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孩子管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而不是外公、舅舅?

文/春竹妈妈

前几天我姐姐的婆婆过六十岁生日,我们一家也过去吃饭了。当时姐姐家有很多她婆婆那边的亲戚,我们也分不清具体谁是谁,更扯不清其中的亲属关系,只好让女儿管那些长辈们一律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回家的路上,老公突然跟我说:“咱们中国人的称呼挺有意思的,你看,碰到长辈,孩子们都是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为什么不叫外公外婆,姥姥姥爷,舅舅姑姑什么的呢?”

为什么让孩子管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而不是外公、舅舅?

听到老公的这个疑问,我一想,现实生活中还真是这么回事,从来只听到孩子们叫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可从没听过孩子叫外公、舅舅的。在我们这儿,如今有些人家甚至连舅舅、姨父、姑父都叫得少了,像表舅(妈妈的表兄弟)、姨父、姑父之类的亲属,也一律叫叔叔,颇有点外国的“uncle”之意了。

1.这种称呼习惯与传统思想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女间的地位始终是男尊女卑的。因此,父亲这边的亲戚是要比母亲那边的亲戚更亲近的,比如说爷爷要比外公近,堂兄弟要比表兄弟近。

为什么让孩子管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而不是外公、舅舅?

因此,为了表示与对方的亲近,一般家长带孩子在外面遇到非亲属关系的熟人,为了表示彼此关系的亲近,会让孩子称呼对方为爷爷奶奶。

除了男尊女卑之外,中国人始终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而“舅舅”是母亲的兄弟,“姑姑”是父亲的姐妹,所以面对与父母性别相异的长辈,一般为了“划清界限”,避免让人误会父母和对方的关系过于亲近,不会让孩子称呼对方“舅舅”和“姑姑”,而是称呼“叔叔”和“阿姨”。

为什么让孩子管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而不是外公、舅舅?

2.风俗各地不同,别让孩子“喊错了人”

咱们国家国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习俗也有很大的不同,关于称呼同样如此。因此,在教孩子称呼长辈时,最好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比如说有的地方,孩子如果回爷爷奶奶家,那么爷爷奶奶家那边的邻居熟人,孩子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如果孩子回外公外婆家,那么相应的,哪怕与对方没有血缘关系,也会称呼为外公外婆,舅舅阿姨。

有的地方呢,则在称呼上区分得不那么仔细,不分是哪边的亲戚熟人,一律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为什么让孩子管非亲属长辈为爷爷、叔叔,而不是外公、舅舅?

在以前,中国人的亲戚是非常多的,每一辈人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所以孩子对长辈们的称呼也是非常多的。除了平时最为熟悉的爷爷奶奶,舅舅姑姑之类的亲戚,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兄弟姐妹等等一大堆难以理清关系的称呼。

不过,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如今大家的亲戚也越来越少了,比如双独夫妻的孩子,就没有叔叔姑姑、阿姨舅舅以及堂表兄弟等亲戚了,在称呼这一块,也就省心多了。

今日话题:对于爷爷的兄弟的妻子,奶奶的姐妹的丈夫,外公的姐妹的丈夫,外婆兄弟的妻子,你们那边是如何称呼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