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据《中国皇帝史》统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政府灭亡,2132年间中国一共出了352位皇帝,朱元璋是其中唯一一位从赤贫农民出身,最终坐上天子宝座的人。

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16岁父母双亡,17岁出门流浪,40岁坐拥天下,他如何逆转人生

前后身份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的出身真的是所有皇帝中最低的,他出生在安徽凤阳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出生时连一片裹身子的破布都没有。

16岁时,老家在旱灾、蝗灾之后紧接着爆发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兄侄都在这场瘟疫中丧生,他活了下来。

父母去世后,朱元璋无处存身,准备出门乞讨。

邻居汪大娘看不下去,从微薄的积蓄中拿出几文钱,买了香烛礼品让朱元璋去皇觉寺做和尚。

然而两个月不到,皇觉寺里的僧人生活也无以为继,住持只能打发他们再次出门乞讨。

出门流浪之前,朱元璋一直是本本分分的农民,以被迫乞讨为分界点,朱元璋的人生开始融入不同的苦难与角色,同时也增添无尽的色彩和传奇。

生活掀起滔天巨浪,朱元璋在生活的波涛里机敏穿行,一次次险中求胜,好风凭势,把自己送上人生巅峰。

流浪期间为了活命,他挨过饿、露过宿、打过架、撒过谎、偷过物……社会这座大熔炉帮他炼掉了农人的朴实与懦弱,锻造出生存的狡黠和勇慧。

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16岁父母双亡,17岁出门流浪,40岁坐拥天下,他如何逆转人生

即便如此,朱元璋流浪归来依然只想自保,不想造反,返乡后他又去了皇觉寺,准备做个默默无闻的和尚,安稳度过人生。

兵荒马乱的年月中,现世安稳是奢侈,朱元璋求而不得。

24岁时,他又一次被迫离开皇觉寺,这次他没再选择流浪,而是选择去当兵,从此开始了他戎马江湖,征战天下的人生。

01

当初朱元璋去当兵实属被逼无奈,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安徽定远的大地主郭子兴举兵造反,想从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小王国。

郭子兴的手下和元军部队三天两头来皇觉寺抢粮,庙里的和尚抱头鼠窜四散奔逃,朱元璋想凭皇觉寺给自己提供庇佑的想法遭到了腰斩。

粒米不存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来到郭子兴的部队当兵。

投靠郭子兴的路,朱元璋走得一波三折。

当时郭子兴的部队驻守在亳州,朱元璋走到城门下被守城的护卫阻拦,护卫看朱元璋面对自己的大刀,眼神坚毅情绪稳定,感觉他不是普通人,更像是想潜入城中兴风作浪的奸细,当即要拉朱元璋去护城河边砍头。

朱元璋看情况不妙,对着城门大声吆喝呼命,刚好被早起巡城的郭子兴看到,郭子兴看朱元璋谈吐流利神情坦荡,见到他这个土匪头子丝毫没有怯懦之情,当即收到自己身边使用。

之后郭子兴有意给朱元璋安排了一些事情,考验朱元璋的能耐,果然,朱元璋事事办得都很漂亮。

通过郭子兴的考验之后,郭子兴对朱元璋更加器重,与对手过招要做决策时,郭子兴就会向朱元璋征求意见。

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16岁父母双亡,17岁出门流浪,40岁坐拥天下,他如何逆转人生

这时候朱元璋的优势开始光芒绽放,每次朱元璋给郭子兴的意见,都跟别人不同,但是经过朱元璋一阵鞭辟入里的分析,他提出的方案又比别人思虑周全,推演合理。

按照朱元璋的建议执行效果都很理想,朱元璋在郭子兴眼中的分量与日俱增,为了表达对朱元璋的重视,郭子兴还把自己的干女儿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不过朱元璋对郭子兴并不感冒。

郭子兴拉起部队造反之后,对手下人约束不严,部队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为,跟一般的土匪头子根本没有两样,穷苦百姓被他们霍霍得没好日子。

