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下滑拖累车险,却有一家企业逆势猛增,凭什么?

2018年新车销量首次负增长、市场增量不足,对汽车保费增长的明显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占国内财险业七成份额、年均保费数千亿规模的车险业务,眼下已经走到十字路口。

不过,也有企业在逆势中自我革新,通过产品创新以及成本管控等,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天金融通讯社将以一家企业为案例,谈谈如何在逆境中爆发成长。

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诚保险)尽管背靠广汽集团“大树”,但在成立7年之后依然未见盈利。2017年该公司亏损额度更是比上年增加30%至4296.7万元。

实际上,中小财险企公司车险始终处在盈利难的境地。有媒体表示,中小财险公司由于分公司数量限制、品牌效应不强等原因,渠道上始终缺乏优势,经营成本也普遍较高。

加之商车费改使得车险费率折扣进一步下调,保费增速放缓;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综合成本率波动,中小财险企公司车险举步维艰。

但令人意外的是,2019年1月28日,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提升,预计实现盈利。

对此,众诚保险直言,公司坚持专注细分市场做出特色,以汽车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降低用车风险发生几率和减少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为核心,打造专业的全流程用车风险管理服务,为客户缔造“信赖•专业”的品牌价值体验。自2015以来,众诚保险不断深化落实“最佳性价比战略”,围绕客户服务、品牌营销、产品开发、成本管控、人力管理、信息技术等核心领域,推动持续改善,有力推动了公司经营扭亏为盈。

汽车销售下滑拖累车险,却有一家企业逆势猛增,凭什么?

第一、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业务发展

2018年,众诚保险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了创新产品开发以及打造特色服务,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有效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首先,众诚保险完善产品经理制运营模式,全面提升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围绕汽车客户需求,众诚保险推出了“百万双护航”、GAP(车辆置换服务合同保险)、车辆换新险、节假日保额翻倍驾意险等车生活产品;同时,契合新能源车电池故障、衰减等痛点,针对电动汽车首推电池延保产品,为新能源车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以上创新产品能更好满足客户的汽车生活保障需求,赢得市场的青睐,为公司业务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众诚保险持续优化客户服务,改善客户体验,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众诚保险为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收集和分析客户行为,完善客户差异化服务,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持续提升窗口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加强支持和交互能力,深化客户识别,简化服务流程等。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理赔标准化建设,梳理流程,强化车物查勘、人伤查勘标准化培训,不断提高理赔水平,在极大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减少了在客户服务方面的运营成本。 此外,众诚保险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消费智能化、碎片化等变化,推动服务的创新。例如,在手机微信端推出【诚e赔】意健险自助理赔功能,改善客户理赔便利性;并通过微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和专属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2018年,众诚保险的客户非常满意度达94%,客户忠诚度大幅提升,全年度续保率约41%,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第二、完善成本管控机制,促进降本增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诚保险积极探索完善成本管控机制,逐步推行降本增效各项举措,切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公司健康发展。比如完善月度成本数据信息交流工作机制,增加对赔付成本及销售成本部分的数据统计整理;开展产品周期成本数据管理等;通过成本数据统计与分析,改进公司成本构成分类工作,为成本管控奠定基础。2018年,该公司销售投入率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加强车险业务监管,整治市场乱象,维护车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下一步商业车险改革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银保监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监管整治市场乱象决心。因此对于类似众诚保险这样的企业来说,在监管趋严,市场趋缓等不利条件下,如何实现持续盈利至关重要。

该公司也强调,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创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今后,众诚保险将依托科技创新,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为该公司实现长期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汽车销售下滑拖累车险,却有一家企业逆势猛增,凭什么?

作者:二驴

编辑:罗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