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湯池王孝忠:學會榨油後,甩掉貧困帽!

2018年六月如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豐收季。最近一段時間以來,

在舒城縣湯池鎮油坊村的榨油坊裡擠滿了前來加工菜籽油的農戶,榨油機吞進一粒粒黑漆漆的菜籽,經過壓榨,吐出了亮晶晶的食用油。那香味兒瀰漫在整個油坊村,深深吸上一口,千米之外就能讓人陶醉,這可忙壞了負責加工的工人王孝忠。

舒城湯池王孝忠:學會榨油後,甩掉貧困帽!

40多歲的王孝忠是湯池鎮油坊村張河村民組村民,家中共有4口人,年邁多病的父母和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孩子,由於家境貧困,王孝忠被列為該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使其有穩定的收入,幫助他早日脫貧,在2016年3月,村兩委和扶貧工作隊便將他介紹到油坊上班,除了中午包吃外,每個月還能領3500元的工資。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來這裡上班,基本上是4、5、6三個月,其他的時間在外面打工,每天早上8點左右到,下午4點左右下班。主要是離家近,能照顧父母和孩子。”王孝忠樂呵呵地說,學會榨油技術後,順利的甩掉了貧困帽。

舒城湯池王孝忠:學會榨油後,甩掉貧困帽!

油坊村位於湯池鎮南部,山場面積約5400畝,主產油茶、板栗、茶葉等;耕地面積898畝,其中水田784畝,旱地114畝,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玉米等。全村共有12個村民組,總人口1687人,其中貧困戶127戶300人。由於油坊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當地村民種植油菜和油茶的歷史比較悠久。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油坊村外,周邊的城衝村、譚嶺村、沙埂村、劉河村等共計6000多村民,村民們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會種植一些油菜和油茶,多的幾十畝,少的一兩畝。收穫後,都將油菜籽和油茶籽送到油坊進行加工,除自留一些用於滿足自家一年的日常用油外,其他的都用於出售,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

舒城湯池王孝忠:學會榨油後,甩掉貧困帽!

潘孔滿是一名單身漢,由於缺少技術,家庭條件差,被列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潘孔滿除了打零工外,靠種田為生,家裡種了5畝油菜,7畝多油茶。“油菜每年大概畝產1000斤左右,每年這個時候都送到油坊加工,都是熟人,我比較信任他。”潘孔滿這樣說道。

潘孔滿所說的油坊現佔地面積在500平方米,位於湯池鎮沙埂街道,油坊前身是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存在的傳統老油坊,當時是集體合作社模式,隨後,幾經傳承,經營模式進行調整,變為私有化合作社,線上和線下銷售,主要經營的產品有: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桐油、山茶油、葵花籽油等,年加工量達150噸以上。

舒城湯池王孝忠:學會榨油後,甩掉貧困帽!

作為目前油坊的負責人,村民謝高平說,他的爺爺、父親都曾經是油坊的負責人,曾經有一段時期,油坊由另他人經營,後來經過多次轉手,又收了回來。在謝高平的悉心經營下,油坊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下一步準備成立專業合作社。

“我父親和爺爺對油坊有深厚的感情,那時候我家沒錢承包,只能轉手給其他人經營,如今到了我這一代,想繼續幹下去,把油坊做大做強,為更多的貧困戶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帶動他們一起脫貧致富。”謝高平談及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來源:六安新聞網 記者:黃雪彥 儲著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