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在複雜的社會活動中(比如戰爭)能讓一個人快速成長起來。在具體的事情上磨鍊,外在的困難(如對先進思想和舊文化的衝突),會激發人對矛盾本源的探索慾望。外在的生死挑戰會進一步質問自我——內心何定?何苦如此?

這個問心的過程是從內而外的磨鍊,能直指心體光明或者其反面。

一個人的經歷可能是千變萬化的,內在有一以貫之的本源驅動嗎?


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立志這種事是個人選擇的,還是有預定的腳本?立志是張口講出來時被建立的麼?就像有些看不到的事物在沒有人定義之前,似乎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沒有人把他寫到文字上,他潛伏在內心來指引行動的隱秘過程是怎樣的呢?

或者說,人的私慾只是他執行預定腳本的絆腳石?

倘若人的內心是有一個本源的動力,他一開始就被預設好了前進的方向。像藝術家生來就對藝術本身有強烈的痴迷,兜兜轉轉總要走到原路上?

可實際上,迷迷糊糊過一輩子的人還是多數的,誰要做偉人、聖人、人上人,誰才需要多考慮多費心!


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另一種情況是,一個人在外在環境中不斷受到挫折和打擊,最後連簡單的做普通人的願望都要被剝奪時,人不得不思考生死的本源,存在的意義,痛苦的價值。這時候人將自己的眼睛閉上,往心去看,那裡可能有一些了不得的東西,會看到什麼呢?

真理,虛無,良知,有形亦或是無形。

坐井觀天,精神家園。

我好比就是一隻蛙,看到的東西就是井口想讓我看到的那一部分,看不到的有多少?美不美?我其實很好奇。


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良知是無善無惡的絕對本體,可以審查自己的很多欲望、想法是不是符合公義、天道,儘管我不知道是麼是天道,也不知道良知長什麼樣子,可我特別好奇無善無惡的狀態是怎樣的體驗?

精神家園應該是個無善無惡的好地方,也許是和天堂一樣的去處。最近每次有真切的感情時,總下意識的會感慨。可讀到——我心體光明,他是那麼的浩瀚!——可能王陽明看到了,可對於我來說,‘浩瀚廣大’這個詞和我太有距離。

浩大,是如何的浩大?光明,又是何種的光明?萬物存乎一心,別說萬物,我一百種動植物的名字可能都叫不出來,這樣的詞,只會讓我迷惑。

難不成美麗的感受,一旦用言語描述,就失去了真相?

  • 無限的心放到無限的事業中去,心就容易純粹。
  • 對現實慾望疏離的人,更容易進入新的境界。
  • 忙碌半輩子,求到最後不過是圖個內心平靜。

這三句話是三個不同的人在不同年齡段做出的論斷,我讀了幾遍覺得很有意思。開頭這句,是個數學系的娃兒感慨,做學問的時候只怕自己的慾望不夠多,一心只想把無邊無際的知識世界多探索一部分,總感覺自己幹得不夠多。單純的求知心在無窮的求索中更容易得到充分的滿足。

難道就是因為人心的無限性在真理的無限性中受到了挑戰?是拿吃喝玩樂等物質享受都難以填滿的、千變萬化的內心欲求遇到真正的對手了嗎?


讀書時問題幾何·雜感


第二句是老生常談了,寡淡的物質慾望讓人把一眼就能看到的東西先放到一邊,有更多可以放新東西的空間。世界當然有物質享受,而且不單單有這些。可是還有其他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每個人坐井觀天的井口不一樣,只是很難看到別人井口的風景。

倘若每個人井口都是吃吃喝喝、娛樂放鬆的圖景,那沒什麼好追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有個人說自己看到了星星,似乎這故事就不那麼平淡,精神世界這東西,一旦被點明,也是個稀罕物事。

無論是真有精神花園、還是充當門面,至少人會知道懷疑某些時候能感受到,但不容易描述的不知名的平和狀態。

只是這平和的狀態,要追求起來也是件困難的事,要不李小龍也不會有第三句的感慨了。

#心晴計劃##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