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根西岛:
根西岛(Guernsey,有时也译为格恩西岛)是英国的皇家属地之一,位于英吉利海峡靠近法国诺曼底海岸的海峡群岛之中,距离诺曼底48公里。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了根西行政区(Bailiwick of Guernsey)。行政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8公里,人口65726人(2008年)。其中主岛根西岛(Island of Guernsey)65平方公里,也是海峡群岛的第二大岛,奥尔德尼岛(Alderney)7.8平方公里,萨克岛(Sark)5.44平方公里,布鲁岛(Burhou)2.25平方公里,赫姆岛(Herm)2平方公里,布莱库岛(Brecqhou)0.81平方公里,哲图岛(Jethou)0.2平方公里,里乌岛(Lihou)0.16平方公里。全行政区最高点是萨克岛的穆兰山,海拔114米,根西岛最高点是豪内兹山,海拔111米。首府为圣彼得港(Saint Peter Port),人口16488。


根西岛的气候年较差很小,最冷月2月的平均气温6°C,最热月8月的平均气温16°C。降雪十分罕见,而且几乎没有积雪,气温也极少低于冰点。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和1月,7、8两月的日照时间比较长。
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海峡群岛由于全球进入间冰期,海平面上升,而与欧洲大陆分离。在这前后,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们开始在根西岛上建造大量的竖石和支石墓,目前岛上仍有几处清晰可辨的带有刻纹的竖石和支石墓。在殖民布列塔尼的过程中,布立吞人占领了海峡群岛。过去学者们曾经认为布立吞人将根西岛命名为萨尼亚岛(Sarnia),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这个名字有可能是萨克岛的拉丁文转音。933年,海峡群岛被当时的诺曼底公爵划为其领土,直到现在,诺曼底公爵都是根西岛和泽西岛统治者的称号,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根西岛上就被称为诺曼底公爵。中世纪期间,根西岛经常受到大陆海盗和海军的侵扰,在百年战争时,甚至被卡佩王朝吞并。1372年,由“红头发”欧文率领的阿拉贡王国雇佣兵侵略了根西岛。英国内战期间,根西岛站在了议会一边,一方面是因为岛上占统治地位的加尔文教派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查理一世拒绝解救被巴巴里海盗绑架的一些根西岛渔民。19世纪,由于海上贸易的繁盛,根西岛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其中一个名叫威廉·勒拉彻的人建立了哥斯达黎加和欧洲的咖啡贸易而在岛上成为名人。一战期间,大约3000名根西岛人加入了英国远征军参加战斗。二战期间,根西行政区全部被纳粹占领,占领前,英国政府将岛上的儿童全部撤离至本土,由亲戚或愿意接收他们的人家收养,很多儿童再也没见过自己的亲人。占领期间,岛上一些居民被送至德国南部的林德尔集中营,另有三名犹太岛民被送至奥斯威辛,并死在那里。纳粹在奥尔德尼岛上也建立了一所集中营,这是二战期间惟一在英国土地上建立的集中营。

根西行政区并不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因此也不属于欧盟,它有独立的行政、立法、司法、金融、货币体系,除了国防由联合王国负责。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泽西岛:
泽西岛(Jersey Island)是英国皇家属地,位于诺曼底海岸外22公里左右,北纬49°11′、西经2°6′,是海峡群岛里面积与人口数都最大的一座,面积118.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43米,有居民92500人(2009年)。泽西岛与周边两座无人岛——曼基耶(Minquiers)与埃克里豪斯(Ecréhous)和一些小岛礁共同组成泽西行政区(Bailiwick of Jersey),是英国的海外领地而非英国本土的一部分。首府圣赫利尔。
泽西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天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11.6 °C ,年日照时数1912小时。岛上居民除了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外,也有许多人口是以法语为母语,因此法文也是该行政区的官方语言之一。另外,泽西岛上也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属于诺曼语系,而诺曼语属于奥依语的分支,奥依语包括法语,所以泽西语从语系上说更接近法语。
泽西行政区的名义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首长则称为行政官(Bailiff),虽然国防与外交上的事务完全由英国负责,但是高度自治的泽西行政区拥有自己的税务与立法系统,有自己的众议院,甚至发行自己的泽西岛镑(其币值与英国英镑相当,并且可在英国境内使用,但不在国际货币市场通行,根西岛也有自己的货币根西岛镑)。目前根西行政区已经进行改制,将首长换成首相制(称为首席部长),泽西行政区不久也会将行政区首长的名称从首席部长改为首相。


