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廣西糧食產業提升行動方案確定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全區糧食綜合產能總體穩步提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以上,總產量1500萬噸左右;全區穀物面積穩定在3900萬畝以上,產量1400萬噸以上,其中水稻(口糧)播種面積穩定在3000萬畝以上,產量1150萬噸以上。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左右,口糧實現自給有餘。現就2016年以來方案實施進展情況總結如下: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一、當前工作進展情況

2016年,廣西糧食播種面積4535.40萬畝,同比減少53.55萬畝,減幅為1.17%;全區糧食總產量1521.3萬噸,同比減3.5萬噸,減幅為0.23%,總體基本穩定,連續4年穩定在1500萬噸以上。

2017年,全區冬種春收糧食播種面積155.25萬畝,同比減9.45萬畝,減少5.7%,總產量31.8萬噸,同比減2.5萬噸,減少7.3%。2017年全區早稻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均表現為下降,趨勢與全國相同。早稻播種面積1297.65萬畝,下降2.1%(全國下降2.8%);早稻產量501.6萬噸,下降5.30%(全國下降3.2%)。

預計2017年,全區晚稻播種面積1385萬畝,同比減少10.3萬畝,單產持平略增,總產量減少3萬噸左右;預計2017年玉米播種面積904萬畝,同比減少10萬畝,單產持平略增,總產量減少2萬噸左右;預計雜糧播種面積和產量略增加。全年糧食生產情況預測,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480萬畝左右,同比減少55萬畝左右,糧食總產量1490萬噸左右,同比減少31萬噸左右。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2015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4588.95萬畝,糧食總產量1524.8萬噸。2017年與2015年相比,預計糧食播種面積減少109萬畝左右,減幅為2.38%;總產量減少34.8萬噸左右,減幅為2.28%。

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優糧食品種、品質、區域、技術結構,大力推廣優質稻,發展黑米、紅米、薏米、粟米、紅薯等雜糧種植。狠抓糧食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突出抓好“五基地”建設,即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基地、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基地、特色優質雜糧示範基地、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稻田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推動糧食生產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糧食產業鏈、價值鏈。

為推動廣西優質稻品種提質增效和品牌建設,2016年自治區農業廳與自治區糧食局聯合,在全區開展了優質稻品種品質評鑑工作,在為期半年自下而上推薦和組織專家評鑑中,極大地引導和調動各地發展高產優質品種、創建廣西大米優質品牌的積極性,全區共評選出10大優質稻品種,經廣西日報等新聞媒體宣傳推介,廣西優質稻品種和品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廣西生態好、米質優得到廣泛認同。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糧食綠色生產的水平進一步提升。

大力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三控”技術(控水、控肥、控藥)、水汽平衡栽培、再生稻栽培、綠色植保、稻草還田、稻田綜合種養等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與生產模式。2016年全區應用綠色植保技術超過3600萬畝次,減少化學農藥用量1062.6噸(有效成分);全區種植綠肥506萬畝,秸稈還田3450萬畝次,2項累計相當於減少化肥用量(折純)9.9萬噸,為糧食綠色生產和提質增效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科技興糧穩糧的成效進一步突顯。

近年來在糧食特別是水稻面積逐年縮減情況下,全區糧食總產保持基本穩定,連續4年穩定在1500萬噸以上,主要得益於糧食單產水平逐年提高,糧食單產水平提高又主要得益於科技支撐力不斷增強。

據農情統計,2016年全區超級稻推廣1527.4萬畝,佔水稻面積49.3%,推廣優質稻面積2780.4萬畝,佔水稻面積的89.7%。據農情統計,2016年全區推廣水稻“三控”栽培技術、集中育秧技術、玉米“一增三改”技術、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水稻重大病蟲綜合治理技術等增產提質增效“十大主推技術”7420多萬畝次,有效的推動了2016年全區糧食單產再創歷史新高。

(三)糧食規模化經營程度進一步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區糧食新型經營主體已發展到3477個(家),其中種糧大戶3038個,種糧合作社達333家,種糧家庭農場106家,規模經營面積達58 萬畝,同比增加16萬畝,增幅達38.1%。糧食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有力推進了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有利於引領推動我區糧食生產方式轉變。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三、重點項目及工程實施情況

(一)推進耕地保護與質量工程。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通過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強化耕地數量與質量並重保護,守住了廣西耕地紅線,保證了耕地佔補平衡。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關鍵在於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

