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最近幾天

滇東、滇西北及滇西大部

天氣是這樣的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只是讓

滇東等局部地區氣溫舒爽

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

甚至降至20℃以下

會澤的最高溫只有15.8℃

但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區

依然“高燒”不退

氣溫多在30℃以上

瀾滄江河谷、元江河谷10個縣

日最高氣溫超過35℃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最高溫出現在元江(41.4℃)

5月1日至23日

元江有近一半的天數(11天)

日最高溫超過40℃

是名副其實的雲南小“火爐”

就連春城昆明

午間出門都感覺

像“幹蒸”一樣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本週天氣情況如何

來了解一下

5月25日,滇西北北部將有強降雨,滇中以東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滇南、滇西南還是無降雨。強降雨和持續降雨的區域,需防範降雨可能誘發的城市內澇和泥石流等災害。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滇中以東、滇東南有雷暴、短時強降水或局地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大家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注意防範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5月24日20時—5月25日20時:迪慶西部、怒江北部陰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迪慶東部、麗江北部、怒江南部、昭通南部、曲靖、昆明北部陰天間多雲有小到中雨,普洱、西雙版納多雲間晴,其他地區多雲有陣雨局部中雨。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城市天氣預報

保山:陣雨,17~26℃

楚雄:陣雨,18~28℃

大理:陣雨,17~23℃

芒市:中雨轉陣雨,21~30℃

香格里拉:中雨,9~14℃

蒙自:陣雨,22~31℃

昆明:陣雨,15~27℃

麗江:陣雨,15~22℃

臨滄:陣雨,18~29℃

瀘水:中雨,20~30℃

普洱:多雲,19~32℃

曲靖:陣雨轉中雨,13~24℃

文山:中雨,20~31℃

景洪:多雲,24~38℃

玉溪:陣雨,17~29℃

昭通:中雨,10~20℃

雲南省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

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預報


預計,5月24日20時至5月25日20時,楚雄西北部4級,麗江東南部、大理北部和中部、普洱中部、玉溪中部和西部、楚雄西南部3級,其他地區1~2級。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5月24日20時至5月25日20時,滇西北怒江,滇東南文山局部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滇東北昭通、曲靖,滇西北怒江,滇南紅河,滇東南文山局部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

雲桂高鐵沿線局部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雲桂高鐵沿線局部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雲南雨水天氣逐漸增多增強

連續強降水天氣易導致

地質氣象災害的發生


特別是滇西北地區

因持續大到暴雨

特別需要注意防範局地強降雨

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

及山區泥石流滑坡塌方等

災害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那麼

啥是地質氣象災害?

我們怎麼預防?

接著往下看

↓↓↓

地質氣象災害是啥?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它是自然災害中的原生災害之一。主要有暴雨洪澇、乾旱、連陰雨和濃霧及沙塵暴等。

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自然災害,但氣象災害會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地質氣象災害指主要由典型氣象事件(如降雨)作為觸發因子而引發的地質災害,如: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泥石流的特徵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多雨的夏秋季節,出現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者是在連續降雨發生之後。


泥石流的防禦

看:觀察到河(溝)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並河水開始變渾濁,可確認河(溝)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聽: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聲,哪怕極其弱也可認定泥石流正在形成。

另外,溝谷深處變得昏暗並伴有轟鳴聲或輕微的振動聲,也說明溝谷上游已發生泥石流。

如果一旦遭遇大的降雨,要迅速轉移到高處避險。不要在順溝方向躲避,而要垂直於河流,往河溝兩邊的山坡上避險。


泥石流發生時會同時引發

具有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其危害程度比單一泥石流危害

更為嚴重

下面來認識一下

崩塌、滑坡災害及防禦知識


注意!雲南的降雨來了


【 THE END 】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素材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素材來源:雲南省氣象局、中國氣象科普微信公眾號、中國天氣網、轉自雲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