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前言

安陽是中國的“七朝古都”,先後有殷商、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建都於此。但是這七朝的遺蹟大多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而最古老的商朝更是撲朔迷離,曾被許多國外歷史研究者視為神話傳聞。直到20世紀初,甲骨文逐漸在古玩市場上流傳,才引起人們對古商朝的重視。

經過學者們多年的探訪,人們發現甲骨文大多出土在一個名叫“濱洹之小屯”的地方,它位於安陽市的北邊。在農田與沼澤的下面,埋葬著一個沉睡了數千年的王朝。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寫在甲殼與骨頭上的文字

殷墟的發掘過程:神秘的王朝遺址

1928年,歷史學家董作賓被派遣到小屯去調查甲骨文的出處,他根據與村民們的談話資料,記錄了大量關於甲骨文早期發現的歷史,出版了《甲骨年表》一書,使安陽這個默默無聞的古都重新被人們關注。

在第一次訪問小屯之後,董作賓認為這個地方仍值得繼續發掘,於是他向上級寫了一份報告,並開始擬定發掘計劃。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代理所長傅斯年為此四處奔走,積極籌募經費,購置野外工作的設備及攝影器材等,為發掘工作提供了後勤保障。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董作賓便帶領由六人組成的工作隊於1928年10月7日-31日,對安陽進行了第一次發掘。這次發掘共出土784片有文字的甲骨以及一千餘片無文字的骨頭;除了甲骨之外,另有青銅碎片、鐵片、陶片等古物出土,殷墟的面貌逐漸向世人展現出來。

在閱讀完董作賓的報告後,歷史學家李濟進一步推斷:

  1. 小屯遺址明顯是殷商的最後一個都城;
  2. 有字甲骨出土的地方一定是都城遺址的一個重要中心;
  3. 在地下堆積中與有字甲骨共存的可能還有其他類遺物;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根據這三個假設,他於1929年春季領導了第二次發掘行動,又找到了685片甲骨。李濟進一步做出判斷,認為小屯的地下堆積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現代的堆積層;覆蓋在下面的第二層是148座隋唐時期的墓葬;而最底層才是殷商舊都的遺址。

之後,考古人員又組織了多次密集的發掘工作。一直到1933年第八次發掘時,才在後崗首次發現了一座大墓,此墓幾乎已經被偷盜一空,但它暗示著一個重要的信息:小屯的下面可能是殷商時期的王陵,這為探索殷商遺址提供了一把鑰匙。

1934年,梁思永又領導了第十次發掘工作,他們在侯家莊西北一處微凸的土崗成功找到了墓地的位置。經過3個月挖掘3000多平米土壤的艱苦工作,他們獲得了比預期更為興奮的發現:

  • 在西區挖出4座大墓,東區挖出63座小墓;
  • 墓中埋葬的軀體呈不同的趨勢;
  • 小墓中出土了許多保存完好的青銅器,大墓中出土了刻有紋路的石器;
  • 此外還發現大量的玉飾品、花骨和白陶等文物。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這次發掘更加證實了小屯下面是殷商王室墓葬區的說法。而且人們從小墓主人遺骨的各種形態中可以推斷這些人都是陪葬的奴隸,他們的遺骨上有著被砍頭的痕跡,與牛馬牲畜等混在一起。

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前,考古界通過對殷墟的發掘,總結出了對商朝社會的四條結論:

一、版築在殷墟建築裡佔據主要地位,商朝人通過把土夾在兩塊木板中間,再用杵搗堅實的做法來修築牆壁;

二、商朝人具有成熟的殉葬制度以及迷信的風俗,大規模殉葬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規模不小;

三、商朝的物質文化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使統治者能夠過上奢靡享受的生活;

四、當時石雕和裝飾藝術都獲得了不少的成就,其中青銅業是時代的顯著特徵。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遊歷殷墟博物館,看看裡面都有什麼

