一美國電臺稱,死者超過3萬。
危難之際,方政軍與同事一同來到簰洲灣,頂著酷暑,在難民、軍車、家禽家畜共同佔據的防洪堤上,連續採訪幹部群眾、部隊官兵半個月之久,並撰寫長篇通訊對全世界公佈了真實可信的死亡數字。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僅有力消除了美國電臺的誤報影響,更展現出軍民協力下創造出的“傷亡數字小、轉移人員多“的“簰洲灣奇蹟”,維護了國家形象。
方政軍的這支“神筆”所發揮的作用不止於此,他為民請命,反映百姓所需,推動經濟發展;也記錄故事,用細節展現領導人的偉大,增加歷史的顏色。2021年4月17日,方政軍的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以及廣大讀者齊聚漢口,參加了他的新書分享會,方政軍也在這場分享會上講述了更多他所寫下的稿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跨越半個多世紀,方政軍曾當過農民、教師,也擔任過場長、幹部,最後堅定選擇了記者這條道路。從業數十年,他始終心懷高尚的新聞理想,以無私的精神、深刻的洞察和時而尖銳、時而細膩的筆觸,得到了政界、學界、商界及廣大百姓群眾的一致好評。當被問及如何成為一名好的新聞人時,他這樣回答:新聞人,時刻要以社會責任為使命。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華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