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從事"生物間諜"活動 中方:蹭流量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網站5月7日發佈《駐比利時使館發言人就有關媒體不實報道的聲明》,以下為聲明全文:

我們注意到近日比利時個別媒體刊發文章,誣稱中國借經貿和科技合作在比從事所謂“生物間諜”活動。有關內容牽強附會,缺乏事實根據,充滿主觀臆測。我們對這種誤導民眾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事實上,這種“中國間諜威脅論”的離奇報道並不新鮮,間隔一段就會出現,目的是藉此吸引眼球,吸取流量,有關揣測毫無可信度,後來都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也從未得到當事人的證實。

我想指出的是,中比建交近50年來,始終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中國一直是比利時的重要合作伙伴而非對手,從未對比構成威脅。作為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比科技合作一直秉持互利共贏的原則。兩國政府簽訂有科技合作協定,建立起科技創新對話和科技合作聯委會等合作機制。包括中比科技園在內的所有科技合作項目,都是按照兩國法律法規要求開展的,是公開、透明的,符合中比雙方利益,已經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捕風捉影的手法誹謗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這種做法既不公正,也違背民意。中比兩國的科技合作是雙向的,去年11月,眾多比利時企業隨同阿斯特里德公主訪華,同中國企業在多個領域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其中也有科技企業。中方對中比科技交流合作持開放態度,比利時和歐洲科研機構和企業也在華開展科研和生產,文章作者是不是也要質疑他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行為?

國際科技合作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最佳選擇。在中比攜手抗疫的關鍵時期,拋出“生物間諜”這樣荒謬的指責,把中比正常的科技合作“汙名化”,與兩國攜手抗疫的合作氛圍格格不入。“戴著墨鏡只能看見灰色”,我們希望有關記者和媒體拋棄有色眼鏡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外媒稱中國從事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網站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