泽西岛上的考古证据证明在铁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就有人在岛上活动的痕迹。古罗马也在岛上留下过影响,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可能是罗马神庙废墟的建筑残构。泽西岛在9世纪曾被维京人占领。有记录历史最早可以回溯到933年,海峡群岛被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William Longsword)并吞成为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当时置于布列塔尼的控制下,但实际归属于天主教鲁昂总教区。长剑威廉的后裔征服者威廉成为英格兰国王,海峡群岛也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虽然在1204年时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从英王约翰王手里收复诺曼底地区,但并没有将海峡群岛收回,自此泽西岛和根西岛一直实行内部自治。泽西岛人在16世纪末期大批前往纽芬兰岛捕鱼。后来,查尔斯二世为了感谢在流亡期间泽西岛对其款待,将北美殖民地哈得逊河和特拉华之间的土地赠与泽西岛行政官乔治·卡特莱特,也就是现在的新泽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泽西岛与根西岛曾遭德军占领过,占领期自1940年7月1日到1945年5月9日止,是二战期间唯一被德国掌控过的英国领土。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1709年的圣赫利尔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岛上的凯尔特遗迹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安圭拉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属印度洋领地:
英属印度洋领地(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是英国在印度洋中部的海外领地,也就是查戈斯群岛。包括55个岛屿和一两千个礁石,陆地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主岛迭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占了超过三分之二,达44平方公里(其中27.19平方公里陆地高于高潮线,整个环礁有174平方公里)。查戈斯群岛位于非洲和马来半岛的正中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迭戈加西亚是英美两国共用的军事基地。岛上在06年之前大约有4000人,其中约2200人是美军士兵或美国雇工,100人是英国空军士兵,还有1400名菲律宾雇工和300名毛里求斯雇工。06年8月,美英联军停止了从迭戈加西亚派出军机轰炸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动,从那以后岛上人口开始减少。


整个查戈斯群岛主要由珊瑚礁和潟湖组成,地势低平,绝大部分陆地海拔不超过两米。气候受到南赤道暖流和贸易风影响,十分湿热。下半年受赤道辐合带控制,降水偏大。整个群岛很少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过去100多年间也仅有三五次破坏力稍大的台风或风暴。而且因为身处大洋核心,东侧有中印度洋海盆和查戈斯海沟,群岛礁盘又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所以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对其影响也十分有限。
最早到达查戈斯群岛的可能是来自其北部马尔代夫群岛的渔民和商人,但他们都是因为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才登陆了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南部的民间故事中曾经提到过查戈斯群岛,将其命名为弗拉瓦伊,有人认为这源于马拉加什语。公元700年前后,南岛语系的移民曾经登陆过这里。公元900年左右,阿拉伯人到达印度西南部的拉克沙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他们也可能造访过查戈斯群岛。另外,郑和下西洋时也靠近过这里,明代海图上曾经绘制出了查戈斯群岛(但似乎没有命名)。
查戈斯群岛和迭戈加西亚岛的近代历史十分混乱,首先,是哪个欧洲探险家最先到达哪里的就是个疑问。迪奥戈·迪亚士、佩德罗·马斯克林、瓦斯科·达伽马和迭戈·加西亚都可能是第一个,其中可以确定的是达伽马是第一个将查戈斯群岛绘制在海图上的欧洲人,但时间不确定,不过早于1532年迭戈·加西亚将主岛命名为迭戈加西亚岛并绘制在海图上。最早有查戈斯群岛这个名字出现的地图是法国制图家皮埃尔·德塞利埃尔所绘地图,只是该图没有标注迭戈加西亚岛。

