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你是要做商鞅还是范蠡?


职场人,你是要做商鞅还是范蠡?

自古以来,职场中就一直存在两种声音或价值观,一种认为真理或者真相最重要,为此不惜冒犯权贵,挑战权威;而另一种则是利益至上,有奶便是娘,才不管什么是非曲直,孰对孰错。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以上这两种声音如影随形,成为所有职场人不得不思考和正视的问题,即使我们暂不去理会它,但在职场实践中,我们的所做所为,其实已经表明了各自的价值导向,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愿意抱团取暖,更加圈层化,以上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加明显,拥抱真理者对利益至上者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过蝇营狗苟之辈,苟延残喘而已,而利益至上者也觉得那些整天把真理挂在嘴边的人,不过是伪君子罢了,其实骨子里尽是顽固迂腐的老作风。

以上争论,难辨雌雄,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且让我们把目光拉回春秋战国时期,在那里或许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有些已经灰飞烟灭,有些事情和人却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总能找到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些被我们遗忘和忽视的角落。

商鞅,先秦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其力劝秦孝公以“霸道”治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经济得以发展,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触犯了秦国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反对,因此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告谋反,车裂而死。

与商鞅相反,春秋时期的范蠡,至今仍被后人认为是极具“高瞻远瞩,大智慧”的一个代表人物,运筹帷幄二十余年,终于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但却毅然抛却一切荣华富贵,功成身退,归隐江湖,或许是他觉得“勾践,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也或许是他认识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必然结局。

虽说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彼时的人物原型,依旧可以在当今找到很多鲜活的面孔,2000多年过去了,世界早已变了模样,不变的是人心。

职场人,你是要做商鞅还是范蠡?

先来看看商鞅在现代职场中的人物原型,总结几个特点就是,专注做事,勇敢求真,我行我素,对工作过于关注,忽视了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

比如,为了尽早完成某个项目,于是要求项目组成员加班加点,而且还没有加班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人会乐意,当你下达指令时,有的推三阻四,有的嘴上不说,其实内心里早把你灭掉千百回了,更有甚者,直接当面给你难看,让你下不来台。

又比如,当某个领导拿着属下提交上来的方案,在公开会议上“象征性”地征求大家意见时,有些人就心领神会,违心不负责任地表示,方案很好之类,还有一些人,可能觉得不提点什么意见,恐怕会让人觉得自己态度不认真,于是便不痛不痒地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皮毛。

唯有耿直认死理的,当众说了真相,将方案说的一无是处,让领导顿时下不来台,也让制作方案的人怀恨在心,觉得他太不给面子,太狂妄自大。

这便是商鞅类的人物,太过较真和务实,往往会得罪一旁众人,喜欢走直线,不擅长迂回曲折,认准一个道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完全不顾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人际关系,即使是正确的事情,也会因其不懂适时变通,将事情办砸。

当然商鞅幸运的是遇到了支持他的秦孝公,但在秦孝公去世后,便被当时对其颇有意见的贵族们反扑陷害了。

职场人,你是要做商鞅还是范蠡?

再来看看范蠡们的职场画像,称之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也合适不过了。他们懂得审时度势,总能选择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才不会死守什么正义,道德,原则。对自己最有利的,就是他们的信仰和追求。

还是回到上面的案例,如果换做是范蠡们,他们一定会跟项目组成员说: “大家平日要加快速度,这样就不用加班了”,反过来又对老板说:”让大家加班其实效果并不大,因为他们有可能出力不出活,还会抱怨公司,不如平时提高点效率”,老板也觉得所言在理。

这样一来,既在项目组成员那里讨了巧,让大家觉得其体恤民情,又让老板觉得其处事稳重,思虑周全,全心全意为公司好,这种两头都落好的人,是不是很会做人?关键是,加不加班,最后的结果的确差别不大。所以更显得这种人处事的大智慧。

至于那个领导征求大家意见的案例,如果是范蠡们,他们肯定会对方案大加赞赏,特别是当商鞅们不依不挠,追求所谓的真理时,更显得其雪中送炭之贵,同时为了不让领导觉得其纯属溜须拍马之辈,他们一般在会后,私下里真心提一些小意见给当事人,这样既显得其会顾全大局,给足领导面子,又会让领导觉得其对工作很用心。

职场人,你是要做商鞅还是范蠡?

说到这里,论大智慧,商鞅与范蠡,你觉得谁更胜一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不同,有人就会选择为追求真理全然不顾一切,即使失意潦倒,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还真是: 若为真理故,两者全可抛。

而有人就会选择实用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管它什么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如果是你,你又会做何选择?

小职场,大社会,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红与黑(zhichanghongyuh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