2016年進一步落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強化耕地保護措施,保障耕地數量基本穩定。

2016年與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協作完成了南寧、柳州、桂林等3個主要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的論證、上報工作,以及全區14個市全域基本農田劃定方案的論證、批覆。從2016年起將“耕地土壤改良與培肥示範專項經費”納入縣(市、區)財政預算並按照轄區“耕地面積每年不少於1元/畝標準投入”的內容列入全區績效考核內容,目前大部分的縣(市、區)已投入地力培肥與耕地質量提升專項資金,有效改善種植生態環境,提高耕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種業創新與提升工程。

科技興糧,良種優先,進一步加大自主優良品種培育。

據種子管理部門統計:近年來共育成水稻、玉米優良新品種共253個(水稻149,玉米104),其中達到超級稻品種2個(“H兩優991”和“豐田優553”),累計示範推廣面積241萬畝以上。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取得新突破,育成豐田優、百優、秋優、野香優等水稻新品種,不僅在產量達到超級稻標準,而且評為“廣西十大優質稻品種”;玉米新品種培育取得重大成就,育成桂單0810新品種,並快速推廣,使之成為廣西主栽品種,打破了國外玉米種子、品種在廣西一統天下的格局;開發出水稻“一年雙超”栽培模式,得到了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和謝華安院士等的充分肯定。

(三)科技支撐與增糧工程。

突出推廣“十大主推技術”。

在良種推廣方面,注重引進培育推廣穩產高產優質良種,重點推廣產量穩、米質優、口感好的超級稻、優質稻,良種覆蓋率率達95%以上,適當發展一批特色優質雜糧等,滿足人們對糧食品種選擇的需求。

2015/2016年度,全區發展冬種馬鈴薯面積96萬畝,是全國重要的冬種馬鈴薯生產基地。在良法推廣方面,2016年全區各地因地制宜推廣增產提質增效“十大主推技術”。

據農情統計,2016年全區糧食作物綜合技術推廣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推廣稻田綜合生態種養技術100萬畝以上,水稻“三控”栽培技術示範362萬畝;水氣平衡栽培技術620萬畝,集中育秧技術865萬畝,玉米“一增三改”技術315萬畝,糧食作物間套種技術261.7萬畝,農機農藝融合技術超700萬畝以上,水稻重大病蟲綜合治理技術全年推廣應用面積4000萬畝次以上,重大病蟲發生預報準確率80%以上,總體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農區鼠害綜合防治技術全年推廣應用面積1000萬畝次以上,鼠害危害損失總體控制在5%以下。

在試驗示範方面,連續多年在灌陽縣開展的超級稻超高產攻關,今年再獲新突破,產量最高的田塊畝產達978.5公斤,連續七年刷新廣西水稻單產紀錄。整體來說,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和開展試驗示範不僅有效提高了糧食單產,還進一步優化糧食的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和技術結構,為全區糧食綠色增產、降本增效、提高品質與市場競爭力作出重大貢獻。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四)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工程。

圍繞“品種、品質、品牌”推進標準化生產,把“綠色”理念貫穿於糧食生產發展,促進糧食生產從量變到質變。深入推進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三控”技術(控水、控肥、控藥)、水汽平衡栽培、再生稻栽培、綠色植保、稻草還田、稻田綜合種養等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與生產模式。

2016年在賓陽、灌陽、全州、欽北、桂平、北流、象州等7個水稻主產縣(市、區)創建了國家級糧食綠色高產高效萬畝示範區,總結推廣“稻+稻+燈”“稻+稻+綠肥” “稻—燈—魚—菇”、“稻+稻+馬鈴薯”、“稻+鴨(魚)”等一批綠色、高產、高效的技術與模式。

在15個縣(市、區)建設了自治區級現代糧食產業核心示範區;在龍勝、南丹、灌陽、象州,賓陽和融安等縣創建了稻田文化產業示範區;全區創建上林、隆安、巴馬、鳳山、鐘山、昭平等35個富硒水稻示範區;在小雜糧傳統種植區分別創建了西林薏谷示範區、東蘭富硒墨米示範區、岑溪粟米示範區等12個特色雜糧示範區。通過示範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糧食生產轉型升級。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五)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

