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423头条知识节#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2020年,一个不一样的春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多少生命在疾病面前戛然而止,面对疾病与死亡,不同的人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面,逆行、无畏、恐慌、焦虑、淡漠。

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被美国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之作,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们共度此书,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书的开头,并没有先阐述这位心理学大师擅长的“意义疗法”内容,而是把他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那片欧洲大陆的一个角落,年代并不久远的二战,战争狂魔希特勒,大肆摧残犹太民族的残酷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我看来,弗兰克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身陷集中营时,能够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囚徒,并把他们的生活划分成: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并加以解读,更加值得品读的,是他的每一个“选择”。


①一无所有时的财产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其实,弗兰克尔在被捕前已经拿到了美国的签证和护照,他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但是为了照顾亲人,他选择了留在故土,陷落于集中营。

所有进入集中营的人不但财富、名誉、地位全部失去,手稿被当做“狗屁”,连名字也被剥夺,亲历身边人的崩溃、绝望,在浑身上下仅余眼镜和皮带的时候,他选择看到,“我现在只剩我自己”。

就像被贬谪的苏轼,大雨滂沱中散乱的人群散去,唯独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死亡逼近时的生存之道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弗兰克尔的进入集中营的第一个生死关,竟然只因他人一个随意的眼神,他也是事后才知道,他的朋友已经变成了焚烧炉的一缕青烟飘上天际,而他之所以幸免,只是因为他在分队伍的时候选择了挺直腰板。

在集中营,能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秘决,居然是要保持每天刮脸,哪怕是用最后一片面包换来刮脸工具。

一位囚徒因他的鞋子破得无法再穿而绝望。

想要活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干活,要让囚头看出他面色红润能干活。其实毒气室并不可怕,起码它可以免除自杀的麻烦。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

③饥寒交迫时的收获

超负荷的劳动、寒冷的天气、单薄的衣服、少的可怜的食物、脏乱的囚室、随时逼近的死亡,们却很少感冒、伤口化脓、失眠,弗兰克尔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选择关注另一面。

当死亡带走身边的人,那具体温尚存的尸体上仅有的财产被拿走,哪怕一根细绳,都会令抢夺者沾沾自喜很久,他们已经选择了在这死亡之营里为自己竖起一层叫“麻木”的保护壳。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多年,他一边努力在监狱立足,与普通犯人毫无差异,一边不动声色筹谋越狱,同时赢得典狱长信任,在他终于找到洗清冤屈的证据时,典狱长却打算把他继续关在肖申克监狱帮自己敛财,但是,安迪已经蓄积了足够的力量,终于成功越狱并把典狱长彻底推翻,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刑满释放但无法适应自由的朋友。

④尊严被践踏时的底线


面对党卫军残忍的拳打脚踢,尊严被践踏,这位老练的囚徒发起火来。他的愤怒不是由于自己所承受的残忍或疼痛,而是出自与之相关的侮辱。

《礼记·儒行》:“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儒家思想浸染的中华文化里,不能忍受的是对人格尊严的侮辱,同样,任何时期任何民族同样拥有这样的精神。

⑤精神麻木时的向往

在那个习惯了冷漠的群体,也有难能可贵的温情与仁慈,人们努力从死亡名单里抹去朋友的名字,还有的人把最后一块面包送给他人,弗兰克尔甚至不忍心叫醒噩梦中的室友,面对比噩梦更可怕的现实。

这些衣衫褴褛的囚徒,在承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时,选择了苦中作乐,他们对音乐、对信仰、对未来、对爱,充满了向往。

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

我们此时,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而富足的年代,即使眼前有困难,即使困难还会存在很长时间,即使我们无法回避这个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面对。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选择怎样生活和为什么而活。

尼采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

《活出生命的意义》阅读第1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