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初次治疗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进行初次治疗

急性乙肝患者只要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他们中90%以上的人都可以获得痊愈,不留后患。但是如果对该病发现得不及时,诊断不清,治疗有误,则会使相当一部分该病患者的急性乙肝转变为慢性乙肝。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初次治疗有哪些要求呢?

急性乙肝是指患者在半个月之内感染了乙肝病毒并引起发病的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患者突然起病后,可能会出现黄疸,也可能不出现黄疸,但是其转氨酶的水平会迅速升高,并可在短期内超过1000国际单位/升。此时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应以保肝护肝,恢复其肝功能为主。这时的治疗不要复杂,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只要适当适度地进行治疗即可使该病患者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获得临床治愈,其病毒指标也会随之转阴。相反,这时如果对该病患者大量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或是在求医用药的过程中盲目地跟风、频繁地更换医生和治疗药物,就非常有可能使患者的急性乙肝转变成慢性乙肝。

  另外,及时准确地判断乙肝患者所患的是急性乙肝还是携带乙肝病毒后出现的急性发病也非常重要。在临床上,急性乙肝病例比较少见。我国目前新发现的各种乙肝病例绝大多数都是携带乙肝病毒后出现的急性发作病例。鉴别急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后的急性发病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患者的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经检查所患的是急性乙肝,一般预后良好,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如果经检查所患的是慢性乙肝,则一定要重视对该病的初次治疗。

  那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初次治疗有哪些要求呢?这些要求是:要找对医院、选准专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定期随访。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确保初次治疗的圆满。如果初次治疗选错了医院、找错了医生、吃错了药,则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如果初次治疗搞错了,可导致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使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到那时若再想使患者恢复到正确的治疗轨道上、获得良好的疗效就困难得多了。这就好比一张白纸,本来想这在这上面画一只老虎,由于找错了画家,结果画成了猫。此时再想在这张白纸上把猫改为老虎那就非常困难了。有的乙肝患者在初次治疗时选用了一些所谓有特效的“偏方”或“验方”,结果不但没有使乙肝病毒指标转阴,反而使病情恶化了,还花了不少的冤枉钱。用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已有多年的历史。由于该药的长期使用,其导致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概率在逐年增高。目前该药已经不符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可持续增高、使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概率低”的基本要求,而且已经退出了一线药物的行列,取而代之的是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药物。这些药物是目前乙肝初始治疗的首选用药。然而现在仍有不少医生依然向乙肝患者推荐拉米夫定,把它作为初始治疗乙肝的用药,这显然是落伍了。

  另外,乙肝患者在初次治疗的过程中不适当地更换医生也非常有害。他们总希望通过短暂的治疗就可以将乙肝彻底治愈,对乙肝治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所以治疗一段时间以后,一看还没有治愈就更换医生,或去寻求什么新的特效药。事实上,乙肝治疗是世界医学界至今尚未攻破的难题,患者只有抓住最佳的初始治疗时机,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用药习惯和治疗经验。若乙肝患者频繁地更换医生,就得不停地改变治疗方案。这必然会造成前一种方案尚未完全起效,后一种方案就“粉墨登场”了,结果哪种方案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再加上,乙肝病毒的生命力异常顽强,在滥用各种抗病毒药物后,乙肝病毒为抵抗免疫打击,很容易发生变异、产生耐药性。这样的话,要想取得治疗效果就难上加难了。目前,治疗乙肝疗效最佳的一线药物有恩替卡韦、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长效干扰素。这些药物各有优势,但患者在使用时一定要有专业医生做指导。

  █慢性乙肝患者可选哪种方案进行治疗

 

  慢性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保肝降酶、利胆退黄及抗肝纤维化

等多项方案。那么,慢性乙肝病人选哪项方案治疗最好呢?临床研究证明,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案哪项最佳,应由病人的病情决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适合用药治疗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般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无明显症状,经做B超及肝功能等检查完全正常者。目前尚无可根除乙肝病人体内病毒的药物,故医学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用药治疗,只需建立随访病历,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注意休息调养即可。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及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应进行抗病毒呈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发现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即表示病情进入显性发病阶段,此时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如果患者的胆红素正常或基本正常,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的治疗。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是目前公认的抗乙肝病毒疗效较好的药物。

  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均较高者,应进行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的治疗

  如果乙肝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则提示其肝脏严重受损。此时,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就会使免疫细胞攻击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从而进一步加重对肝的损害。因此,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均升高者,应先进行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的治疗。常用的保肝降酶药物有甘利欣、联苯双酯、强力宁等;常用的利胆退黄药物有茵栀黄制剂、思美泰、优思弗、清开灵制剂等。

  病情较稳定者应进行抗肝纤维化的治疗

  慢性乙肝病人肝脏内的纤维结缔组织可出现异常增生,并逐渐发生纤维化。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因此,慢性乙肝病人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当慢性乙肝病人的病情较稳定,肝功能基本正常,肝脏内的炎症较轻微时,是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最佳时机。常用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复方丹参制剂、复方鳖甲制剂、复方桃仁制剂等。值得指出的是,肝发生纤维化是由乙肝病毒不断地破坏肝组织所致,所以说不消灭乙肝病毒,肝纤维化就不能够被完全控制。因此,这些抗肝纤维化药物还不能彻底地阻止肝硬化的发生,只是延缓其发展。

  肝功能衰竭者,应进行保护肝功能及防治并发症的治疗

  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危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肝及防治并发症的治疗。需指出的是,由于抗病毒药物可进一步损害肝功能,故肝功能衰竭患者不宜进行抗病毒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