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被日漫造就的小粉红和美分


《天气之子》被日漫造就的小粉红和美分

边吃瓜聊天边看的 天气之子。没觉得这样做对不起这个片子,毕竟老了,同龄人的娃都够的上天气之子的适龄观众。

很显然,天气之子 的目标观众是20岁左右再偏下一点。而造型和故事也照顾到一些从圣斗士星矢就看锥子脸的欧巴欧巴桑。简单而跳跃。

按经典好莱坞的视听语法,跳轴是要挨揍的,全接特至少会挨骂。但日漫里几乎都是全接特,绝无中景过渡。初期自然会很不适应,但架不住鬼子的轴,生生把这套剪辑语法从娃娃抓起,现在大部分东亚电影里都有这样的剪辑手法,哪怕80后观众看起来也并不违和。

在经典好莱坞美学里,禁止跳轴和全接特的原因是会破坏观众沉浸式体验。在电影史的前半章,观众还在逐渐接受这个新生事物时自然有用。但在日本文化在东亚尚且流行的年代,用动漫潜移默化了几十年,这种跳切早就如麦当劳一样培养出了一代人,最后竟成了流行美学。

跳切肯定出戏,但技术上绝非不能弥补。方式之一就是用大量说明性对白和故意设计的剧情来满足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无论新海诚还是宫崎骏甚至哪咤,剧本里都充斥着这些“幼稚”的技术手段。而这种不用思考的剧本也顺应着东亚儒家文化,喂你,吃。

于是网络上明显出现了标签化的对立,五毛和美分。换个工科技术性话题,这两类人可能相谈甚欢,因为有标准。但涉及到标准模糊的社科类价值观,就会互相问候家人了。偏偏这些人是当下票房主力,非黑即白,几乎不适用所谓人性共通。因为他们的教育里没人性的。

孔子是讲人性的,只是被董仲舒和朱熹阉了。

天气之子内地票房2.88亿,不算差。更难得的是,好几个月没用一次看票房的APP。

甚是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