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孩子身处其中,该怎样逃脱“苦海”?

父母价值观不同,教育理念不同,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就会给孩子两套标准。孩子身处其中,哪个都不敢得罪,自然是痛苦不堪。一般来说,孩子更倾向于听那个“管教不严”的家长的话,因为人的惰性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可能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瞻前顾后,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没有主见,畏首畏尾。

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孩子身处其中,该怎样逃脱“苦海”?

案例:亲戚家的孩子属于留守儿童,平日里由奶奶看管,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监督孩子的学习。奶奶虽然疼爱孙子,当自知养育孩子责任重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一向严格。放学回家要先写作业,然后再玩耍。早上起床后,早饭还未开始之前,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朗读时间,孩子需要大声朗读语文或者英语课本。奶奶虽然年老眼花,也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但是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得还算不错,所以孩子的成绩虽然不拔尖,也一直是中等以上。

自从孩子的妈妈回到老家休息之后,孩子的好习惯全被打破了。也许是妈妈平日陪伴孩子不多,想要弥补孩子,得到孩子的喜爱,打算和孩子培养感情,所以很多事情都顺着孩子的性子来。放学回家后,先是吃吃喝喝,玩玩游戏,然后时间很晚了,催促多遍以后,才开始写作业。孩子睡得晚了,第二天更是不能主动起床,所以晨读的习惯也丢弃了。妈妈在家管孩子,奶奶自然不能干预太多。只好私下里教育孩子,没有想到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妈说放学先玩会儿也行,早起起不来,我怎么读书呢?”这孩子是把妈妈当成了挡箭牌。

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孩子身处其中,该怎样逃脱“苦海”?

这是奶奶和妈妈管教孩子的理念不一致造成的结果,奶奶虽然看不惯妈妈的管教方式,但是也不能跟妈妈对着干,只得稍微表达自己的建议,但是妈妈却不以为然。如果是爸爸和妈妈的理念不一致,那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夫妻之间教育理念不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于是争吵不可避免,孩子身处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孩子身处其中,该怎样逃脱“苦海”?

如果父母管教理念不同,作为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听取自己认为最有道理的那一个吧!毕竟,不管听谁的,总要得罪一个。那还不如听从自己的内心,感觉最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那一个吧!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离父母原来越远,父母也会鞭长莫及,到时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