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前 言

书法创作的别样风景

易斋

考察当代书法发展,苏州应该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点。历史的积淀自不必赘述,放眼改革开放40年,苏州率先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授牌为“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书法人自加压力,奋发图强,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苏州之路”。诸如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得意之作——全国书法(篆刻)名家苏州邀请展、翰墨薪传——苏州书法教育“千百工程”、苏州“牵手西部”书法人才研修班(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吴门书道海内外巡展等系列品牌,无不彰显出当代苏州书法活动的开放性、高端性、学术性。

在吴门这片沃土中孕育而生的“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同样展露出独特的风采。这是一个由数位志趣相投的从事书法评论和学术研究的中青年自发组织的民间学术团体。"莫邪"诸子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书法,尊重艺术的独创性和学术的独立性。在书法展厅时代,吴门书道坚守经典传统、坚守一流品格、坚持学术引领、坚持个性发展的特质在“莫邪”同仁身上依然熠熠生辉。人们注意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沧浪书社、"江南风"、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这些接二连三的民间学术团体的崛起汇聚成一道亮丽而独特的吴门书道风景线。

“莫邪”诸子大多偏重理论研究,但对书法创作同样倾力倾情。不仅如此,他们还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对书法创作本体及当代书法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近年来围绕“兰亭奖”及展厅文化撰写的系列评论文章即显示出这一团体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立的价值取向。至于他们参与由陈振濂教授领衔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探幽发微,激浊扬清,受到同行的称道。

今夏,“莫邪”同盟推出名为“向度”的学术展览,并鲜明亮剑:“拒绝跟风,直指内心”,气魄非凡。在我看来,这既是他们自身创作审美的一次集中亮相,同时也是作为学人给书坛提供了一份独特的样本——原来创作可以是这样的!这种独特性至少指向以下三个方面:

风景一:叛逆者

在高度发达的当代书法展厅文化背景下,太多的书法家及爱好者为追求展厅效应而信奉“形式至上”的法则,以至过度拼贴、做旧、用色、用印等现象泛滥。反观“莫邪”诸子作品及手记、展览宣言及综述,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当代评审机制下展厅文化的抗争与反叛的意识令人感佩。

风景二:批评者

“莫邪”诸子重学术、重反思的独特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当下书法生态的“发声”,更体现在对历史上经典作品的若即若离,无论是碑学还是帖学,均能冷静面对,摈弃迷信,体现了作为批评者的胆识与担当。

风景三:探索者

无论是对传统经典的解构还是富有现代意味的创新,“莫邪”诸子始终秉持探索的激情,这种探索直抵心灵深处,张扬艺术个性,从而让人们欣赏到“莫邪”书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景象。

二○一九年五月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王渊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评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时期第一代书法批评家”(陈振濂评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书法研究》、《中国书法》、《江苏画刊》、《朵云》、《美术史论》、香港《书谱》等海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100多万字。96年出版个人艺术论文集《生命的祭祀》(28万字,王元化题词),06年出版《二十世纪优秀艺术家﹡王渊清卷》(凤凰出版集团),14 年出版《观花问道——一个笔墨本体论者的创作文本》(西泠印社出版社)论文曾入选第三届、第六届、第九届全国书学研讨会等二十多次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学术研讨会。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第二届书法艺术节,并获优秀奖;论文入选2006兰亭论坛,并获 一等奖,论文被编入《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中国书协主编)担任《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编制撰稿(中国评协主办) 近年来致力于水墨画本体研究和创作;同时探寻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逃离经典

——向度书法学术展创作随感

* 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层层堆积的历史,书法界是最推崇经典的。几乎每一位学书人都是从临摹经典入手的,许多卓有成就的书家一辈子都对经典怀着顶礼膜拜的虔诚之心。

*所谓经典是那些具有超强创造力的精英打破固有艺术程式而创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并改变后世艺术观念的鸿篇巨制(非指尺寸大小),其影响力具有开创性和不可取代性。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典固化为世人的创作楷模,并神化为世人的精神偶像,从而成为艺术界的普遍信仰。此时经典反过来又成为遏制后人创造力的帮凶。

至此,人们又呼唤新的精英出现,以挣脱前人的羁绊(大多来自传统经典),创作新的经典。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当我们把眼光转向那些被人们忽视的非经典时,从中不难发现非经典同样具有诱人的魅力,而且许多非经典的艺术性不亚于甚至远远超越经典。当景仰她的人多了,非经典也就成了新的经典。

