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大家可曾听说过新竹清华园的“梅林”,这所园林纪念的就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梅贻琦,他是首批庚款留学生。何为庚款留学生?就是中国在“庚子赔款”后,与列强签订的在教育方面的协议。通过此次留学,梅贻琦得以在国外深造,在他学成回来之后,便投身于教育事业。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于清华的大学的投入。“清华的终身校长”,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历史上四大哲人等等均体现了他在清华的地位与付出。

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他在清华的第一个成就就是对于师资人才的筛选延聘以及集体领导制度的设立。他表示:一个学校的教育如果能够得到提升,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的强大。一个学校如果能够管理有序,那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制度。这两项政策奠定了清华的风格。

他的第二个贡献是对于学生的培养。他认为:对于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理工科大学生,单纯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优秀的理工科大学生是需要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他的意思告诉我们我们的只是范围不能太狭隘,而应该广阔!

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而对于他和清华来说,在他们“邂逅”的时候,清华的状况非常糟糕。在梅贻琦先生就任之时,清华大学正面临着“驱逐校长,赶走主任”的危机情况。但是,他上任以来,学生便很少闹事,他们是拥护亲爱的梅校长的。他坚持: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在他的领导下,十年之间,清华从一个学风不正,学术不精的无名学校,跻身到了国内知名大学。这个过程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与梅贻琦辛勤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梅贻琦校长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对于教育的认知。他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理念。他的通才是将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结合。他认为:大学不是一个培养“术业有专攻”的人士,而是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以及通往高深层次的基本训练。人一旦能力达到了,不管是学什么,他都是优秀的。

清华的“终身校长”,为什么梅贻琦会获得如此称号?

梅校长的这种“通才”思想是我们当今大学生可以了解的。在大学,可能学不到多少能够到社会上应用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学到能力,可以学到如何学习掌握一项技术。知识是次要的,能力才是真正我们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