培育壯大“兩主體”(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是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程度的有效途徑。全區糧食生產發展主動適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變化,注重“兩主體”的培育,主動將“兩主體”作為重點指導服務對象。

2016年把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作為項目承擔主體給予扶持,重點扶持129個糧食經營主體開展以水稻育秧和烘乾水稻生產關鍵環節的全程農機化服務,有力促進了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開展了種糧大戶和先進合作社評選,表彰了50個種糧大戶和10個種糧先進合作社,宣傳了種糧先進典型。努力推動糧食產業“兩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進一步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部分地方行政首長責任制落實不到位。

糧食是基礎性、公益性、低效益產業,對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貢獻小,部分地方對糧食安全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糧食生產發展重視和支持力度不夠,基本農田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治理耕地撂荒以及發展現代糧食產業等措施不力,沒有及時研究解決糧食生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市、縣財政對糧食產業發展投入水平與比重總體較低,不利於糧食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穩定發展。

(二)全區糧食特別是水稻播種面積逐年縮減。

2013年至2016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逐年縮減,從4614萬畝縮減到4535.4萬畝,減少了78.6萬畝,尤其是2016年53.55萬畝。特別是作為我區第一大糧食作物和主要口糧、佔全區糧食播種面積65%、佔全區糧食總產75%的水稻,自2006年以來播種面積逐年縮減,由3357.1萬畝減少到2016年2939.7萬畝,年均減少41.74萬畝,年均減少1.25%。其中2016年同比減少36.2萬畝,減幅為1.22%。從當前情況看,預計2017年全區水稻播種面積減少35萬畝左右。水稻播種面積逐年縮減已成為了我區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最大硬傷。

(三)規模經營程度較低,產業化水平不高。

目前大量分散農戶仍然是我區種糧的主要力量,然而大多以老年人、婦女為主,農村務農種糧勞動力出現了結構性短缺,“誰來種糧”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截止2016年底,全區糧食新型經營主體已發展到3477個(家),全區糧食規模經營面積58萬畝,僅佔全區糧食播種面積4535.4萬畝的1.28%。我區種糧大戶、種糧合作社等新型糧食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數量總體較小、輻射帶動力不強,成為了我區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最大隱憂。

(四)物質基礎條件較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強。

近年來全區貧困地區實施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土地開發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地力培肥等項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得一定提高,但由於廣西自然資源稟賦的限制,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仍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仍存在著耕地質量不高,有效灌溉面積少,排灌效率降低,機耕道偏少等問題,糧食生產抵禦災害能力較差,綜合生產能力不強,不利於穩糧增收和發展現代糧食產業。

(五)產業化發展程度低,助農增收不夠明顯。

目前我區的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數量少,經營規模程度低,糧食生產機械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大多數還是以直接銷售原始產品為主,糧食深加工產品較少,附加值較低,品牌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不明顯,助推“產業扶貧、精準脫貧”能力不強。

(六)糧食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相對滯後。

當前,針對我區務農種糧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中老年勞動力對耕地還比較依戀,也有一定的種糧意願,難以實現土地大規模流轉的情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構建糧食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區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6年全區機插率只有23%,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1%。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滯後,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與組織數量少、規模小,服務範圍和服務內容狹窄,機械化水平低,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差距較大。缺乏功能完善的農業合作組織和產業鏈服務分工,糧食生產中機耕、播種、插秧、植保、收割、烘乾等關鍵環節社會化服務率低,不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質增效。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穩步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建設。

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文件精神,以保障我區糧食“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為底線目標,以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為基礎,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將糧食生產功能區細化落到具體地塊。按照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建、管、護”步驟,用3年(2017—2019年)完成國家下達給廣西的1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的劃定任務(其中水稻生產功能區1310萬畝、玉米生產功能區190萬畝),2017年抓好全州縣、桂平市、象州縣3個糧食主產縣(市)作為全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試點縣(2017年底完成任務),樹立工作示範樣本,總結符合廣西區情的經驗向全區推廣,2018年全面鋪開劃定工作,2019年10月底前全區全部完成劃定工作。用5年時間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監管與保護工作,最終形成區域佈局合理、數量充足、質量保證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實現信息化和精準化管理,使全區口糧絕對安全的基礎更加穩固。

(二)狠抓耕地水利建設,提高耕地抗旱排澇能力。

加快全區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擴大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覆蓋範圍,特別是在桂西地區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加大雨水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設力度,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可耕地數量與質量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為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三)大力實施“藏糧於技、藏糧於地”戰略。

