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两汉政府多修建各类祠堂或"诏令立祠",民间亦盛行立祠之风。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与汉代的经济、政治密不可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应诉诸当时的思想文化,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首先,祠堂的兴起与人们的生死观休戚相关。

这主要体现在两本地人民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死亡的认知上。因为看中生命的价值,本地人民希望将自己的光辉成就呈现给世人,于任官之地或墓旁修建祠堂供人瞻仰祭祀,乃彰显功德的最佳形式。所以,不唯子孙或受益之人为逝者建祠以传播其嘉言懿行,祠主生前也喜"盛饰祠室",对此毫不忌讳,反视为无上荣耀。可以说,祠堂在当时人眼中,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是荣誉的代名词,更是对祠主生命价值的肯定。人死为鬼,鬼者归也。鬼观念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埋葬习俗战国时,"人们往往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来塑造鬼的世界和鬼的形象,认为鬼也有衣食住行之事,也有七情六欲"。两汉之际,该思想依旧盛行有学者据此指出:"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在汉代有了较大发展,人死为鬼及鬼能影响生人祸福的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足见在汉代人的思想中,鬼神与人事密切相连,它们既能降祸,又能赐福,要想鬼神赐福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投其所好、讨其欢心。修建祠堂"使魂灵有所依庇",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缅怀之情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蕴含着较为功利的目的,希望祠堂的主人庇佑生者。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其次,厚葬的社会风俗对祠堂的兴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既然两本地人民认为灵魂不灭,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生命形态的改变,他们就应尽一切可能给予死者最好的物质条件。在这一社会心理的牵引下,两汉盛行厚葬之风。无论是对墓地的选址、棺椁材质,还是随葬品都极为讲究。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再次,儒学的发展牵动着祠堂的命脉。

作为儒家孝文化、宗族文化乃至纲常伦理的物质载体,祠堂的兴盛直接受儒学的影响。儒家虽慎言鬼神,对于丧葬祭祀却极为推崇。总之,两汉文化整体上强调人生价值、关注死后世界、崇尚厚葬、信奉儒学等特点,影响着祠堂的发展。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从规模上看,上层人士之祠堂大多壮丽宏伟。

石祠的画像更是丰富精美,说明我国绘画艺术到了汉代已达到很高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本地人民多碑尽财力以营造祠堂。东海人为于公修整生祠,于公竟要求扩大祠堂闾门规模,"另容驷马"。顺帝时,外戚梁商"新营祠室,费工亿计"浏。有些祠堂周围还育有树木并专设守祠之人,如《李孟初神祠碑》载益州刺史李孟初卒于官后,吏民"复祠下桓宇树木"及"守祠吏民"。若祠主地位尊崇或政绩卓著,修葺者还会在祠堂旁立碑刻石以表万世,如桂阳太守许荆卒后,当地人为他"立庙树碑"画。《仓颉庙碑》亦云左冯翊吏民集资为仓颉"立祠刊石"画。祠堂元素的多样化从侧面反映出建造祠堂耗财费力,非一般家庭所能承担,所以于宗族祠堂内行祭祀之礼的习俗仅流行于上层社会和官宦家庭,"庶民百姓和低级官吏墓前的小祠堂虽名为祠堂,但起不到大型陵墓上的祠堂的作用,它们被立于墓前,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这是贫富差距在汉代丧葬礼俗方面的表现。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综论之

两汉祠堂上承春秋战国时祖先崇拜和鬼神信仰的余脉,下启后世祭祀场所和祭祀风俗的新路径,按祭祀对象来讲,大致可分为三类:宗族祠堂、神灵祠堂和显宦名哲祠堂。它们多以木结构和石结构为主,规模宏伟、建制辉煌。汉代祠堂兴起于西汉初年,武帝朝开始流行,到东汉初期达到顶峰,一直持续至汉末。祠堂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以今山东地区最为集中。两汉文化整体上强调人生价值、关注死后世界、崇尚厚葬、信奉儒学等特点,推动了祠堂的发展。在本地人民眼中,祠堂不仅是祭祀的载体,更是宗教信仰的化身,是地位身份的象征,是官意民心的表达。祠堂的作用包括祭祀祈福、纪念缅怀和昭德劝来等三个方面,它们在团结宗族、稳定人心、维护统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大肆营建祠堂糜财累民,亦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对汉代祠堂及相关问题的探析,不仅有助于发掘其历史价值,亦对全面认识两汉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祠堂文化在汉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能看到哪些有价值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