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箭喻经10

无论是佛教徒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要明确知道自己是那一尊佛的徒弟,哪一尊佛的信仰者,譬如,净土宗,那您就是阿弥陀佛追随者,要一心各种专念阿弥陀佛,称名念,观想念,实相念,踏踏实实地跟阿弥陀佛心心相映。有人问,那本师释迦摩尼佛呢?释迦佛呀,他老人家是您和阿弥陀佛的介绍人,您读了释迦佛讲的净土三经,就认识了阿弥陀佛,您就好好修阿弥陀佛的法门,就不用再带着释迦佛了。您说这不是忘本吗,对了,您要是能真的忘了本师佛,一心追随阿弥陀佛,那呀才是本师释迦摩尼佛最高兴的事儿,就怕您念佛不老实,不净信,不精进,念着念着又回头找释迦佛说念佛法门不合适您,求他另外再教您一招。

佛教在佛灭以后一百多年,就开始分裂,在印度就分了20多个门派,那么汉传佛教也至少有八个大宗派,藏传佛教也至少有5大支派。真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部佛经后面都端坐着一尊释迦佛,所以您心中的佛和他心中的不一样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咱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越南,朝鲜的社会主义能一样吗,而且呢,您呀最好还是各拜个的佛,个念个的经。都少掺和,当年共产国际弄了个李德来帮助指导咱们,那不就是添乱,帮倒忙吗。

佛说箭喻经10

咱们现在呢,读的是中阿含经里的一篇,这个阿含经呢是全世界佛教徒,无论是南传北传,藏传,统统公认的是释迦佛亲口说的经典,倒是那些自诩大乘,说阿含是小乘经典的人,是不是有点狭隘了,我还真的不太相信的您的根器会比佛陀的十大弟子更利,您的福报会比500罗汉更多。

很多人愿意说佛教是东方的哲学,可是这阿含经,我想他就不是哲学,理由很简单,因为鬘童子的十个问题恰恰是哲学的重要问题,而佛陀他只关注脱离苦海的修行,对宇宙的终极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我们今天读箭喻经,就离龙树菩萨的佛远一点,也请忘了弥勒菩萨的佛,切实回到苦集灭道四圣谛上来,今生今世只有一件事,就是跳出轮回,脱离苦海。其他都是瞎扯淡。这才是学习箭喻经的正确态度。当然喽,您要是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美得很。那呀也不用在佛陀和佛教上耽误功夫。负责任地告诉您,佛是不会保佑您升官发财,长命百岁的。

佛说箭喻经10

接着读经文:

世有常。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这段经文:很好理解。因为抱持世界是恒常不变的这种见解的缘故,所以跟我学习佛道,这事儿就不靠谱了,不对了。当然因为其他类似问题的不同观点,才来跟我学习,也都是不对的。同样因为抱持对这些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就不跟我学习佛道同样的不对的。

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世有常。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无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那么对鬘童子的十个问题,没有观点,就成为是否跟佛学习佛道的理由,这事儿也不对。

好,今天说到这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