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阿宝姐的第98篇原创

作者:阿宝姐。做过5份完全不同的工作,并行5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从月薪5千到5万,草根逆袭的职场达人,玩转跨界的神奇女子。不鸡汤,不说教。有干货,有温度。LinkedIn专栏作者 · 在行行家 · 各大内容平台推荐职场讲座嘉宾 · 知名微博签约博主@职场阿宝姐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有所失必有所得,亘古不变。

06年离开家到的北京,作为外地人生活了10年。经常听本地人说:你们外地人挺辛苦的,家不在这儿,所有东西都要从头打拼。

毕业后头几年我也挺认同这种说法,在我们还租着房为生计奔波的时候,本地人已经是人手一套房一辆车的配置了,用房价和工资简单做个除法,作为本地人至少可以少奋斗10年,这是一种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随工作时间变久,慢慢的这句话露出了破绽。我发现,外地人同样有着本地人所没有的优势,如果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的话,价值可比一套房要大多了。

1

外地人的优势一:周围没有人认识你

刚到一个陌生城市你会发现,就算你三天不洗头,遢邋个拖鞋四处闲逛,也没有人认识你。这和在老家就很不一样了,在老家,你想偷偷处个对象,很可能被二姑妈撞见,再通过四婶婶的嘴,传到你妈的耳朵里。


周围没有人认识你,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慢慢会幻化成一种冲动和勇气,叫人想要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搞点事情。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王小柱,是我在北京认识的朋友,老家是湖北的。王小柱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职员,实在不愿辜负这份来自陌生城市的恩赐,他每个周末都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搞事情。他们倒卖过二手的摄影器材,O2O最火的时候,他们每天凌晨三点到农贸市场和大爷大妈们杀价,再把蔬菜水果装满车运回城里,挨家挨户上门送菜。


他们挣到过钱也被投资人约见过,他们亏过钱也被客户在电话里劈头盖脸的骂过。

“我觉得这样很过瘾,”王小柱说,“搞成了可以回老家吹牛逼,搞不成也不怕人笑话,反正在这里没有人认识我,做什么都不怕丢人。”

不用怕丢人,让陌生城市成为“用来折腾”最好的沃土。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18岁前,我从未离开过家,典型的“乖乖女”一枚,哪儿都不敢去,什么都不敢做,直到高考落败给了我一个离开家的机会,当我拖着行李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中央,前后左右都是一片陌生景象,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是自己在呼吸。

我打印了500份简历沿着长安街上的写字楼,挨栋扫楼,把简历交给前台争取一个面试的机会;我背着吉他从城市一头跑到城市另一头会见友人;我以这座城市为新的起点折腾出国,在国外开中文课,在河边市场支摊儿卖中国手工艺品,还接受过当地媒体的采访。慢慢的,我的身上被很多人贴上了“爱折腾”的标签。

从“乖乖女”到“爱折腾”,这过程中的变化来自于陌生城市给的勇气。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每离开熟悉的地方远一点,你就多一分想做全新自己的勇气。

2

外地人的优势二:对距离的感知发生了变化

小A是我朋友,学了15年芭蕾,我问她劈叉这一关是怎么过去的,她说,小朋友们挨个对着墙叉开腿摆好位置,老师在身后给你踹上一脚,“哇”的一声,筋就打开了。人有时候就是需要那么一下子。

离开家,也是给人来那么一下子,让你对距离的感知从此发生了变化。

10年前第一次离开家,我记得全家上下折腾了近1个月,亲戚朋友送别的饭吃完一顿又一顿,行李箱收拾完了合上又打开,总能又想到点要带的东西。到了临行的头天晚上,外婆打包了很多吃的让带在路上吃,事实证明那些吃的东西后来一周都没有吃完。泛红的双眼和在远方挥动的双手,在临别当天一样都不会少。

但是只要下了火车,你的一只脚踩在陌生城市的土地上,当你将脸盆毛巾牙缸牙刷依次摆开,做好了在这座陌生城市生活的全部准备,你的那根筋就打开了。那一瞬间你会觉得拉的生疼,生理和心里都非常不适应,但是改变也就悄悄的发生在那一刻。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第一年寒假,我自己收拾了一周时间的行李,还往行李箱塞了些这个城市的特产,一个人成功回去了家。

从北京到浙江的1000多公里,这10年间我来来回回走了数不清趟,去年表姐在老家办婚礼时我又回去了一趟,这一趟我一共就用了30分钟收拾行李,只带了一个背包。当天早上出发的,当天晚上就喝上了表姐的喜酒。然后在老家待了个周末,周一早上我赶早班飞机回到了北京上班。

起初,这1000公里是我人生中最远距离;后来,这1000公里就像打个飞的从城南到城北。对距离的感知像弹簧,这根弹簧在每个外地人的身上都是撑开状态。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从南走到北,你会感觉中国很小;从国内走过国外,你会感觉世界很小。当世界变小以后,你会感觉可以做的事情变多了,原本纠结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

我有个朋友小赵,老家是山西的,她从来不在简历上写目标工作地点。于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第二份工作换去了深圳,后来在香港、曼谷都工作过一段时间,去年刚又调回了北京。

她的职业发展从没有受到任何地域带来的限制,在地域的不断切换过程中,她找到了人生的伴侣,通过城市间的比较,她确定了自己最喜生存的城市和环境,对老了以后的居住地,她也有自己的规划。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走过越远的地方,脚下的世界就越小,人生的选择就越开阔。

3

外地人的优势三:更客观的看待地域差异

小美是我的一个朋友,北京土著,她交了个山东男朋友,每天都很发愁。

“我喜欢他,我们平日里也很聊得来,”小美说,“但是,就一个问题。只要他一开口说话,那夹杂大葱味儿的山东口音听得我直闹心。”

本地人,尤其是从未在异乡生活过的本地人,很容易带着主人的视角来看待进入自己主场的一切人和事。

也因为是本地人,身边和自己拥有相似说话口音、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的人一定占了大多数,这时候,占少数的那部分外地人总是看起来很奇特,甚至是滑稽的。

如果一直生活在本地,就很难打破这种主场心理,把自己也当做特殊的一类人群,参与到公平的比较中间去。


一些鄙视链自然发生。

固守城池,自身也很难有改变。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只有当外界环境变化,主客身份颠倒,从小包裹自己的那层硬壳才有机会破裂,外面的新东西会慢慢渗透进来,丰富原本的世界。这些都是属于外地人的机会。

外地人比本地人少了一套房,但多了这3样优势

曾经有一份很好的老家那边的工作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依旧选择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从头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