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建筑,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中国之大,总有你意想不到的美!地坑院,你听过吗?又叫地窑,是中国最风情的窑洞!山西平陆!去逛了你会慨叹:真是好地方,这地坑一点儿都不坑!

地坑院

  地坑院是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它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神奇的建筑,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4000多年历史了,世界独一无二!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天井窑院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至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一个人挖它个二三年,能让几代人住上上百年。

  地坑院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防震抗震,特别宜居,尤其是每年过节亮灯的时候,场面非常壮观。

  地下阳光房,温度常年在20℃左右,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无论外面刮多大风,里面的风都很小。窑洞内一侧有灶和炕相连,冬天炕上很暖和。

  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

  窑中灶台连暖炕,地坑小院石围墙,蜿蜒曲径通院落,年代久远情意长。

  站在地坑院落中抬头仰看,一方天地,日走云迁,岁月匆匆;

  环视院落,烟熏火燎,质朴自然。大院里一溜排开的七口铁锅,承载了多少温情和回忆。

神奇的建筑,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车从房顶过,闻声不见人


建筑工艺地坑院落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看似简单却高超的建筑工艺。你肯定会想,这地坑院怎么排水呢?

  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在平地挖一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窑里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休息。

  要进入地院,需要穿过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单是门洞开在哪边?都有很多讲究,因为它是整个地坑院的关键所在。

  出口是从窑院一角的窑洞内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住户进出之阶梯式通道。在通道一旁挖有水井一眼,供人畜用水。

  窑院除人住外,有单独的窑洞作厨房、厕所、鸡舍、畜圈。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