法国在18世纪占领毛里求斯后宣布查戈斯群岛归其所有,但拿破仑在欧洲失败后,1814年英法签订了《巴黎条约》,英国自此获得了查戈斯群岛的所有权。但自1814年到1965年,查戈斯群岛都是英属毛里求斯的一部分。19世纪80年代,迭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重要的加煤港。1965年,英国将查戈斯群岛分离出毛里求斯,随后毛里求斯宣布独立。当年11月8日,英国宣布查戈斯群岛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在这之后,英美签署协议,迭戈加西亚岛成为两国共有的军事基地。
2010年,查戈斯群岛周边545000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被英国划为海洋保护区。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岛上的军事基地分布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罗德城俯瞰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位于罗德城的立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布拉夫断崖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开曼群岛博物馆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欧文罗伯茨国际机场(Owen Roberts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标语“开曼群岛欢迎你”

福克兰群岛:
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是英国的海外领地,国内因为支持阿根廷的主权声索,所以按照阿根廷的叫法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本贴因为说的是英国的海外领土,所以文中仍然以英国的叫法为准。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西部,临近南美大陆,距离巴塔哥尼亚海岸有500公里,距离火地岛东端450公里。群岛包括两个主岛东福克兰岛(East Falkland)和西福克兰岛(West Falkland)以及周围776座小岛,东西两个主岛面积分别为6605平方公里和4532平方公里,群岛总面积12173平方公里。两个主岛上各有超过700米的山峰,东岛的阿斯伯恩山(Mount Usborne)海拔705米,西岛的亚当山(Mount Adam)海拔700米,两座山分别有西班牙语名称,阿斯伯恩山在阿根廷称作阿尔韦迪山(Cerro Alberdi),亚当山称作波弗特山(Monte Beaufort)。
2012年的人口统计显示群岛总人口是2841人,人口数在80年代英阿马岛战争之后一直在缓慢下降。首府是斯坦利港(Stanley),阿根廷称为阿根廷港(Puerto Argentino)。斯坦利港的人口占群岛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2012年的统计有2121人。另外,英国在岛上的军事基地还有629名士兵、家属和雇工,这些人没有算入人口统计中。
福克兰群岛最早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大约4亿年前从非洲大陆分离出来向西南方运动。东西两岛的岩层大部分都是古生代岩石,只有东岛的南半部拉佛尼亚半岛(Lafonia Peninsula)上的岩石多为晚中生代时期的,半岛西北部的岩石则与南非东南端东开普省的岩石类似,同属晚古生代二叠纪时期。福克兰群岛在亚极地气候和极地冻土气候的过渡带,群岛的北部气候相对温暖一些。冬季的降雪、冰雹和大风天气很常见。受到德雷克海峡复杂的低压气团的影响,群岛的气候非常多变。


在欧洲人发现福克兰群岛之前,美洲的原住民可能已经到达过这里,不过欧洲人到达这里是还是无人定居的岛群岛。1600年,荷兰探险家西巴尔德·德维尔特看到了福克兰群岛,这是最早有记载的最可信的发现。不过也有文字记载,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在1592年最早发现该岛,但没有被普遍认可。最早登陆者则为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他于1690年发现两主岛之间的海峡,并以当时英国海军司库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福克兰海峡(Falkland Sound)”,后来英国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18世纪初,若干法国航海家陆续到过这里,并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Îles Malouines),以纪念法国探险队的出发地圣马洛,该群岛后来的西班牙名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即出于此。1764年,法国航海家路易·安东尼·布干维尔海军上将率探险队在东岛登陆,建立了一个定居地,即现在的路易港(Port Louis)。1765年英国探险队登上西岛,建立了名为埃格蒙特港(Port Egmont)的定居地,并升起英国国旗,声称该岛归属英王。1766年,西班牙人宣称,按照1493年划分西葡势力范围的“教皇子午线”,这些岛屿位于西班牙的管辖范围之内,应归西班牙所有。同年10月3日,法国人以24000英镑的代价把东岛卖给了西班牙。1770年,西班牙军队以武力赶走了西岛的英国人,但是次年英、西两国达成协议,英国人回到了西岛,重新驻扎在埃格蒙特港。1774年,英国以节省军费为理由,主动撤走了西岛驻军,但未放弃该岛主权。

