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燕谷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燕谷长桥

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琉璃河石桥(大图请横屏查看)

有种感觉,

明明是身边熟悉的人或事物,

一旦你认真的探究它时就会突然感到陌生,

这次是家乡的一座古桥,

据说它还有个名字:燕谷长桥

是“良乡(房山旧称)八景”之一。


几经修缮的石栏望柱,

百年车辙下凹凸不平的桥面,

还有清淤时挖出的多块精美的石碑,

不知道流经它的是怎样的一段岁月。


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琉璃河 宋 范成大

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


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


琉璃河石桥始建于明靖嘉十八年(1539年),南宋诗人范成大此时所过应为木桥,但从词句中可看出两岸林木茂盛,河中鸳鸯众多。


雪后过琉璃桥 宋 文天祥

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踢。

游子衣裳和铁冷,残星荒店乱鸣鸡。


此诗为南宋丞相文天祥率领宋军抵抗元军,在广东战败被俘后被押解回京路过琉璃河而作,情景固然有些凄凉,却是此处为南方各省进京要道的佐证。


琉璃桥四望 明 顿锐

晴天虹影卧平湖,倒浸蓬山贝阙图。

白浪眼穷风浩渺,彩云空阔气虚无。

三江近海思归范,万柳萦堤不姓苏。

早晚月华波上动,恍然龙女弄明珠。


到明代从顿锐这首诗中可看出,当时河水波澜壮阔宛如湖面一望无垠,这也正是水势太大木桥屡遭冲毁而建石桥的原因吧。

注:贝阙(bèi què)指龙宫水府


琉璃河桥上春望 吕蕴华 长桥建筑胜芦沟,一样前朝旧迹留。 官柳两行随路植,清溪三面抱村流。 轮蹄络绎称名镇,商贾冲繁集上游。 最是沿河春景好,帆飞蓬转满汀洲。


这首诗则可看出后世这里满是繁华的景象,据说到了民国期间,琉璃河镇税几乎为良乡城与窦店镇两地总和。

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我的少年是在琉璃河度过的,家居住在大桥附近,当时觉得琉璃河镇很大,时常骄傲对人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

大石桥给我留下了很多童年记忆。据老人讲大石桥有四百多年历史,与卢沟桥一样有名气。桥的东南角和西北角有两座石碑,当年还看到大人们在石碑上拓片(文革中破四旧时石碑被造反派拉倒毁坏)。东南角的石碑旁有四个直径有20Cm的小石井(大家都这么叫,深度有半米,不知是干什么用的,我猜想可能是插旗杆或柱子一类的东西)。

端午节到了,人们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当年家家户户包粽子,米是使用江米或黄黏米,馅儿是大枣或红豆馅儿,还有苇子叶。米和大枣苇子叶提前一天泡好,包好的粽子上锅烝四、五个小时。粽子的香味儿飘得很远,人们闻着香味儿,感觉太美了。现在很少有人自己包粽子了,买来的粽子大多不是用苇子叶包的,味儿不对。 说到苇子叶不由的想起大石桥北边的苇塘,在公路东侧北起刘李店,南到桥头兽医站一片苇子地,那时我大概有七、八岁吧,在苇子长高时候常到这里劈用来包粽子的苇子叶。苇塘里常见到血鳝、乌龟等等小动物。有一种鸟儿,当地人叫它“苇扎子”在苇塘里飞来飞去,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爪儿鸡-------爪儿鸡------爪儿爪儿鸡------”。闲暇时当我想起儿时的苇塘、耳边就会响起“苇扎子”的叫声。

麦收季节到了,学校也开始放假,大热的天到河中去游泳是小伙伴儿们最开心快乐的事,(当地把游泳称为洑水)因为发洪水,大石桥从南数第二个桥洞成为主航道,这里水最深,河底沙土地,是最适合游泳的地方。

每年大石桥下都会来一群渔民,听说是白洋淀大李村人,他们用车拉来渔船、鱼鹰,就住在桥东边儿一户姓贾的人家里,渔民们在船上生火做饭,当地的人觉得很新鲜,尤其是孩子们,都来围观看热闹。捕鱼前要先把鱼鹰的脖子用草绳系上,防止它把鱼吃下去。捕鱼的场面十分壮观,大桥上河两边围满了人,只见渔民们高声吆喝,脚跺船板上,发出 ‘咚咚“的声音,各个手拿竹竿不时击打水面,鱼鹰跃入水中,追逐捕鱼,遇到大鱼时,会有几只鱼鹰一起把鱼抬出水面,渔民赶紧用网抄子把鱼和鱼鹰捞上来,捕到大鱼会奖励一条小鱼,它会更卖力气。

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当年大石河里生长着各种水草(当地称为苲草),人们生活比较困难,粮食不够吃,有的人家就会把苲草和棒子面活在一起,做成贴饼子或胡饼吃。我吃过味道还不错。现在要吃它可不容易了,怎么也得算野味了。夏秋之季苲草茂盛,不知是哪里的饲养场的人就会来收割。他们车停在大石桥东边大约100米处(据听说这里以前是个码头,还有一个码头在二街的十字路口西面羊圈北)。工人们先在河两边拉起一道绳索,然后穿上高过胸部的防水皮裤,拿上大镰刀顺着河道向上游一路收割,割下的苲草会顺着河水流到绳索处拦下,工人们再把苲草捞上岸装上车运走。现在估计没这景儿了!哎!

大桥中央西侧偏北,距离桥大约4、5米处有一个铁柱子斜靠着桥,它边长大约为15公分X30公分,露出地面的高约10米,人们都称它为《镇桥梁》。侧面可以看到当年锻造时留下的一层层痕迹,由于常年风吹日晒柱子已变得黑亮黑亮的,没有一点锈蚀。听老人讲:它就是大桥的钥匙,它要是倒了,大桥就会垮塌。好像是六十年代末的秋天,来了几个人带着工具,听说是水泥厂回收队的,他们顺着铁柱子向下挖,因挖出水来了也没挖到根部,就从露出的部分锯断了,就这样《镇桥梁》当废铁回收了。

《镇桥梁》就这样没了,它与桥头的石碑,一孔桥的《四大名山》一样只能存在人们的回忆之中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很狂热,更不会想到它的价值,一回想起来,真是觉得太可惜了!


古镇长桥——琉璃河大石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