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教师教学,不应该存在功利心,教育本就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业。如果教师们为了自己的职称,拼命地抓学生的成绩。急功近利,作业铺天盖地。这是十分不科学的,也是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长期事业,短时间根本就看不到结果。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记得我们小时候学过魏巍的《我的老师》,对课文之中的蔡芸芝老师记忆深刻。那是一个性情温和,关心爱护学生,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的好老师。只可惜,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之下,在排名次评职称的压力之下,没有一个老师敢于让学生任性。你的温和与善良,学生是不会重视你的作业的,那么其他老师就会远远地超过你的考试成绩。你就得不到荣誉,也得不到职称,甚至难以生存。关键是,社会不会认可你,你将会人生失败。

学校不是工厂,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工人的工作,是不能够计件量化的。年年按照学生成绩给教师排名次,然后成为教师工作业绩,成为荣誉和职称的依据。最终历史会证明这是失败的方法。其实,这也是地方政府及教育官员们急功近利的表现。不愿意高投入,却愿意要高质量的教育结果,想方设法给教师加压,排名次评职称都是这个思路。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是这样做的。

要相信科学。公检法排名次闹出许多冤假错案。教育排名次也有许多离谱的事情,只是没有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人暴露,没有人追究。有的老师留作业一大堆,连续几年好成绩,评上高级职称后便退到学校后勤,拿着高工资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而那些老老实实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就像蔡芸芝老师一样的人,却没有显示出来,被埋没了。

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育是一个良心活儿,是需要高投入的。教师需要在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之中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名师都在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的工资高,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从教。原来的农村民办教师,每个月几十块生活补助,一边教学一边种地,累得焦头烂额,是很难成为名师的。民办教师群体庞大,里面有众多人才,却很少成功的。人才都被埋没了。

又到一年评职称季节,心里有许许多多话想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