1806年,西班牙王国向拿破仑投降,英国乘机打击西班牙的海外势力,在阿根廷登陆并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过此时英国既未向福克兰群岛派遣驻军,也没有委任总督,该岛处于无政府状态达十多年之久。1810年阿根廷爆发起义,成立了拉普拉塔联合省临时政府,于1816年宣布独立,并声明继承西班牙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1820年11月,阿根廷人在岛上升旗并宣布行使从西班牙继承来的主权。1829年英国致函阿外交部长,声明福克兰群岛为英国领土。1833年1月2日,英舰“史诗女神”号(HMS Clio)开进东岛,于次日升起英国国旗,宣布奉命行使主权,阿根廷总督何塞·玛丽亚·皮内多中校及其50名士兵被迫撤回布宜诺斯艾利斯。1840年英国决定在福克兰群岛建立永久殖民地。
英国建立殖民地后,现在的首府斯坦利港慢慢发展起来,并称为南方航线的战略重地。1914年一战期间英德海军在群岛附近爆发海战,英国皇家海军获胜。1939年二战期间,福克兰群岛也是拉普拉塔河战役中英国皇家海军的重要后勤港。英国在福克兰群岛建立殖民地后一个多世纪,历届阿根廷政府虽未加以承认,但是也未再对该岛提出主权要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安·多明戈·庇隆将军上台,才用“民族主义”这一武器,将对经济状况不满的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宣传“收复马尔维纳斯”的问题。另外,联合国的成立也让阿根廷人觉得有了申诉的地方。但60年代英阿双方的谈判无果而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岛上居民大多倾向于继续由英国行使主权。1982年,英阿因为群岛归属问题爆发了马岛战争,阿根廷战败,英**住了对福克兰群岛的管辖权。


2010年,阿根廷政府宣布自2010年2月17日起,再次封闭福克兰群岛海域;英国仍置之不理,于2月21日起于海域内架设探钻台。为了解决福岛的主权争议,岛上居民将于2013年举行公投。
中国的地图和年鉴在1950至1960年代一直只用“福克兰”的名称,文革期间为了表示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用括号加上了“马尔维纳斯群岛”,1982年后改用后者为正式名称,将“福克兰群岛”用括号加注。但据中国的国家标准GB/T 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则为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福克兰群岛专属经济区范围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群岛最高峰阿斯伯恩山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斯坦利港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基督大教堂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俯瞰直布罗陀海峡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俯瞰直布罗陀半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在直布罗陀半岛最南端大欧罗巴角(Great European Point)外仰视巨岩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在巨岩顶峰北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黎凡特云从东边爬上巨岩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巨岩西坡的赫拉克勒斯之柱纪念碑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直布罗陀机场那条和公路交叉的奇葩跑道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半岛西岸港湾中的英国皇家海军基地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摩尔什城堡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直布罗陀议会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海岸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苏弗里耶尔火山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1995年的喷发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喷发后的普利茅斯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喷发后的布兰博机场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97年-98年的岩浆流覆盖区域

2010年2月一次喷发前后的假色卫星图,红色表示植被覆盖范围,增加了的灰色部分都是岩浆喷出后的波及范围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2011年1月的一次喷发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岩浆流过后的景象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位于临时首都布拉兹的文化中心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皮特凯恩群岛专属经济区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皮特凯恩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亨德森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迪西环礁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奥埃诺环礁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远眺皮特凯恩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皮特凯恩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首府亚当斯敦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亨德森岛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迪西环礁


英国的海外领地(上)

奥埃诺环礁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