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樑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鬆先生麼?

@湖北大學 26日發佈情況說明,表示關於網友反映該校文學院教師梁豔萍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佈有關不當言論一事,學校高度重視,已經成立了調查組,正在進行深入調查,將視調查情況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這個文學院教授梁豔萍說的內容讓全國人民義憤填膺,紛紛口誅筆伐!只能兩個字形容:活該!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松先生麼?

梁豔萍的微信號暱稱叫“漫遊者粒子”,她在這個號上發佈了非常多反動、親日的言行,甚至多次詆譭中國。她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精日主義者,如果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她是個日本呢!你看看她對中國人的稱呼,她稱我們為「支N人」,鄙視我們素質低。​

這個教授明顯的德不配位,寒了中國人民的心!真想問問她,你還記得湖北大學的奠基人——陳友松先生麼?還記得他的尊尊教誨麼?

湖北大學苦難的前生

湖北大學的創立非常艱難,可謂是創業艱難百戰多,就在快要結束疫情,而今邁步從頭越時,竟然出現了這位荒唐的教授,你怎麼對得起早期湖北大學的那些締造者呢?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松先生麼?

湖北大學的前身湖北省立鄉村師範學院在武昌誕生,此後迭經國立湖北師範學院、湖北省教育學院、武漢師範學院等時期。1984年8月,更名改製為湖北大學。

20世紀初,湖北的先進知識分子痛感國家貧弱,目睹農村凋敝,主張教育救國,以濟時艱。1930年,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黃建中先生為了發展本省鄉村教育,著手籌建湖北省立鄉村師範學院,校址即今武昌沙湖之濱的寶積庵。

抗日戰爭時期,湖北省政府西遷恩施,建立臨時省會,並制定了《新湖北建設計劃大綱》。根據大綱,湖北教育學院於1941年秋正式恢復,選校址在恩施五峰山。

當年,師生的生活、教育條件都非常艱苦,只能就地取材用杉樹皮、木架臨時搭了幾間教室,湊合著開學上課。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廣大愛國師生們猶抱教育救國、臥薪嚐膽之精神,不改其志。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松先生麼?

陳友松先生力挽狂瀾

覆校後的第一年,湖北教育學院僅設有鄉村教育系和鄉村師範專修科。專修科分設國文、英文、數理、音樂、體育五個教學組,實力一般,這樣湖北的愛國志士和教育專家深感必須進行改革。

1942年秋,湖北省政府通過參議會知名人士李四光等人請來西南聯大陳友松擔任院長。

陳友松,湖北京山人。他幼年家貧,學習刻苦,得教會資助方能上學並走完一段學程,後考取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任西南聯大教授。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松先生麼?

被聘為湖北教育學院院長之後,陳先生帶領全院師生勵精圖治,擴大辦學規模,教學事業有了較大發展。1942年秋,在原有基礎上增設史地專修科、一年制師資短訓班,招收音樂、體育各一班,開辦附中、附小,解聘了對待學生作風惡劣的原訓導長。

陳先生秉性耿直,與陳誠辦學意見不合,遂於1943年7月憤而辭職,賣書做路費返回西南聯大。

但他的心卻一直牽掛著學院,回到重慶之後,陳先生呼籲國民政府改組湖北省立教育學院為國立大學。併為此積極奔波,最終成功將湖北教育學院改為國立湖北師範學院​,也就是湖北大學的前身。


德不配位!湖北教授梁豔萍發表不當言論,你還記得陳友松先生麼?

小結

一位辭職的前院長尚不辭萬里為學院奔波操勞,他當時的處境非常困難,名不正言不順,但滿腔愛國之情、對師生的眷戀、學院就是他的孩子,在遭受極大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下,仍義無反顧,成為湖北師範學院的奠基人!何其偉大!

梁豔萍教授,你不覺得愧對先師麼?教授一詞你已不配,還是叫你梁女士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