朱元璋的生活经历告诉他,照郭子兴这样作,早晚部队得灭亡。

所以跟着郭子兴不到两年时间,朱元璋瞅准机会,向郭子兴请命,愿意自己带少量精锐离开亳州,向南方进发,帮助郭子兴抢夺天下。

郭子兴同意了朱元璋的请求,朱元璋只带着24名亲信,离开郭子兴的老巢亳州,拍马南下。

02

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后,部队开始真正的由他亲手管理,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纪律,不准手下扰民。

朱元璋自己是农民出身,基层百姓所经历的苦难对朱元璋来说,已经不能用感同身受来形容,他是亲历者,那些水深火热的生活里他同样挣扎过,所以朱元璋始终对基层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

这是其一。

其二,朱元璋当兵不是为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屠戮百姓抢占民女,他的目标更长远,他要给自己挣得一份安身立命的机会,改变自己任人宰割的命运。

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16岁父母双亡,17岁出门流浪,40岁坐拥天下,他如何逆转人生

朱元璋跟着郭子兴时,他也没有参与过对百姓的戮杀和抢夺,独立带领队伍后,朱元璋更不会这么干。

朱元璋对手下大将说:“我每次听说你们攻下一城之后不乱杀人,就喜不自胜。鸟不会投到老鹰盘踞的树林,百兽不会进入网罗密布的地方。百姓们会逃离野蛮的军队,而归顺到不乱杀人的武装之下。”

当然不准扰民的政策朱元璋不是急骤立下的,他给了手下人一个缓冲的机会。

独立领兵第二年,朱元璋攻下和州,这时候他手下还有很多人改不了烧杀抢劫、夺抢民女的习性,城中百姓妻离子散,哀号震天。

甚至有一对夫妻,俩人都在朱元璋部队里却不敢相认,几岁的儿子窝在军营外嘤嘤哭泣。

朱元璋听到孩子的叙述后,他把手下大小头目召集在一起宣布:“城攻破之后兄弟们都抢了不少女人。我规定,以后只许抢没结婚的少女,那些结了婚的,一律给我放回去!”

和州城中男子被叫到州衙门前,朱元璋吩咐手下把已婚女人都送了出去,全城百姓奔走相告,对朱元璋感激不尽。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朱元璋对手下的管束也越来越严。

几个月后朱元璋带领部队渡过长江占领了鱼米之乡,为了安抚百姓,朱元璋严令部下,破城之后不准抢劫,而是集中没收大户财产分给将士,这样将士们得了实惠,百姓们得了平安,两不相扰,拥护之声更盛。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凭借着对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给了百姓一方安居之所,赢得了基层人民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欢迎,这与同时期的其他首领们差异巨大,为朱元璋雄霸天下打下了良好的民心基础。

朱元璋也从处理与百姓的关系中深受启发,后来他在对待手下和战俘时,同样采取仁慈宽厚政策。

对手捉到朱元璋的俘兵大开杀戒,丝毫没有怜悯之情。

朱元璋听说之后不仅放了对手的俘兵,还叫来医生,对受伤的战俘进行诊治。

道理是一通百通的,对百姓好百姓拥护他,对将士好将士效命他,对战俘好战俘归顺他。

朱元璋把这份仁慈的作用看得真切,行得恰当,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03

朱元璋最后能问鼎天下凭借的不仅仅是这份体恤民众的同理心,还有他自身具有的机敏、果敢、坚毅和认真等多重优点,但是体恤民众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优势。

16父母双亡,17出门流浪,40坐拥天下,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16岁父母双亡,17岁出门流浪,40岁坐拥天下,他如何逆转人生

历史上真正为民考虑的皇帝不多,朱元璋绝对能算一个,甚至在他称帝之后,对基层人民也是多有体谅,推行了一系列惠及百姓的政策,多角度抑制官僚对百姓的盘剥。

只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朱元璋虽然对基层人民很体谅,从未出现过横征暴敛的局面,但是他绝对称不上仁慈,在位期间他也是大开杀戒,冤假错案堆叠成山,对不听话的百姓手起刀落,血流成河。

有时间,晓鹤会再整理朱元璋的另一面分享给大家。

作者:晓鹤,生于砂砾间,心向暖阳开,写走心的文字,过有趣的人生。

查阅资料《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