強化科技支撐,結合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探索建設糧食增產提質增效核心示範區,提高糧食增產提質增效“十大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水平,依靠科技提單產、提品質、增效益。進一步提高糧食主產區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耕地質量提升建設,推動糧食生態綠色生產。

落實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保護措施,保障耕地數量基本穩定。加大力度推進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大規模改造中低產耕地,實施沃土工程,地力培肥工程,大力發展綠肥種植,推廣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秸稈還田等提升土壤有機質。加強土壤改良培肥、酸化土改良,著力提升耕地質量水平。

(四)繼續推進“五基地”示範工程建設。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一是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基地。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以全區的區、市、縣創建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糧食)為基礎,推動以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導,以項目縣(市)為建設主體,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高標準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先進、現代生產要素綜合運用、經營模式高效、服務功能配套、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綠色穩產高效的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基地,引領帶動周邊地區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二是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基地。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重點在灌陽縣、桂平市、象州縣等7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縣開展,以綠色、高產、高效為核心,以提升糧食產業品種、品質、品牌為目標,推行綠色生產、標準化生產,創建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基地,提高糧食品質和種植效益,引導項目縣(市)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三是特色優質雜糧示範基地。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重點在具有特色雜糧種植傳統的地區,立足本地資源和自然稟賦,優化糧食品種結構,發展黑米、紅米、薏米、粟米、紅薯等多種特色雜糧種植,扶持打造特色糧食作物主產區和產業基地,推動形成糧食多樣化生產格局,促進增糧增效增收。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四是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重點以三江、融水、全州等有稻田綜合種養傳統的縣為基礎,開展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範和推廣,建設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逐步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實現稻魚共生,農漁共贏,提高種糧積極性與綜合收益,提高稻田綜合生產能力。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五是稻田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以灌陽、南丹、象州、賓陽等縣初具雛形的稻田文化產業為基礎,通過政策扶持引導,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融入現代科技元素,重點打造一批農耕文化博物館、水稻生產體驗區、稻田藝術區、稻田藝術博覽園等,合理佈局創建一批集水稻生產、農耕文化、科普教育、稻田畫藝術、休閒旅遊、產品加工和品牌創建於一體的稻田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推動糧食及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糧食產業鏈、價值鏈,開闢糧食生產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六、有關意見與建議

糧食生產的首先是產量問題,產量的穩定和增長,才能保障糧食供需安全;然後是質量問題,提高糧食的品質和品種多樣化,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圍繞廣西糧食安全的發展目標,確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00萬噸左右,其中稻穀達到1100萬噸以上,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左右,口糧自給有餘。在發展策略上幾點建議:

(一)調整完善耕地承包政策,鼓勵耕地託管入股流轉。

一是明確耕地的集體所有權,但承包經營權不變,原始承包者可將耕地出租或入股,但不能出售;

二是糧食直補穩定存量,調整增量,明確存量補貼作為耕地收益該原始承包者,增量補帖給實際種糧業主;

三是明確耕地出租或入股的收益該原始承包者所有;

四是明確耕地不許撂荒,對連續撂荒達3年的耕地實行就地託管流轉,原始承包者的收益參照政府指導價。統籌規劃理順城鎮化與“新市民”低保化,解決進城農民的後顧之憂,促進耕地託管入股流轉,化解農田瓦片化、補丁化的難題,逐步實現耕地集約化平整化規模化。

(二)以耕地集約化平整化規模化促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專業化、產供銷一體化。

通過逐步實現糧食生產產業化、標準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種糧收益,化解種田小規模難致富和誰來種田誰來種糧的難題,進而逐步實現糧食生產數量質量雙安全。

(三)因地制宜建設立體種養示範區。

探索水稻與水產養殖混合生產新模式,提高種糧收益。

廣西傳統上都有稻下養魚的習慣,養殖品種主要是鯉魚(俗稱禾花魚),但僅養禾花魚過於單一,應建設立體種養示範區,探索擴大養殖範圍,養殖品種包括鯉魚、黃鱔、泥鰍、塘角魚、羅非魚、鯰魚、蛙類、龜鱉類、淡水蝦等等高價值的水產品。

「10+3」糧食自給率穩定在75%,口糧實現自給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