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为了巩固第一次变法的成果,为秦日后的中原争霸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商鞅被任命为大良造,开始进行第二次变法。而商鞅的二次变法颁布的首条诏令便是迁都咸阳。这是自秦灵公“居泾阳”、秦献公“城栎阳”后,正式将都城迁在这里。此后秦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和璀璨的历史,咸阳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都。

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在军事战略方面,三家分晋后,魏国因为李悝的改革而迅速崛起,成为战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强国,秦国想要挥师东进,魏国首当其冲。秦献公徙都栎阳,其目的便是为了东征中原。但是随着秦魏之间斗争形势的变化,双方争锋的焦点已由河西地区转移到函谷关以东,如此一来,栎阳的位置就有些偏北了。而咸阳地处泾渭交汇之处,北依高原,南临渭河,东有高陵环绕,西有千里沃野,足以保障军需,居高临下,战略地势十分优越。

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在交通运输方面,咸阳附近道路密集,“天下辅辏,并会而至”。横贯关中的东西大道滨渭而行,沿渭河北岸可东出临晋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直抵魏国腹地。春秋时期,秦穆公令公子挚送晋公子重耳回国,至渭阳,便是“东行送之于咸阳之地”,然后由此入晋的;麻隧之战,诸侯联军攻至秦国腹地,也很可能是沿此道而行。沿灞水与丹水谷地东南行,穿越秦岭可直达荆楚,这条道路在灞水下游与函古道相交,离咸阳也很近。另外,咸阳靠近渭河,是一个重要的渡口,若浮渭而下,可直入黄河,便于漕运。秦孝公迁都咸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控制这一渡口。

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在地理环境方面,咸阳境内有许多黄土台原,土质深厚肥美,又地形高亢,不受河水泛滥之灾。境内沣水、泾河、渭河多条河流交汇,孕育出大片的良田沃土,比栎阳一带的盐碱地土质好的多,足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山行地势上,逶迤起伏的秦岭与嵯峨山、九嵕山南北环抱,险峻巍峨;周围关隘林立,东有崤山、函谷关、难控峣关、武关。西依拢山、大散关,北借黄土高原、萧关,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四塞为固,金城千里”。定都咸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而且咸阳距离周的镐京不远,又曾是毕公高的采邑,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在政治集权方面,雍城长期作为秦国的都城,盘踞着大量的旧贵族势力,他们对新法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力。迁都咸阳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这些旧势力的束缚,有利于新法的迅速实施。

最终,秦孝公 十三年(前349),秦正式由栎阳迁都咸阳。


商鞅二次变法的首条诏令为什么是迁都咸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