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晁错,以往我们都多少听说过。

晁错不但死的很冤,也死得很惨,更是死的荒诞很窝囊。

在现在河南许昌烈士陵园西北角,由水泥与鹅卵石覆盖的圆形墓冢,就是流传的晁错墓。

在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影视剧中晁错与父亲

这一天,也是晁错的父亲劝阻其停止进言削藩无果之后服毒自杀后才十多天。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专门从老家赶来劝解无效,就服毒自尽了。

估计晁错还未从至亲离世悲痛中走出来。

汉景帝派京师中尉陈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兼公安部长,负责当时长安的京师治安警卫)去其家里接晁错,晁错以为是叫他去开会,兴冲冲穿上了朝服(官服)就上车,结果啥也不知道,稀里糊涂被拉到东市直接给腰斩了,连遗嘱都没来得及留,也没有任何给自己的辩解机会。

咔嚓,直接被腰斩了。

任何人看到这都得心惊一下,古时候皇权慑下人的生命有多脆弱。何况晁错当时可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御史大夫。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场人祸是如何发展成历史之错

(本文篇幅较长,建议各位粉丝读者收藏后阅读)

晁错成长之路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晁错出生于颍川(也就是现在河南禹州),晁错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老师在历史上不出名,没啥故事)

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就是文章写的好。汉朝太常属太尉部,主要负责掌管礼仪祭祀,晁错就成了太常寺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俗称小吏。

牛人向来运气都特别好,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当时导致其他几家的学说几乎失传,以至于当时几乎很难找到精通尚书的人才。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晁错正好文章写得好,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受儒家思想。当时这个“济南伏生”已经90多岁了,所以就让晁错去了。

这一下,晁错的学问大有长进,名声大振,出口成章。汉文帝发现是个人才,学成归来后,就任命做太子府的官员,先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晁错任博士时,向汉文帝写了一篇上《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文章说太子应通晓治国的方法,得到文帝赞赏,拜为太子家令。

景帝当时还是太子,晁错因为学问好,经常与太子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晁错的才华深得太子的认可,也被誉为太子家的“智囊”

晁错任太子家令不久,因匈奴屡侵边境,文帝发兵打算征讨,于是他及时上《言兵事疏》。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西汉时期与匈奴分布图

先是肯定汉文帝一反汉兴以来畏惧匈奴而明诏抗御,继而纵论用兵之道、临战之术,具体剖析 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 ,指出: 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确实言之凿凿,非一般纸上谈兵者所能比,受到文帝高度赞扬和重视。

这篇文章首先回顾了汉兴以来与匈奴作战胜败得失的情况,援引古代兵法 “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的说法,突出良将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总结出“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的经验教训。

为了说明将帅在守边备塞、训练士卒、鼓舞士气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他采用对比的手法论述了吕后时“民气破伤,无有胜意”,到文帝时“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大有利”的形势转变,以叙述为议论,论证十分有力。

文章用大量的笔墨,采取比较论证的方法,从战争的地理条件、武器装备及士卒训练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论述,阐明了将帅在战争中争取胜利的三个重要条件: “得地形”、“卒服习”、“器用利”。

由此得出结论,也就是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这四个方面的论证,也是采取正反两面论证的方法。

另外根据“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敌我的优劣条件,提出对匈奴作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如“以蛮夷攻蛮夷”,“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众攻寡”等,不但见解精到,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草原

这一篇兵法力作,直接将古代兵法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峰巅。

当然,文帝表扬之后并没有采纳这建议。晁错随后又提出新的建议。写了一篇《论守边疏》:

文章指出,匈奴人劫掠成性,和他们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关。他们终年东飘西荡,居无定所,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放牧。而他们正好有多处的放牧地和汉朝的边地相邻,这样他们就有机会窥探那里的虚实,一旦有机可乘,就犯边扰民。

所以对此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不可重蹈秦朝以民戍边的覆辙。匈奴兵马来去不定,长期驻兵守御,势必消耗国力。

