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麗水市農業局的菌類專家顧新偉說,毒蘑菇內所含的毒素種類、含量,會因季節、生態環境而變化,由於這些毒素物質極其複雜,而目前對有毒菌類的研究還比較有限,所以現在並沒有解毒的特效藥。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王女士家屬提供的毒蘑菇樣本

7月16日,麗水市疾控中心發佈預警提示,6月份以來,我市已發生多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蓮都區一名誤食“假褐雲斑鵝膏近似種毒菌”的女子經搶救無效,於6月20日不幸死亡。

市疾控部門及菌類研究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對於野生蘑菇,最好不採摘、不買賣、不食用。

頭天吃了感覺挺鮮

第二天再吃就出事了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瞭解到,6月份以來,他們共收到3例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的事件報告。其中兩起事件中的患者症狀較輕,經治療後均已康復。不過,發生在蓮都區的一起事件中,一名女性患者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據瞭解,因誤食毒蘑菇不幸死亡的患者姓王,家住蓮都區聯城街道某村。6月8日中午,王女士的丈夫將山上摘來的不知名野生蘑菇烹飪後食用,王女士大約吃了50克,並把蘑菇湯全部喝完。

6月9日中午,並未感到不適的王女士覺得頭天吃的野生蘑菇十分鮮美,於是又煮了一些食用。結果,當晚王女士就出現了噁心、嘔吐等症狀。

6月10日下午,王女士被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以“胃腸炎”入院治療。

隨後,王女士很快出現了腎功能、肝功能衰竭的症狀,情況十分危急。經過院方10天的搶救,她還是於6月20日離開人世。

之後,市疾控部門採集了王女士所食用的野生蘑菇樣本,送到省疾控中心理化檢驗所檢測鑑定。最終,經國家專家鑑定中毒原因為食用了“假褐雲斑鵝膏近似種毒菌”。

全市至少有170種有毒菌

蘑菇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藥

咱們麗水到底有多少種毒蘑菇?誤食後又該怎麼辦?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專門採訪了市農業局的推廣研究員顧新偉,他對大型菌類有近20年的深入研究。

顧新偉介紹,上個月,他和同事歷時5年編寫的《中國毒蕈圖鑑》正式出版,通過5年的深入研究,他們瞭解到,全市已知的大型真菌共有1014種,其中可食用的有310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有270多種,而有毒的菌類至少有170種。

“夏季的野外,尤其在雨後,由於溼度和溫度適宜,大型真菌的生長速度很快,種類也很多。其中不乏外形美麗或者與我們日常吃的那些可食用菌類相似的品種。”顧新偉告訴記者,夏季是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發時期,每年的夏天,就會有不少中毒者及其家屬或醫務人員向他諮詢毒蘑菇的相關知識,今年他已收到七八個這樣的求助信息了。

然而,由於毒蘑菇內的毒素物質極其複雜,而目前對有毒菌類的研究還比較有限,所以現在並沒有解毒的特效藥。

顧新偉說,毒蘑菇內所含的毒素種類、含量,會因季節、生態環境而變化,新鮮的毒蘑菇中,毒素含量非常高,這些毒素會對人體組織器官造成極大的損害,嚴重時,會造成人體器官的各功能衰竭,從而導致死亡。

那麼,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怎麼辦?顧新偉介紹,誤食有毒菌類後,出現身體不適時,首先要催吐,用硬質東西刺激喉部,以吐盡為宜,或食用瀉藥致腹瀉。

當然,最穩妥的還是儘早到醫院診斷治療,通過洗胃等方式,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

“如果不是專門研究菌類的人,是很難判斷野生蘑菇有沒有毒的。所以,對於野生蘑菇,最好都不要採摘食用。”顧新偉最後說道。

麗水常見的幾種毒蘑菇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稀褶紅菇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大青褶傘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假褐雲斑鵝膏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密褶紅菇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春生鵝膏菌

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中毒,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灰花紋鵝膏菌

新聞鏈接

蘑菇中毒後的症狀在臨床上可分為五種類型:

胃腸型:潛伏期為30分鐘至6小時,有噁心、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

神經精神型:潛伏期10分鐘至2小時,除胃腸炎症狀外,尚有流涎、流淚,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等。

溶血型:潛伏期為6至12小時,可出現急性貧血、黃疸、肝脾腫大。

臟器損害型:潛伏期10至24小時,臨床上分潛伏期、胃腸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和恢復期。應特別注意假愈期,此時病人無任何症狀,但毒素正向肝腎內臟侵犯,病情惡化較快,可導致死亡。

光過敏性皮炎型:潛伏期約24小時,與光接觸部位皮膚腫脹,指尖劇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腫脹外翻。

稿件來源:麗水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