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明夷》六五:

箕子之明夷,利贞。

箕子是商王文丁的儿子,是《归妹》卦那个帝乙的弟弟,是纣王的叔叔。官至太师,素有贤名,被册封于箕地,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明夷》卦讲的是,如果昏君当道,光明受损,贤臣应该知难守正,自晦其明。这里讲述的是箕子装疯卖傻为奴的故事。纣王荒淫,国家昏暗,内臣不和,外邦不服,箕子曾劝谏纣王,但是被囚禁了。

有人劝箕子说:“你完全可以离开,不管这些事,明哲保身最重要”。箕子说:“作为人臣,向君主进谏,如果君主不听就负气而去,这是彰显君主的昏庸而取悦于民,我不能这样做”。

《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箕子虽然不忍心令纣王背负昏庸的骂名,但是心里也明白,如果继续劝谏的话,必然会导致杀身之祸。于是他“自晦其明”,开始装疯卖傻,每天披头散发地胡乱吟唱,纣王以为他疯了,于是贬为奴隶不再追究。武王伐纣之时,箕子趁乱逃走,到今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内隐居起来。

武王克商后,到处访贤,曾到棋子山求教于箕子。箕子说:“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见尚书·微子)箕子表示不愿意做周朝的臣民,武王也不好勉强,又向箕子讨教治国的道理。相传箕子以《洪范·九畴》作答。武王听后十分钦佩,见请不动箕子,悻悻而去。

《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箕子看出武王的不甘心,担心周人还会再来,他率领商朝遗老遗少五千余人开始东迁。传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了木筏向东飘去。几天后登上了一岛,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便将那地方叫做朝鲜。

相传,同箕子一同去的还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箕子到朝鲜后便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施用八种简单的法律,来防止和解决人们的争执。并把故国的文化传播开来,把围棋传向当地居民。

《周易》里的典故:《明夷卦》和“箕子明夷”

朝鲜王朝的《三国遗事》、《东国通鉴》、《东史纲目》等重要史书,也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箕子的史迹。据说,周武王后来知道箕子避祸迁徙,并建立都城。于是派人到朝鲜,册封箕子为朝鲜侯,并邀请他回乡探望。箕子回国朝见周天子时候,已经52岁了,看到殷都废墟悲从中来,作《麦秀歌》。

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