接下來,以筆者的一次旅行經歷,向大家展現殷墟博物館的全貌,看看這座埋在地下的博物館裡都有著什麼值得一看的文物。

首先,我們離開安陽市中心,往北驅車一段路程。整個殷墟坐落在安陽的北邊,位於殷都區和北關區之間,由殷墟宗廟遺址和殷墟王陵遺址組成,著名的殷墟博物館位於宗廟遺址裡。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與別處不同,殷墟里的建築幾乎全部是木製結構,就連牆壁也是泥土堆砌的,在這裡看不到現代社會的鋼筋水泥。宗廟遺址裡共有50座建築,大體分為宮殿、宗廟和祭壇三種。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殷墟遺址大門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商代宮殿復原

進入大門後,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甲骨文發現地”,碑的後面就是殷墟博物院。但我們沒有繼續往前走,而是被左邊的一個遺址吸引住了,那裡是婦好墓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石碑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婦好紀念館

根據甲骨文上的記載,婦好是武丁的妻子,她曾帶兵打過仗。她的墓裡面除了一些骷髏外,還有精美的酒器和寶鼎,規模雖不是很大,但這些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商朝的存在。

在甲骨文裡,有不少地方提到了婦好,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這幾組:

貞:王令婦好比侯告伐屍方。

辛子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

辛巳卜,爭貞:今者王共人呼婦好伐土方。

從這幾種文字中,我們發現婦好似乎是一名軍隊的統帥,曾屢次奉商王之命征討敵國。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婦好墓內部

從墓裡出來,我們便走進了一條長廊,這裡陳列著許多甲骨文石牌,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甲骨文對照表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讓人眼花的甲骨文長廊

走完長廊後映入眼簾的便是驚悚的一幕——在一片空地上出現許多骷髏,旁邊的遊人說這裡就是古代的殉葬場,每當奴隸主死去,他所蓄養的奴隸也都得跟著陪葬。在小墓坑裡陳放著許多髑髏,從裝飾與樣貌來看,他們或者是奴隸,或者是武士,又或者是妃嬪。雖然身份地位不同,但都陪著商王一起殉葬。

在體驗完甲骨文的文明後,我們也感受到了奴隸社會野蠻的一面。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野蠻的祭祀坑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坑裡的髑髏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車馬坑裡的殉葬者

參觀完祭祀坑,我們又去看了殷墟博物館,裡面有教科書上的“司(後)母戊鼎”。不過聽人說這些都只是仿製品,真品藏在國家博物館中。這個鼎於1939年在安陽市的武官村出土,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周易·鼎卦》說:“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可以推知商州時期的鼎主要用來烹飪食品,類似於現在的鍋。他們烹飪食物,要麼供自己食用,要麼用來祭祀上天。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司母戊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中的文物

殷墟除了宮殿宗廟遺址外,還有一個商朝的王陵遺址,需要出來坐一段路的車程。王陵遺址中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築,主要是殷商時期的墓葬群。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護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標示以及480餘座祭祀坑、獸祭坑展示工程等。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王陵示意圖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王陵區頗有幾分陰森感

王陵的規模十分大,裡面也有許多坑,但不是像秦皇陵那樣埋著泥土製作的兵馬俑,而是埋著跟隨帝王下葬的奴隸,是真實的活人。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王陵陪葬坑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陪葬坑裡的髑髏清晰可見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陪葬坑內部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野蠻時期的風俗

曾聽人說殷商人具有濃厚的輕形體、重靈魂的觀念,所以一方面造就了宋國人墨子和莊子的薄葬思想,另一方面又導致了帝王的輕生、人祭風俗。《周易》裡說的“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大概本於此。

從王陵區出來後,天色已晚。我們坐在草坪上,看著遠處的羊群,不禁感嘆萬分。地底下的王侯貴族們曾經顯赫一時,如今卻已化為枯骨,任牛羊在上頭踩踏,也無動於衷。人世之變幻,歷史之滄桑,誰又能夠說得清楚呢?

商朝舊都殷墟:一個深埋在地底下的歷史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