因此晁错提出迁徙内地人民充实边疆、屯垦防御的建议,让他们平日发展生产,战时相互救助,共同御敌。

为了鼓励人民迁居边地,晁错建议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比如赏赐迁居者爵位和田宅,和免除其赋税和劳役。

好处是不但可以加强边疆的守备力量,使边境免于匈奴的骚扰,而且耕作的所得也可以自给自足,减少军费开支。

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移民屯垦。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汉景帝刘启画像

它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或者一战的攻守之议,而是从战争的总体性质出发,深入地剖析了敌我双方形势、力量消长之后的对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文章先从秦朝对待匈奴侵袭的对策失误说起,借以提醒文帝吸取秦朝的教训,自然地转入下文对于匈奴特殊习性的描述,引出迁徙内地居民到边地屯田的主张,前呼后应,有水到渠成之妙,行文是很有技巧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论及面对匈奴侵边扰民汉廷进退两难的处境时的一段议论尤其精彩:“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议论风发,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文章分析形势深切详明,提出措施具体可行,善于以叙为议,夹叙夹议,而且议论富于形象性,都表现出晁错文章的特色。

简单理解,实际上就是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患,这一下把文帝的困惑就说通了之后就被文帝所采纳。

于是趁热打铁。晁错又向文帝写了一篇《募民实塞疏》,对如何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人才就是这样成长的。把领导也就是文帝的忧虑想到,不仅分析透彻,提出解决办法和解决具体措施等一揽子解决计划直接提供给文帝。多好的人才啊

调任中枢

随后在汉文帝前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65年),此时晁错还在太子家任太子家令,文帝让大臣们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推举为贤良。

于是由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就是皇帝出题,考生现场面试答题

当时贾谊已死,贾谊和晁错都是出生于公元前200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我们高中时代学过的《过秦论》就是贾谊写的。

在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面试回答的最好,深得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西汉官制金字塔结构图

中大夫这个官职是郎中令的属官,郎中令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的官,实际权力较大。也就是文帝的侍从,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汉将军李广曾任郎中令,并在公元前121年,以郎中令的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击匈奴。

中大夫跟晁错之前太子家令级别上还是同一级别。但是有了实际权力,可以参与朝政了。

“人祸”酿成“历史之错”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晁错的政治主张,但还是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晁错,作为汉初一个有大学问,有才华,有思想,有政治抱负,不甘寂寞的人。

但是树大招风,身为新人上位,急于施展抱。在朝廷上,不停进言改革法令,弄的是上下不得安宁。

因此,晁错与其他朝廷大臣的人际关系就激化了。很多人对这个靠着能言善辩,一路青云直上的新人产生十分不满。

晁错有个缺点,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最为致命最终导致杀身之祸的原因之一。

晁错还在太子府的时候就一直跟朝廷大臣的关系不好,当朝文帝还健在,晁错不过还是一个太子家令,这么跳,年轻人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也不懂得搞好人际关系。

当朝的老臣们肯定是看不惯的,首先袁盎等大臣就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可见晁错调任中大夫进入朝廷中枢后与其他大臣关系好坏可想而知。老臣看这个新人心理多少都是二货,十分不满意的。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袁盎画像像取自清代修《安徽潜县袁氏宗谱》

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当时的太子即位,成为了汉景帝。深得景帝的宠信,直接提拔晁错为“内史”,这个职位就是全权负责掌管京师,相当于首都市长。

之前还是郎中令属下的中大夫,这一下就跟之前的老臣们平起平坐。

有时候上位太快,容易飘,晁错自然春风得意,更加锋芒毕露,他也坚信自己必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于是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景帝,议论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结果对晁错的宠信程度超过了九卿,许多法令是经他的手修改订立的。

成为景帝刚即为时期当红人物。

因为人际关系,第一个想杀晁错的是当时丞相申屠嘉,但是晁错如日中天,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因此忌恨晁错。

晁错内史府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使晁错进出有许多不便,这样,晁错就自作主张该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

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杀掉他。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晁错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围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有什么罪过。

