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近日

貴溪市塘灣鎮文化展示中心

向民眾展示出

一塊長約1.8米、寬60公分

刻有“理源書院”四個大字的石匾

石匾左邊註明刻匾時間

大明萬曆歲次己未(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據史料記載,理源書院坐落在塘灣古鎮理源龔家村。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7)戰亂後,陸九淵第四代弟子,著有《四書朱陸會同註釋》的龔霆松(1246-1334),字宏道,號艮所,決心隱居家鄉,招徒講學,以傳播陸學為己任。於是在塘灣降真峰山腳下的菱塘源的小廟——菱塘庵裡辦起了私塾學校,取名理源書舍。理源書舍左擁偃月池,右靠更嘯樓,佔地方圓數里。一時名儒鹹集,群英薈萃。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明朝御史高明(貴溪人)對龔霆松心儀已久,曾多次參觀理源書院,並向皇帝上奏摺,請求皇帝特賜江西廣信府貴溪裡源龔氏書舍為“理源書院”,獲得恩准。接著,高明又寫了《艮所先生家學淵源記》:“吾邑自朱陸講學後,名儒輩出,盧玉溪(盧孝孫)、葉石林(葉夢得)俱得真諦,艮所先生尤為吾邑翹楚(傑出人才)。”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為追根朔源,記者來到塘灣鎮千年古村理源龔家,找到從地裡挖出這塊石匾的理源龔家理事長龔才福。龔才福說,當地老人告訴他,“文革”期間曾有一塊刻有“理源書院”石匾,被村民拆下做了村裡一條小溪的橋石板。後新農村建設道路硬化,小溪被填埋,這塊石匾隨之沉入地下。作為龔氏後裔,龔才福覺得有義務將這塊石匾挖出來,於是在村裡老人的指引下,費盡周折,終於挖出了傳說中的石匾,並自費7000餘元修復損壞的路。經請來的有關專家初步論證,此石匾應是民國37年(1948年)重新刻制的。曾經“理源書院”的牌匾是御賜的木匾,因年代久遠,木匾風化而變得殘破,當地村民修譜時,便仿照當年的字體重新刻下的。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來到理源書院遺址處,在這片人文熱土當中,殘碎的瓷片、滄桑的古井,千年的柏樹,依舊能感受到龔氏先輩們生活過的氣息。從一些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碎片中,可以見證當初理源書院的繁盛。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龔才福又帶我們看了前不久他在村裡十房祠堂遺址中,挖出的“龔艮所公祠”殘存“龔艮”的半塊石匾。龔才福說,這麼執著地尋找這些遺蹟,他就是想通過這些滿是歷史印記的文物,見證祖先們當年的輝煌,也讓更多的後人知道理源龔家當年的盛況。

掘地三尺,貴溪這個村挖出了重要文物

理源龔家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貴溪一中的前身“象山中學”和“貴溪縣立扶風中學”校址也曾在這裡,這段被凝固和塵封的輝煌歷史,我們不應遺忘。

#聯防聯控 江西在行動#、#抗疫一線江西黨員勇爭先#、#愛心守望 情暖贛鄱#、#抗擊疫情江西在行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