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沙城

童年的沙城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一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

——張嘉佳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對於我們這一代農村走出來的人,童年彷彿存在於另一個時空。

往事倒映水中。有風吹過,心裡總會泛起漣漪。


總是想伸出手,再觸摸一下兒時的美好。

碰到水面時,原本清晰的記憶總又變得模糊。

於是,用伸出去的手理理未亂的頭髮,或許就是對童年的致敬。


我出生那年,全村人都特別高興。不是因為我,而是“聯產承包”落實到了山裡。

直到現在,有人問起我的出生時間,父母都還會說是“分單幹”那年。


與現在相比,我的童年最大的不同或許是自由。

那時,幾乎每家的孩子都是放養的。

上學前,沒有幼兒園,滿村亂跑;上學後,沒有那麼多作業,下課後書包一扔就跑。

成群結隊的彈玻璃球,打“噼啊嘰”(pia ji),總能玩得忘了吃飯。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樂趣不少。

總覺得女孩兒的“嘎啦哈”和男孩兒的“噼啊嘰”比如今的電子產品更加“綠色健康”。


童年的沙城

嘎啦哈

嘎啦哈


童年的沙城

打pia ji

打pia ji


村子裡通電比較晚,煤油燈是記憶裡童年最初的色彩。

記憶中的“圍燈”,如今早已進了博物館。


童年的沙城

圍燈

圍燈


上小學前,電燈點亮了偏遠的山村,也點燃了我的好奇。

我站在炕沿上,踮著腳尖,用拇指和食指按著插頭的金屬片,插進了燈頭上的插座。

幸運的是,我只是從炕上摔到了地下。

這是我能記得的關於童年最早的細節。


如今想想,最難忘的除了玩耍的樂趣就是很多的“初體驗”。

第一次坐馬車跨省進城的長途顛簸,

第一次被外公“騙”喝啤酒後流下的眼淚,

第一次被老師“體罰”後,回家還得再捱打……


一轉眼,當年玩泥巴的我們都已成年。

成年後,陪著孩子經歷著完全不同的童年。

總是想告訴孩子,我小時候的樣子。

看著她一臉的困惑,我明白了。那終究是屬於我們的時代。

我們可以回頭,但必須向前走。

否則就會被時光沙化的城掩埋。


我不確定,今天的自己是不是童年時父母想要我成為的樣子。

我不知道,當年的小夥伴兒們都有沒有活成大人想要的樣子。

我甚至記不清,今天的自己是不是童年時自己想象的樣子。


當成年的我們再一次面對童年。

牽著孩子,走在“六一”兒童節的街頭。

我們是否真的確定,這是孩子的童年。

有多少人是陪著孩子經歷這一切,又有多少人是在重建那已沙化的城。


我們的童年,是無法複製的時代。

塵封吧,童年的沙城!

讓它始終是記憶裡的模樣。

隔著時空,品味歲月的醪香。


孩子的童年,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放飛吧,給孩子自由。

那才是童年該有的樣子。

孩子,不是父母童年的影子。

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她,而不是父母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