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金庸有個很有名的觀念,“明帝少英主,清朝無昏君”,對愛新覺羅氏皇室評價極高。而康熙帝,在清朝12位皇帝中,無論是哪一方面,又都是名列前茅的。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康熙帝玄燁,論文化水準之高,在我們一般印象中,中國曆代帝王中似都算屈指可數的。這位天賦異稟的官二代,不僅頂級高富帥,還雄才大略。他“文治武功”兩大方面,都搞得太出色,近乎完美。他的擁躉,不分滿漢,都是自乾粉,最愛送他“千古一帝,曠世未有”8字短評。

這些年來,清宮戲霸屏,康熙帝成為網紅,幾乎每集都揹著手踱步一副霸道總裁樣,觀眾卻始終如飲醇繆甘之如飴,也是因有此群眾基礎在。

從史料看,康熙從8歲登基,到68歲突發疾病死去,61年中幾乎馬不停蹄幹各種大事。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康熙在當代成網紅,與作家餘秋雨、二月河、金庸的“吹捧”有關

他大概是最會操心的一箇中國皇帝了,幾乎日日夜夜操勞國政,一輩子就沒消停過,允稱“勞模”。他擒鰲拜、他平三藩、他治河運、他收臺灣、他徵葛爾丹、他與俄國劃界、他改革弊政、他生了55個娃......這些業績,30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光彩奪目。

是的,就連文化素養,康熙帝都宛如大師級別,有漢學家稱他是“最博學中國皇帝”。在現有記錄中,他古今貫通、中西並蓄,廣泛涉獵數學、西醫、化學、天文、地理、數學、音樂、測量、制炮術等等高深學問,簡直天雷滾滾。而且,其漢文化素養也是一代學霸,能詩會畫、出口成章、精通多門外語,由大清內務府刊刻的漢文集《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4集176卷,儼然其實力證明。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這樣的康熙,簡直就是漢武帝+達芬奇+錢鍾書+饒宗頤的綜合體呀,天縱奇才到令人害怕。但是,如此超逸絕塵的“康熙”,卻也讓我屢犯嘀咕:完美到如此地步,到底有無美化甚至是摻假的成分?因為,有些事僅據常情常理就能有所領悟的:康熙帝再天縱聖神,也非三頭六臂,也得吃喝拉撒睡,一天也是24小時,如何能做到日夜操勞國事的同時,精通世間幾乎所有學問?

過去,一位史學前輩下斷語:“康熙是一位特別好名的偽君子,不如其子真性情遠甚”,細想是有道理的。這就是說,治國有道且博古通今,可能是康熙刻意打造的“人設”。而他也有能力設置這樣一種自我形象,並載入史冊。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焦晃版,公認最好“康熙”

從現存一些靠譜材料看,康熙在西學方面涉獵甚廣、興趣最濃,大體是可以確認的。至於造詣如何,確實無法證實。

清初,依然有很多傳教士入華,以傳學之名曲線傳教,親近過康熙也留下記錄。法國傳教士讓-弗朗索瓦·熱爾比永(漢名張誠),他的那本《張誠日記》曾很清楚寫到,康熙很喜歡數學、化學等學科。該日記1690年5月3日條,說康熙“每次上課,幾乎沒有一回不稱讚歐洲科學的”。這是很弔詭的事情:康熙帝熱忱擁抱“賽先生”,竟要比魯迅胡適們早200多年。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據《清代西人見聞錄》材料,康熙對西方傳教士恩寵有加,上諭直接視為“家裡人”。他讓這些人領俸祿、受爵位,待遇甚至更優過朝廷大臣。他出巡時,基本都要帶上傳教士,陪伴左右。1682年,他到東北巡視,還有過一個有趣之事:歸途中,大河水位上漲,無法徒步過岸,而此時只有一條小船。康熙只喚南懷仁一快過河,連其岳父佟國維都丟下不理,可見天恩殊絕。南懷仁那也是感激涕零,說皇帝待他們,“如同密友一般,盼我不離開他身邊”。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現北京西城馬尾溝明清傳教士墓地.郎世寧等墓即在此地

康熙這種表現,細究起來也挺正常。一者,他生長深宮,受管甚嚴,生活枯燥,且8歲喪父,10歲喪母,頻遭人倫不幸,既受傷又孤寂的心靈得不到撫慰,青少年時代傳教士們給過他莫大慰藉。比如湯若望就是伴隨著他長大的“忘年交”,他親近西學很順理成章;其二,康熙一生都很實用主義,他接觸西學不是純“玩票”,意在有益與國政。尤其是經歷過“揚湯之爭”等事件後,他確信西學在一些實務上更靠譜。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還有一點,其親身經歷,也易讓他對西學抱有更深好感。比如他小時得了天花,差點沒命,是湯若望救了他;1693年即康熙三十二年,他身患瘧疾,當時國內中醫措手無策,而傳教士洪若翰等只進了幾片“金雞納霜”(奎寧)就讓他痊癒了;後來他患心悸與唇瘤等,也是傳教士羅德先等給治好的。此後的他,還很努力自學西醫,曾專門請白晉等傳教士進宮,講解人體解剖學。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茹萍版“蘇麻喇姑”

