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湖北大学 26日发布情况说明,表示关于网友反映该校文学院教师梁艳萍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有关不当言论一事,学校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正在进行深入调查,将视调查情况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这个文学院教授梁艳萍说的内容让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口诛笔伐!只能两个字形容:活该!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梁艳萍的微信号昵称叫“漫游者粒子”,她在这个号上发布了非常多反动、亲日的言行,甚至多次诋毁中国。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精日主义者,如果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是个日本呢!你看看她对中国人的称呼,她称我们为「支N人」,鄙视我们素质低。​

这个教授明显的德不配位,寒了中国人民的心!真想问问她,你还记得湖北大学的奠基人——陈友松先生么?还记得他的尊尊教诲么?

湖北大学苦难的前生

湖北大学的创立非常艰难,可谓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就在快要结束疫情,而今迈步从头越时,竟然出现了这位荒唐的教授,你怎么对得起早期湖北大学的那些缔造者呢?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湖北大学的前身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在武昌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

20世纪初,湖北的先进知识分子痛感国家贫弱,目睹农村凋敝,主张教育救国,以济时艰。1930年,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黄建中先生为了发展本省乡村教育,着手筹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校址即今武昌沙湖之滨的宝积庵。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建立临时省会,并制定了《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根据大纲,湖北教育学院于1941年秋正式恢复,选校址在恩施五峰山。

当年,师生的生活、教育条件都非常艰苦,只能就地取材用杉树皮、木架临时搭了几间教室,凑合着开学上课。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广大爱国师生们犹抱教育救国、卧薪尝胆之精神,不改其志。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陈友松先生力挽狂澜

复校后的第一年,湖北教育学院仅设有乡村教育系和乡村师范专修科。专修科分设国文、英文、数理、音乐、体育五个教学组,实力一般,这样湖北的爱国志士和教育专家深感必须进行改革。

1942年秋,湖北省政府通过参议会知名人士李四光等人请来西南联大陈友松担任院长。

陈友松,湖北京山人。他幼年家贫,学习刻苦,得教会资助方能上学并走完一段学程,后考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西南联大教授。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被聘为湖北教育学院院长之后,陈先生带领全院师生励精图治,扩大办学规模,教学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42年秋,在原有基础上增设史地专修科、一年制师资短训班,招收音乐、体育各一班,开办附中、附小,解聘了对待学生作风恶劣的原训导长。

陈先生秉性耿直,与陈诚办学意见不合,遂于1943年7月愤而辞职,卖书做路费返回西南联大。

但他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学院,回到重庆之后,陈先生呼吁国民政府改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为国立大学。并为此积极奔波,最终成功将湖北教育学院改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也就是湖北大学的前身。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艳萍发表不当言论,你还记得陈友松先生么?

小结

一位辞职的前院长尚不辞万里为学院奔波操劳,他当时的处境非常困难,名不正言不顺,但满腔爱国之情、对师生的眷恋、学院就是他的孩子,在遭受极大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下,仍义无反顾,成为湖北师范学院的奠基人!何其伟大!

梁艳萍教授,你不觉得愧对先师么?教授一词你已不配,还是叫你梁女士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