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這份記憶永生不忘!”

代表戰疫故事|王嵐:“這份記憶永生不忘!”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血液中心主任王嵐(中)在武漢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瞭解疫情期間的成分血採集情況。

從武漢市血液中心到火神山醫院,王嵐始終忙碌著,不知疲倦。但她卻說:“我不算最艱苦的抗疫人員,我們戰鬥在第二戰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血液中心主任王嵐帶領同事們,緊急啟動應急預案,細化採供血全流程安全防護,全力保障血液供應和血液安全。由於工作需要,她又轉戰火神山醫院。趁著王嵐工作間隙,記者通過電話和她進行了一次難得的對話。

疫情突如其來,初期形勢並不明朗。王嵐憑藉多年醫院基層工作經驗,密切關注著疫情的發展,作為疫情之外的第二戰場,血液採供及血液安全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沒有現成的經驗。首先我們第一時間啟動了血液中心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應急預案。”王嵐說,1月20日,在整理學習新冠病毒的相關研究資料後,中心召集緊急會議,強調確保採集血液的安全性。後來,在應急預案中,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血液安全策略,通過信息化系統管理,設置血液製品安全隔離期。

1月23日上午,武漢“封城”,以武漢為核心區的抗疫戰鬥進入了新階段。在這之前,武漢血液中心提前謀劃,分析現有血液庫存結構,向省、市血液管理中心提交研判報告,預估可能面臨的困境。1月26日、2月5日國家衛健委先後下文,明確了河南省、湖南省保障武漢血液中心血液供應,其後調配九省市支援湖北。全國統一科學調度、快速反應聯動的機制成為武漢血液保衛戰的關鍵舉措和堅實保障。

“血脈相連,守望相助”,這是全國採供血系統中常說的一句話。王嵐告訴記者:“有很多外援成為我們堅強的後盾,我們組織成立了由10人組成的調血團隊,從九個省市調血,每週往返2—3次,每次行程500—800公里。經常凌晨交接,日夜兼程,趕回武漢天都亮了。”

“各省市血液中心也是盡其所能地支援武漢,大家還為我們提供方便,每次交接都和我們相向而行,在途中選定交接點,為我們節省了一半路程。想到武漢調血團隊長途奔波,他們還常常多準備一些盒飯。疫情期間採取無接觸的交接,他們把調劑轉運箱放到交接站,看著我們的同事拿了轉運箱和盒飯才返程。雖然口罩下看不清面容,但他們的加油聲還是讓我們眼眶不禁溼潤。”王嵐說。

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採集,對於危重患者的治療意義重大。武漢市血液中心於2月13日起,率先開展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採集工作。招募工作有困難嗎?“沒有困難,只有感動!”王嵐說,恢復期血漿捐獻者中有一半是醫務人員,武漢市第四醫院有一個“熱血群”,群裡都是感染新冠肺炎康復的醫護人員,很多醫護人員甚至多次捐獻。

2月29日下午3點,王嵐接到武漢市衛健委的電話,因為工作需要,要求她到武漢市火神山醫院的運行保障指揮部報到。“火神山”的經歷意味著什麼?王嵐說:“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和運行是數萬人的並肩作戰,對於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這份記憶永生不忘!”

“在這裡,4000餘名建設工人從集結到搶建,僅用10天時間,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創造了中國速度;醫療保障專班夜以繼日,爭分奪秒,保障醫院如期投入使用;1400多名部隊官兵衝鋒在前,全力以赴救治病患;我們做好醫院運行保障,軍地攜手並肩,共戰疫情。”王嵐說,大家把這裡看成抗擊新冠肺炎最有標誌性的戰場,與時間賽跑,與疫情競速,每一個人在其中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殷娜 張寶山)

來源:中國人大網

編校:侯朝宣、王嶺、楊菲菲

責編:舒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