退朝之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非常后悔没有先杀了晁错,却先报告皇帝,结果反被晁错给欺骗了。”回到相府之后,因气愤吐血而死,谥号为节侯。

可见这肚量真不大。

第二个就是袁盎。袁盎和晁错素来不和,一方在,另一方就离去,俗称有你没他,这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说过话。

汉景帝即位后,晁错任御史大夫,就派人查袁盎任吴相时所受吴王刘濞的财物,要论罪处罚,景帝诏令赦免袁盎为平民。可见晁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影视剧中汉景帝刘启

公元前155年也就是景帝即位第二年,晁错再次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就是,现在削藩也反,不削也反,现在削藩,肯定反但是危害小,现在不削藩,以后还是要反,但是危害更大。

奏章送上去,汉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也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更改了法令三十条。诸侯意见很大,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全国上下就你晁错一人高调喊着削藩,想不恨都难。

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

这一年,正好当时楚王,来朝汇报工作,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楚王。但汉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

还有两年前赵王刘遂因为有罪,被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同时,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就亲自前往胶西,也就是现在山东高密一带,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

胶西王刘昂同意谋反,并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

吴王刘濞同时还派人前往楚、赵、淮南诸国,通谋相约起兵造反。

这个吴王为什么挑头呢,因为跟景帝是有仇恨的。

因为在汉文帝时,吴王太子刘贤入朝,于是得以陪伴皇太子刘启(即汉景帝)饮酒玩乐。吴太子在和皇太子玩博戏的时候,吴太子在棋桌上争胜,态度不恭,太子刘启愤而拿起棋盘重砸吴太子头颅,当场把吴王的太子刘贤给砸死。

儿子被太子刘启误杀后,吴王之后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朝廷以为他是因为失去儿子的缘故,但经过查实,确证吴王并没有什么病,就拘押了吴国使者。吴王惶恐不安,这时候心理开始起了反叛之心。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七国之乱形式图

所以不久后,汉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终于坐不住了。

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公开反叛。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同时吴王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当时藩王的实力也就吴楚两地实力强大,也以此二位藩王挑头造反,所以历史称之为吴楚七国之乱。

昏招尽出,一错再错


七国反汉后,朝野上下震动,汉景帝方寸大乱,而晁错却一错再错。

尽出昏招。叛乱分子都打到家门口了,皇帝惊恐,晁错却没有切实可行的御敌之策。

使出昏招,为什么说昏招呢?晁错出主意就是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好家伙,典型的让皇帝冲锋在前,自己留守后方,把危险留给汉景帝,安全留给自己。正常的臣民都是冲锋在危险最前面,安全留给皇上。

这昏招多少都有点让汉景帝恼火。

第二个昏招,想杀袁盎,袁盎是在吴国做过丞相的,一直在朝廷也为吴王说过好话,说吴王不会反。晁错想拉出来个背锅的倒是没错,但是又犹豫不决,狠不下心。

没想到袁盎此时得到了晁错要杀他的消息。就跟窦婴合计合计,窦婴就去求见皇上,对景帝说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吴国造反这事说不定袁盎有好的解决办法,求皇上接见一下袁盎。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窦太后是汉景帝的母后

袁盎对景帝说,当今吴楚七国造反不足为患,还让景帝屏退旁人,献策讲悄悄话:“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

汉景帝思考了半天,七国这次造反打的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于是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让袁盎能把造反说和不,毕竟都是刘家人。

而此时的晁错对此毫不知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颗弃子。

在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接替申屠嘉)、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汉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

西汉政治家晁错稀里糊涂被腰斩,究竟是历史之错,还是“人祸”?

影视剧中诛晁错

此时唯一的当事人却毫不知情,才有了开头所讲的: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稀里糊涂的就被腰斩于东市。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这句话是出自于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晁错论》,简单来讲,意思就是天底下的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但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

晁错很显然是一个有才华有政治抱负的人,但他在削藩之事急功近利,专政擅权,太过于春风得意,不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导致自己在朝廷中树敌过多,最终由“人祸”酿成了这场历史之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