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當古眉州遇上今梅州,當天府新區同城合體,當東坡成長地邂逅東坡成名地……城市的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眉山“城市CP”聯動,給了八種不同的答案:穿越川粵 眉梅與共;天府CP 成眉同城;眉州問蘇軾 黃州尋東坡;有“彭”遠方來 “山水”喜結緣;“仁壽”年豐 安逸“安嶽”;邂逅“雅”“雨” 山水共情;山水相依 蒲丹同“橙”;成眉同城 “都”是一家“青”。

發現“城市CP”,我們滿懷期待,我們邁出腳步,我們有幸記錄。八對CP亮相之後,還有哪些故事沒有說完?就讓我們在本期報道中來看看。

穿越川粵 眉梅與共

書院結緣 眉山梅州親上加親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我們非常歡迎東坡書院的山長老師們到東山書院指導,希望將來有機會到東坡書院參觀學習取經。”4月7日,眉山採訪團到達東山書院時,梅州東山書院院長李月雲說。

東山書院是葉劍英元帥的母校。在東山書院“魁星閣”二樓,保留著葉帥求學時的居住寢室,裡面的傢俱、生活用品、擺設等都是東山中學精心保存下來的原物。“魁星閣”下,兩棵桂花樹鬱鬱蔥蔥,當年葉帥常在樹下讀書。“會當再奮十年鬥,歸讀陰那梅水濱。”一首《松園》,表達了葉帥對在東山書院求學時光的懷念和崇高的家國情懷。

東坡書院位於眉山城區三蘇祠內。三蘇祠是蘇軾、蘇轍成長和讀書之地。去年11月10日,東坡書院在三蘇祠正式揭牌開院。東坡書院以蘇東坡為文化符號,以“景仰先賢,傳承文脈;博古通今,適時創新”為宗旨,立足產業發展和社會影響力兩大領域,以創新、創意的數字文化平臺創新發展模式。

“古眉州人文底蘊豐富,兩宋年間走出了‘八百進士’;梅州崇文重教,辛亥革命以來走出37名兩院院士、340多名大學校長、540多位將軍。我相信,我們在文化、書院建設方面能找到諸多共鳴。”李月雲說。

東坡書院對與東山書院對接交流合作有著濃厚興趣。“眉山與梅州組成‘眉梅與共’CP,我們希望‘親上加親’。”東坡書院院長陳仲文表示。

眉梅互訪結束後,東坡書院與東山書院通過採訪團“搭上線”,雙方對交流互訪事宜作了良好溝通。

天府CP 成眉同城

攜手發展 共繪天府新區藍圖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在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片區與眉山片區這對‘天府CP’毫無爭議。”在“城市CP”聯動宣傳中,兩地採訪團團員由衷地感嘆。4月9日,眉山片區採訪團赴成都片區,21日,成都片區採訪團到眉山片區,兩地採訪團分別感受到對方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在成都片區,隨處可見的溫潤溼綠、鹿溪智谷裡移步換景……讓眉山片區採訪團深切體會到什麼是“公園城市”。

眉山片區採訪團還採訪了另一處網紅地——獨角獸島。獨角獸島被比喻為荷塘中的蓮花,寓意企業在獨角獸島上“有機地生長”。“眉山片區和成都片區一樣,都是白紙作畫。現在,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產業發展,兩地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讓人振奮。”記者趙典說。

在眉山片區,成都片區採訪團參觀了眉山天府新區展示中心,聽取了相關介紹,對眉山片區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瞭解。

在川港合作示範園,成都片區採訪團記者表示,這裡和獨角獸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僅都建在公園旁,而且都將打造一個新經濟產業聚集區。在天府樂高樂園,採訪團直言,關注該項目很久了,這和天府文創城一樣,打造的都是世界級文創IP孵化地。

採訪中,兩地採訪團全方位、多層次瞭解對方城市在城市發展、產業定位、文化內涵等方面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情況,深刻感受到兩大片區血脈相連、唇齒相依。如今,兩地正以加快形成國家級新區核心競爭優勢為共同目標,全面夯實交通、生態、產業發展基礎,共同描繪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美好藍圖。

眉州問蘇軾 黃州尋東坡

續寫佳話 弘揚傳承東坡文化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3月30日至4月1日,眉山採訪團遠赴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實地探尋東坡足跡。數日採訪,給記者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當地對東坡文化保護、傳承發自內心的一種自覺。

今年81歲高齡的談祖應,是黃岡市年齡最大的蘇學專家。凡涉及東坡文化的話題,談老總愛反覆唸叨一句話,“如何傳承好,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當地,有一個低調的讀書會,全稱為“文峰讀書會蘇軾經典高級研修班”,12名成員均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讀些什麼?讀來何用?談老娓娓道來:“調動一切力量、利用一切途徑,推廣好、傳承好東坡文化。”

