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上海、南京、武汉等主要城市的陆续失陷,长沙成为重要的抗战后方城市,地位愈加凸显,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聚集于此。人员方面,北大、清华、南开3所著名大学迁到长沙,大批文化名人云集于此,使当时30多万人口的长沙骤增至50多万。物资方面,抗日战争开始后,长沙作为后方物资流转地,呈现万商云集之势,本地与外地百货商在长沙竞相开店,一些大商号批销业务日营业额在百万元以上,是为长沙百货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随着全国抗战局势的发展,大量商品物资、金融热钱等从沿海中心城市流入长沙促使商业经济空前繁荣,长沙城内商店林立,商业组织麇集,商贸往来频繁,成为连接沿海中心城市与大西南内陆城市的物资中转站和集散地,商业呈现战时繁荣之态。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文夕大火前的长沙

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切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彻底毁灭了。1938年11月13日凌晨,长沙城突然遭受到历史上罕见的大火袭击,5天5夜的大火使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毁于一旦,全城90%以上的街巷房屋被烧掉。其中八角亭、中正路、南正路、机关署、湖南大学、第一纱厂等处化为灰烬,有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噬,300余万元的绸布烧成灰土,400颗极有价值的汉印及许多珍贵文物被毁无存,30000多人无辜葬身火海,誉满全球的湘绣业从此元气大伤。因 12 日所发 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此次大火被称为“文夕大火”。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1938 年 10 月武汉沦陷后,日军很快攻占了湖南的临湘、岳阳,并企图南下占领长沙。国民党高层为免军用民用设施“以资敌用”,拟对长沙实施焚城计划,并最终导致了 “文夕大火”惨剧的发生。1938年11月16日上海《申报》评论“此次大火,使长沙无存一木可以资敌,火势之大,实为本世纪来所未有。”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1938年11月18日,即“文夕大火”发生6天后,国民党政府喉舌《中央日报》为缓和全国舆论,以《长沙大火——敬慰湘民》为题发表社论,表示惋惜。这篇社论说:抗战“一年以来,湖南全省所贡献于国家,物资人力、质(数)量具有可观,自抗战转入第二阶段后,兵员补充、军事运输,湖南所造于国家者尤大。长沙近30年来,虽屡经兵焚,然以湘人活力之强,近年早复旧观,物资人力,欣欣向荣,全国都市中,充实富庶,长沙当居首要。百年缔造,可怜一炬。”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由于情报不准,蒋介石误认为日军在占领岳阳后会立即进攻长沙。遂于11 月上旬在长沙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决定放火焚烧长沙以阻击日军。参加会议的有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唐生智、张治中等国民党高级将领30余人。会上,蒋介石说:“我们面临日寇进犯,我们国弱,难以抗击强敌的进攻。以弱抗强,只有坚壁清野,才能以空间换时间,保存实力,取得最后胜利。”接着他对湖南省主席张治中说:“敌人来了,你们长沙怎么办?”不等张开口,他就横截道: “这还有什么可思索的?用火烧掉!我军不能住,敌人也住不成。粮食、器材,凡带不走的全烧掉。”并叮嘱说: “这是中央常委定的,谁也不能抗命!”于是,在长沙实行“焦土抗战”便成了定论。 11月12日,蒋介石还不放心,又从南岳发来密电:“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勿误。”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张治中

军事会议后,张治中即按蒋的旨意进行准备,召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会商研究,指定警备二团团长徐昆为放火指挥。军警在各主要街道及重点区域均放置汽油及各种易燃物,并决定在日军逼近长沙50公里左右时开始放火。以在长沙的最高点天心阁举火为信号,只要此处火起,四面即刻响应。但奉命放火的国民党官兵早已成惊弓之鸟,生怕日军到来围住长沙,自己无路可逃。结果12日晚长沙南门外的伤兵医院失火,士兵们误认为是信号,便盲目点火。天心阁一起火,顿时各处火柱冲天,整个长沙成了火海。老百姓从睡梦中惊醒,呈现出哭骂声、呼救声乱成一团的惨状时,而长沙的国民党要员早已逃之夭夭。此时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仍坚守在八路军办事处,直到最后才冲出火海来到郊外,抚慰市民,安排救护伤员,组织力量掩埋尸体,处理一切善后。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文夕大火震惊中外,引起广大人们的切齿痛恨,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陈诚急电正在衡阳的蒋介石:“长沙大火,非军事失利,因地方长官误信谣言,铸成大错,恳请委座亲临处理。”在全国一片痛骂声中,国民政府为平息全国人民的愤怒,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惩,长沙警备司令酆悌、长沙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被执行枪决,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亦受到革职留任查看的处分,长沙文夕大火就此告结。然而人们认为被枪决的的三人只是替罪羊,有人做对联讽刺到“治也无方, 五大政策一把火;中心有愧,三条人命百家空。”横批为:“张皇失措。”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酆悌

“文夕大火”对长沙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有着数千年文明积累创造的古城一夜之间堕入赤贫,其范围之广、牺牲之烈、损失之巨,实属罕见。大火前呈现良好上升态势的长沙商业经此浩劫,商店尽毁,工商业者流失,商业管理机构、制度陷入瘫痪,市场萎缩,商业老店、名店退出市场,最终步入停滞,及至抗战结束后方才逐渐恢复,却再也难与三十年代时的繁华相比。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导致一座历史名城被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