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韋文錦:我的貧困戶有車 有房 有事業

我叫韋文錦,是興仁市城北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

【我的扶貧故事】韋文錦:我的貧困戶有車 有房 有事業

2018年4月,我第一次到王俊家,看到他一手杵著柺杖,一手提著水壺,一瘸一拐緩慢地走著。王俊是我包保的貧困戶,家住在城北街道辦事處豐巖村,看到我來了,他的母親端了凳子過來邀我坐下,我們就在他家門口的樹下聊了一晌午。因為是第一次來,我就詳細地瞭解了他家的情況。王俊家裡有四口人,父母均已過花甲之年,父親常生病,自己下肢殘疾,需靠著柺杖行走,弟弟王作波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重擔落在弟弟一個人身上,而自己作為兄長,卻不能為他分擔,內心很是內疚。談到易地搬遷,他沉默的表情總算泛起了微笑,他告訴我,政府很照顧他,給他選了一樓的住房,方便他和父母居住,但是他更多的是擔憂,因為他不知道搬遷進城之後,靠什麼維繫生活,自己這麼年輕,難道還要靠領低保過日子嗎?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閃爍的淚光。

【我的扶貧故事】韋文錦:我的貧困戶有車 有房 有事業

從王俊家回來後不久,我接到了王俊的電話,他說他不想搬遷進城了,雖然老家的條件差,但是也比去城裡無事可做的好。這個電話我們聊了很晚,交談中我得知他曾經給人做過窗簾,手藝還不錯,鄰居都經常找他幫忙縫縫補補。

下午下班後,我騎上車就往王俊家趕去,王俊杵著柺杖正在燒火做飯,其他人都在田裡幹活沒有回來,我一邊幫他摘菜,一邊和他商量著搬遷後的打算。

“要不你就去安置區做窗簾吧,安置區的住戶都是新房子,需要裝窗簾的人家多,就在家裡面做,然後王作波去安裝,這樣在新房子,有事做,有錢掙,搬到新房子,老人家看病到城裡也方便。”我把我昨天晚上的想法一股腦說了出來。王俊很是認同,連連點頭。當晚,王俊執意留我在家中吃飯,說是讓我和他一起跟家裡人商量搬遷到城裡去的事。飯桌上,一家人也認真的分析和商量著,最後還是決定離開大山,到城裡安家。

【我的扶貧故事】韋文錦:我的貧困戶有車 有房 有事業

2018年5月,王俊拿到鳳凰城安置區新房的鑰匙簡單地添置傢俱和電器後,一家人就高高興興搬進了新房。隨後,王俊買來兩臺縫紉機,便開始忙碌著製作窗簾,他家做的窗簾物美價廉,很快成了安置區住戶的首選,因此來家裡找王俊做窗簾的人絡繹不絕。

2018年10月,王俊邀我到家中坐坐,他把想擴大窗簾製作規模的想法告訴了我,說是想出去開個店面,在家裡做窗簾,實在不方便,卻又不知道該開在何處。從他家回來我就一直琢磨著這件事,在得知安置區有門面招租後,我立即聯繫王俊,並告訴他社區的電話,讓他跟社區的人聯繫。經聯繫後,就把門面租賃的事情確定了下來,就在社區門口,不僅方便安置區的住戶定製窗簾,還可以照顧家庭。2018年底,王俊的“雅居窗簾布藝經營部”正式開張,開業當天,我拿了一沓“雅居窗簾布藝經營部”的名片,分發到安置區的住戶手中,並告知他們幫幫我的幫扶對象,同舟共濟,一同走上致富路。

【我的扶貧故事】韋文錦:我的貧困戶有車 有房 有事業

2019年初,王俊和曾榮芬結婚,他倆同病相憐,也是肢體殘疾。結婚後,王俊更加希望家庭條件好起來,於是王俊買了車,起早貪黑的跑業務,還把業務做到安置區外。同時,我還聯繫到了興仁市殘聯,為他申請了貧困殘疾人創業幫扶資金。

現在,他的窗簾店漸漸步入正軌,不僅在經濟上增收很大,而且家庭環境改變也很大,家裡面收拾得整整齊齊。每次我去他們家時,他們總會拿出好吃的東西招待我,把我當作親人一樣對待。我發現,扶貧工作雖然有一些艱辛,但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現在我可以有信心地對著別人說:“我的貧困戶有車、有房、有事業,比我還厲害咧”。

(講述人 韋文錦 興仁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任常輝 羅天杞 潘飛 整理)

編輯:丁梅 責編:潘飛 編審:王明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