這12個人當中,年紀尚輕的梅玉榮非常拔尖,利用短視頻“說”的形式堅持自己創作、傳承東坡文化。談老說,梅玉榮已經做了92集短視頻,正向著“說不盡的蘇東坡”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在談老看來,東坡、黃州因蘇東坡緊密聯繫在一起,“但還遠遠不夠,要像‘走親戚’一樣,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定期訪問,在傳承接班人的培養上形成合力。”

“說起蘇東坡,黃州是繞不開的。”黃岡市赤壁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黃岡市東坡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馮揚概括道,“眉山三蘇祠孕育了蘇軾,黃州赤壁成就了蘇東坡。冥冥之中,兩地緊密相連。”

採訪期間,大家能深刻地感受到蘇東坡對黃州人的影響,也能真切感知黃岡決策者對東坡文化的倚重。有一個實例相當有說服力:黃岡市東坡詩詞學會會長一職一般由市級領導兼任,自2008年以來,市長親自辦講座——黃岡講壇,專題推廣東坡文化,在當地傳為佳話。

有“彭”遠方來 “山水”喜結緣

相見恨晚 常來常往共進共贏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3月30日至3月31日,重慶市彭水縣採訪團應邀到彭山區參觀採訪;4月14日至4月16日,彭山採訪團應邀往彭水縣參觀採訪。

“彭山和彭水真的有太多相似之處了。”這是彭山採訪團、彭水採訪團互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登彭祖山時,瞭解到彭祖山是中華長壽養生始祖彭祖的生活地和陵寢地,彭水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周青松感慨地說:“彭水也有一個始祖地,是苗族始祖蚩尤的文化窗口,蚩尤九黎城。”

在蚩尤九黎城體驗苗繡時,彭山區融媒體中心首席主播、主持人趙蓉不由想到一千多年前的蜀錦“彭山綾”,兩者都各具特色。

站在江口沉銀地,隔江眺望正在建設中的江口沉銀博物館,彭水縣委宣傳部宣教科科長白志仙忍不住說,博物館建成後的十里黃金旅遊水道一定和彭水兩江夜遊、烏江畫廊一般令人流連忘返。

聆聽著阿依河上悅耳的歌聲,彭山採訪團記者張松回想起多年前的彭山江口,也曾響徹嘹亮的抬工號子。

穿越川渝,隨著互訪的深入,這對“山水”CP的共同點不斷湧現——同屬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樣有一個文化始祖地、同樣是在兩江交匯處形成文旅帶,還有語音相似口味不同的老鷹(蔭)茶,長壽村和長壽之鄉“同名”的奇妙緣分……

如何讓這段奇妙的緣分地久天長?雙方表示,此次“城市CP”聯動宣傳只是起點,“山水CP”將常來常往,在經濟、文化、旅遊等各個方面加強交流,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仁壽”年豐 安逸“安嶽”

酸甜結合 檸檬柑橘香飄萬里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從仁壽上高速,從安嶽下高速,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兩個百萬人口大縣的距離並不遙遠。

4月12日,仁壽採訪團到訪安嶽,第一站是圓覺洞景區。步入大門,石牆上雕刻的一個大大的“壽”字,與仁壽的名字相契合,拉近了兩縣的關係。拾階而上,各式各樣的石刻逐漸掀開神秘的面紗,令人驚歎其建造時的鬼斧神工。

“安嶽石刻非常有名。參觀後,我覺得百聞不如一見。”仁壽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黃國俯在感嘆安嶽石刻精美的同時,不由聯想到仁壽縣與安嶽縣的有緣之處:“安嶽臥佛院有世界最大左側臥佛,我們仁壽有牛角寨大佛,這就是我們兩地之間共有的石刻文化底蘊。”

安嶽令仁壽採訪團有一種如約而至的熟悉感,而仁壽也令安嶽採訪團感到驚喜不斷。

4月18日,安嶽採訪團到達仁壽,第一站是仁壽城市溼地公園。漫步綠蔭小道,大家盡情感受著仁壽的城市魅力。

在仁壽柑橘種植基地裡,安嶽採訪團成員紛紛笑言:“安嶽的檸檬‘酸’,仁壽的橘子‘甜’,果然是最佳‘cp’!”

