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王審邽墓,也稱為武肅王陵,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華大街道新鋪社區皇績山。唐天佑二年(905年)葬,1993至2004年間王氏後裔捐資整修。坐北朝南。全長100.85米,寬27.05米,佔地面積2728平方米。墳丘為磚石結構,呈馬鞍形,環砌灰磚,上部封土,墓室保存完好。墓前尚存花崗石條石鋪砌埕地三級臺座,長8.03米,寬2.93米,及殘存墓身周圍石基。墓碑書“唐武肅王王公審邽墓”。 王審邽與王潮、王審知三兄弟並稱為“開閩三王”,其任泉州刺史十二年,政績顯著。

王審邽墓位於新鋪社區草邦水庫西北面皇績山(原名鳳山)之麓,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1993年,王氏族裔捐資修復,並重建4個坪臺,設58級臺階。第三墓埕建四角石亭二座,內豎墓道碑銘、重修碑記各一方。第四墓埕置石雕文官、武士各2尊,石狻猊(獅子)、石羊各1對,石望柱1對,石碑坊一座。墓地入口處立山門,上書“武肅王陵”,旁立“唐封開國侯武肅王王公墓道”碑一座。

王審邽與兄王潮、弟王審知舉兵入閩,官至工、兵、戶部尚書,威武軍節度副使,晉封開國候。其任泉州刺史十二年,儉約愛民,興辦學校,建招賢院,廣納人才,制度惟新,政績顯著。王審邽的一系列施政舉措,促進了泉州的經濟和文化方面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古建尋蹤|泉州東郊唐代王陵,傳說為風水極佳的“丹鳳朝陽穴”

關於王審邽:

王審邽(858—904),字次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二弟。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六月生於光州固始縣。少喜讀書,尤喜《四書》、《春秋》。光啟元年(885年),隨王潮入閩。光啟二年,王潮攻據泉州,王審邽協助治理政事。景福二年(893年),王潮入福州,命王審邽代理泉州刺史,乾寧三年(896年)實授,乾寧四年加工部尚書,乾寧五年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光化二年(899年)加兵部尚書、琅琊郡開國男;光化三年加左僕射,進開國子,不久授威武軍節度副使;天覆二年(902年)加司空,天覆三年加司徒,進封開國伯,食邑700戶。
 王審邽為政勤謹,自奉儉樸,仁厚愛民,主持泉州政務12年,成績顯著。他採取積極措施,陸續召回逃外流民,借給牛犁耕耘,幫助無家農民修建廬舍。釐定合理賦役,充實地方財政收入,大力興修橋樑道路,興辦義學,獎勵教育,抑強扶弱,革弊除奸。在他的治理下,泉州府庫充盈,家給人足,經濟繁榮,社會安定。
 當時,中原戰亂,公卿名士紛紛入閩避亂。天覆二年,王審邽命長子王延彬在泉州城西郊建招賢院,接待中原流亡公卿名士,以禮相待。唐右省常侍李洵、兵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制誥韓偓、中書舍人王滌、右補闕崔道融等先後入招賢院。一時人才濟濟,文事活躍。


 天祐元年(904年),王審邽病逝,諡武肅,葬泉州東郊皇績山。


---END---

------------------------------------

圖文|網然

---用鏡頭記錄古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