*我的书法之路自然也是从临习经典开始的。所临碑帖近百种,少者临习三、五遍,多者过百通。人磨墨,墨磨人。磨着,磨着,不知老之将至。终于幡然醒悟:学习经典只是为了体现经典突破陈规的创造精神,而非复制经典。

*有人认为艺术的敌人是科学。其实不然,艺术的敌人恰恰来自于自己的阵营,即那些企图将经典阐释成“艺术的规律”的“艺术理论”,这些“艺术的规律” 成为人们艺术创作的金科玉律,并按图索骥去创作所谓的艺术品。此时,艺术离死亡只一步之遥。因为艺术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作为理论工作者,本想写一篇长篇大论。但我总觉得创作不应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可先生孩子再取名。但当孩子生下后,我又觉得取名阿猫阿狗都无所谓了。关键看观众是如何评头论足的。

甲骨出土双甲子纪辰

记于太湖渔洋山麓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1. 章草 水能竹解对联 25×180cm×2

人们已习惯于认为章草的经典形象就是皇象《急就章》。但大量的考古证明,早在战国晚期,章草的雏形就已出现。“章草是隶书的草体”的结论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经考证,笔者以为不仅皇象《急就章》的各种版本(无论是松江体,还是其他版本)皆出于唐宋书家之手,就连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急就章》的风格也是经过唐宋书家整形后的面目。他的本来面目应当与《平复帖》、《济白帖》相去不远。

可见,有时我们心中的经典可能不是真实的原身,而是替身。就如万人景仰的《兰亭序》一样。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2. 章草 林晚园春对联 33×180cm×2

既然章草的“燕尾”可去可留,那创作时就没有那么多的禁忌。钟鼎文、魏碑等笔意皆可融入其中。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3. 章草 风来春入对联 24×150cm×2

如果没人认可这是一件章草作品,我也没意见。因为将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只是为了研究者的方便。创作者根本不必受制于它。国展单项展分为篆、隶、正、草展不仅滑稽可笑,而且令投稿者无所适从。

以上三件草书作品是分别从二、三十件同类作品中挑选出的。在创作之前我并未预设每件作品的风格以及他们各自所需承担的角色。只是作品集在排版时,他们才被排在一起,此时我才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大概这就是先生孩子再取名吧!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4. 甲骨文 智者东唯对联 26×236cm×2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日本友人赠予我一本二玄社出版的甲骨文放大本字帖。其字经放大至八到十余厘米,我顿时被那莫可名状的美惊呆了!她那阳刚的线条和奇谲的结字、神秘的布白既不同于范铸的钟鼎文、也不同于凿刻的碑版文、又不同于镌刻的印章文、更不同于笔书的简牍文。她的美是独特的,难以言表的,不可替代的。

然而今人学习甲骨文,有一个转换难题,即需将硬质青铜刀在硬质甲骨上锲刻的刀意刻痕转换成软质毛笔濡墨在柔性宣纸上书写的笔意墨韵,同时又不失甲骨文所固有的阳刚之美。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5. 临摹北碑 26×38cm×6(尺寸不一)

金口坝,不知名,更上不了经典榜。

直至1993年鲁南大旱,泗河干涸,这些金口坝基石上的刻石才显露真身。

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临摹了一大堆,挑选数页,装帧一览。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6. 正书 《陋室铭》 24×76cm

我极少参加商业性笔会,订单也偶有一二。

平日里不用应酬命题之作。内容、书体、尺幅、风格都一任即兴。展前临看稿时,随手抽取了几张,大家认为这幅还不差。我说是否尺幅太小,影响展览效果,大家说:不妨。于是就用了。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7. 正书 酒醒雨过对联 26×236cm×2

观王遽常奋书其夫人拖纸之照,像中见王老作书之奋力之状;吾师祝嘉有“全身力到”之论;尝见赵冷月《奋我老腕》一作。确实,碑写多了,老臂酸麻。有时就想写得轻松一些。

此作便是我的轻松之作。多用心、少用力。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8. 正书 禅宗语录选钞 23×41cm×12

我常读一些禅宗书籍,读书之余,抄录一些禅宗语录。于是总有人问我:你信佛吗?每当此时,我就想起一幕场景:央视记者拿着话筒问民工:你幸福吗?民工兄弟总是笑着对准镜头说:我幸福!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向度——莫邪书法评论工作室学术展(王渊清)

9. 正书 历代诗话选钞 22×41cm×24(尺寸不一)

我不会做诗,但喜欢读各家诗话。读诗话也不是为了作诗,只是把诗话当作文艺理论读,有助于我的书画创作。钱钟书将他的诗话取名《谈艺录》,正合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