在仁壽天梯,夜幕下走完幾百級臺階的安嶽採訪團成員表示:“扛起機器更有精神了。”

一路採訪、一路歡笑,兩個城市的感情漸漸升溫。

“安嶽縣和仁壽縣都是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的兩個人口大縣。此次‘城市CP’聯動宣傳活動是一個新的嘗試。”雙方都希望,通過探索更多互動宣傳形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平臺共用、資源共享、業務共促,讓更多的人瞭解安嶽、瞭解仁壽,助推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邂逅“雅”“雨” 山水共情

立足特色 文旅發展再添動能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城市CP”聯動宣傳中,同是“天府旅遊名縣”的雅安市雨城區和眉山市洪雅縣,這對“CP”不約而同地將重點放在了向外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雙方最具城市特色的文旅地標、景區景點、歷史人文、特色美食等方面,吸引兩地市民或外地旅客前來旅遊觀光,從而促進當地旅遊業和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

兩地採訪團按照“碧峰峽CP瓦屋山”“藏茶CP有機茶”“上裡古鎮CP柳江古鎮”“雅魚CP缽缽雞”等內容,分別前往兩地極具代表性的景區、地點開展聯動宣傳,多層次瞭解雨城區與洪雅縣在城市發展、產業定位、文化內涵等方面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情況。

雨城區與洪雅縣旅遊資源相近、部門聯動密切,對城市發展有共同的願景和需求。擁有同樣稟賦的生態旅遊資源,同為“天府旅遊名縣”成員,未來,這對CP將持續加強溝通交流、共促文旅互動,並通過景區互動、美食美景互推、文化互相碰撞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共推文旅產品,共同帶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

康養洪雅、綠美雨城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山水相依,“城市CP”聯動宣傳讓城市更親密,讓情意更久遠。

雙方負責人都表示,“城市CP”聯動宣傳的一小步,也許是未來兩地城市文旅發展的一大步,讓我們共同期待!

山水相依 蒲丹同“橙”

互取所長 農業發展底氣更足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提到“蒲江醜柑”,大多數人對那句“我很醜,可是我很爽口”的廣告語耳熟能詳。“城市CP”聯動宣傳中,丹稜採訪團走進蒲江的果園、茶園,感受蒲江產業發展不一樣的“春天”。

在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醜柑”樹上,炫白的花朵散發醉人的香味,丹稜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舒晨洋不禁感慨道:“蒲江、丹稜果園裡都有花果同樹的美景,產業的相似性讓我們找到了共鳴。”

丹稜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玲對該縣創新採用的前後端注肥計量的施肥灌溉方式表示讚許:“果農只需插卡,便可實現取水、自動計量、自主選肥的目的,而管理部門也可同步實現水工程有管理、水資源有節約、運行有保障的目的,這給我們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帶來了很多啟示。”

除柑橘產業外,蒲江的茶產業也全國聞名。在該縣成佳茶鄉,丹稜採訪團進茶園、聞茶香,“蒲江茶樹分佈是橫向的,丹稜茶樹種植基地海拔偏高,分佈是縱向和立體的,各有特色啊。”丹稜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彭蓓雨說。

“一顆果、一片葉,給蒲江農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潛力。”採訪團成員紛紛表示,蒲丹兩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產業發展也極其相似。兩地積極嘗試,相融相通,在柑橘和茶葉兩大重點產業上互取所長,構建“1+1>2”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成為成眉同城交界地帶發展的示範樣板。

傳承文化 全力守護綠色家園

成眉同城 “都”是一家“青”

見證城市CP 攜手共敘情誼

都江堰和青神,同在成都盆地的邊緣,同以岷江為伴。這些共同點,可以讓都江堰人和青神人坐到一起。讓都江堰人和青神人聊到一起的,則是文化傳承、生態文明。

在文化傳承方面,兩地群眾都有相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城市CP”聯動中,兩地媒體座談時,講的都是對蠶叢教民農桑的敬仰和對李冰父子治水福澤後人的稱頌。

青神采訪團採訪都江堰放水節時,主祭“官員”喊出“放水”時,天降大雨。當地幹部群眾不急不忙,拿出準備好的雨衣,共享給大家。所有參與放水大典的群眾演員,仍然面帶喜悅、表演不停。

都江堰採訪團來到青神,觀看工匠表演竹編技藝時,看到細如髮絲的竹絲在工匠手中翻滾,竹編作品栩栩如生,採訪團成員驚歎不已。

在生態文明方面,堅持綠色發展,持續改善環境,成為兩地採訪團交流的重點。

都江堰市約有195平方公里面積被列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青神采訪團到訪都江堰時,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裡快樂生活的大熊貓,成為鏡頭中最亮眼的“採訪對象”。

而大熊貓最愛的竹子,是青神的特產。青神竹文化源遠流長,是四川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縣,首屆數字國家熊貓節也在青神舉辦。竹與熊貓的文化元素在青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熊貓“華榮”與“蘇星”也在這裡安逸地生活了近5年。

大熊貓、竹子,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促使都江堰市和青神縣進一步開放合作、攜手前行。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幸 餘毅 王允浩

林茂春 郭僑 彭威楠 王琴 古良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