他對西方科學、文化很讚賞,多數因此。他也的確勤奮學習過天文、數學、西樂、製藥等,是有材料可查的。他對西學,實有一種自幼而來的親近感,與強烈的致用心態。當然,前提是不能幹犯他的權威絲毫。當有人告密湯若望有不軌之心時,他不念一點舊情,當場就判凌遲,顯露刻薄寡恩的冷酷一面。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北京最古老教堂.由湯若望於1650年建造

更為嚴重的事件,發生在1705年:當時的教皇發昏,發令禁止中國教民祀孔祭祖,康熙帝立馬驅除所有傳教士,宣佈決裂。內循環式的“閉關鎖國”,直接影響到中國歷史進程。

康熙帝的“西學”,確實有兩把刷子,至少可碾壓彼時絕大多數中國人。但他漢文化水準,到底如何呢?這個才是真正的迷案。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陳道明版“康熙”

在大清公開的官方文獻中,康熙帝於漢文化,那也是全能型的頂級高手。1670年,年尚17歲的康熙,接受大臣熊賜履建議,重開經筵日講傳統,請大儒們開講儒學與正史,系統接受漢文化培育。此後的他,博極群書、學識淵博,不僅嫻熟儒家典籍,還精曉音律、詩詞、書法等高深學問。

這個官方塑造下的“康熙”,精研儒學、深通數算、嫻熟理學,設博學鴻儒科,開館纂修《明史》,襄贊編撰《全唐詩》、《康熙字典》、《佩文韻府》、《古今圖書集成》,書法手到擒來,詩詞出口成章,名勝到處留墨寶,簡直生而知之,無所不能。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但問題的蹊蹺在於,在民國後才重見天日的“清廷檔案”中,康熙帝又近乎“漢文化低能兒”一枚。話說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大清皇家禁地首次面向國內學者開放。清廷大量諱莫如深的原始檔案,及與官方“史實”有出入甚至絕然相反的記錄,得以披露。這其中,就有關於康熙漢文化水準的信息。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現“大高玄殿”內,存放的部分故宮檔案

1929年前後,亦即康熙逝世後207年,大學者陳寅恪曾深入故宮,耙梳這批檔案。他驚奇發現,有太多康熙帝的“黑材料”。其中一點,是康熙帝的漢文化素養,完全與大清官方所宣揚的“主流意見”鑿枘不合。據其學生艾天秩說,陳寅恪曾認真對他們說過,那批檔案中,有大量康熙帝親筆所寫漢文批示與條子等,一翻就有種受騙的感覺。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陳寅恪

他說,這些康熙親筆,字如蟲子爬不堪入目,句則大多不通,錯別字連篇,壓根不可能出自一位有高度漢文化素養的人手筆


所以,陳寅恪推斷出這樣一個“真相”:康熙應該是很重視漢文化,可他自身漢文化修養卻尚屬初級階段,比起孫子乾隆帝還是差太遠了。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有關研討會

那麼,現存記載中,康熙那些“天縱神聖,日新德學”表現,該如何解釋呢?陳先生解讀是,康熙一生寫詩繁多、贈送臣下題字、名跡御筆什麼的是不少,有的表現還很優秀,那是因為有御用文人代筆。甚至,大清宮內專門豢養著一批有文化的“高級太監”,形影不離專項處理此事。(見艾天秩《他對知識分子有深切的理解——憶先師陳寅恪》一文)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世傳康熙書法,已極圓熟. 《行書柳條邊望月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說白了,康熙為了打造自身“天子聖明”形象,苦心孤詣地造假。陳先生這一說法,看似極端,其實證之歷史,也是代常不乏的,並非特例。比如,我們知道,乾隆的詩文,就有大量沈德潛代筆;即便是到了現當代,此事亦非鮮見。陳布雷捉刀過多少文告、演講辭?連後來的胡先生,不也是嚷著要“著作權”嗎?這其實可說是常態,只是康熙帝格外“過分”罷了。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從這點看,過去胡適說,“一切學說均為假定,所有帝王史都屬製造”,是有道理的。當代中國人似有“嗜清癖”,對於大清帝王總是濫加吹捧。可是我們別忘了,我們所談論的對象,從來都不是什麼純學者,而是一個“君權神授”、始終處心積慮想要自我神聖化的帝王。

總之,我們能看到的,大體是人家願意讓我們看到的,一切無非權力屏蔽下的產物而已。而後世人們,更不該選擇性忘掉,這位銀幕上風度翩翩的聖君,更是一位“錯一字殺你全家”的主。分明忘卻來時路,而君知否?

康熙帝文化水準很高?207年後,陳寅恪入宮調查得出相反結論

風聲雨聲彩虹屁聲中,還有無數悽慘的殺伐之聲,飄蕩於歷史偏僻處,同時血落如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