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导语:农业活动是我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生产模式,从新时期时代至今,农业生产已经跨越了几千年的历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时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将农业视为是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古代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因为统治者的重视,古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往往以农业繁荣来形容古代盛世:"苏湖熟,天下足"、"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古代的农业发展尽管缓慢,却也是历经了几千年的积累和酝酿,并且每一个时期的农业发展都代表着当时最为突出的生产力。在脱离了矇昧的史前社会,刀耕火种就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力代表。

一、史前社会"刀耕火种"的农业经济

农业活动主要包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及各种渔猎活动,最早的农业活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工具投入使用前,我们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将此前的农业经济都称为"刀耕火种"。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史前社会的刀耕火种

1."刀耕火种"带来的社会变革

我们说刀耕火种其实在史前时代也是一种非常进步的生活方式,其实这是从旧石器时代的生计模式向新石器时代的生计模式转变的发展来看的。在农业正式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狩猎采集经济,这是一种流动性非常大的生业形态。从事狩猎采集生活的人们,过着后世文献所描绘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们不用建造坚固的房屋,也不用拥有非常多的私人财产,整个社会成员之间是平等的。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现代社会的游牧生活

在狩猎采集的经济形态下,人们的生活模式几百万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是由狩猎采集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狩猎采集社会人们会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决定采集和觅食策略。狩猎经济是一个不需要太多生产力投入的经济模式,也正是如此才会长期稳定地发展下来。如果不是农业经济的出现,我们可以相见,人类可能还会再经历若干万年的狩猎采集社会,早期文明诸如城市、冶金技术等也都会更晚出现。

2.刀耕火种经济的特点

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可能是当时社会中正在经历着一些巨大的自然环境改变,自然资源开始减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人们发现有的食物可以生长出穗粒,这些穗粒经过处理能够食用。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这类作物的生长习性,于是开始将这种作物带回住地进行种植,这可能就是早期农业的产生了

世界各地关于农业产生的时间出现不一,各个地区最早栽培的作物也不相同。关于世界各地农业出现的可能性,有人认为可能是迫于生计压力下产生的新经济;有人认为是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竞争宴饮活动导致食物危机,因此不得不培育稳定的作物;还有人认为是极端的环境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培育新物种。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史前房屋建筑遗址

总而言之,刀耕火种的经济社会在当时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也可能是生存压力结果,这是人们开始有选择和自发创造食物的表现。农业可以视为人类社会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农业人类社会开始呈现出崭新面貌:人们开始有了稳定的居所,人们开始生产新的石器工具用于耕作,因为食物和私有财产的出现,社会也开始出现了分化。

二、史前农业耕作的工具

史前农业的出现也伴随着生产工具的变革,这些石器工具很多都是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演变而来,属于狩猎器类在农业活动中的沿用。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史前农业活动中的播种和犁地工具。

1.史前社会的翻耕工具

农业自新石器时代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以河姆渡文化来说,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宁绍平原和舟山群岛一带。河姆渡文化是一个农业高度发达的史前社会,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炭化的稻米遗迹,还有许多饲养家畜骨骼,农业在当时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有两件陶容器,一件容器上刻有稻穗图案,另一件上面刻有家猪的形态。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河姆渡文化绘猪陶器

除此以外,河姆渡文化中还出现了大量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具,主要以各种骨器和木器为主,其中以一种骨制的耜最为引人注目。这种耜是当时的翻耕工具,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锄头,主要呈铲形,中间有两个方形的孔可以用来穿插和系绑木柄作为符合工具使用。骨耜质地较硬,通过脚部的力能够以杠杆作用的方式将土壤翻出来,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耕作效率。这种骨耜许多都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有的甚至被磨蚀得只剩一半的器身了,可见是当时常用的翻耕工具。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河姆渡骨耜及装柄图

2.史前社会的点种工具

将土地进行了翻耕之后,还要经过点种的步骤。在南方地区史前时代还常见一种名为"重石"的穿孔砾石,这种工具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史前工具,其中一种用法就和农业活动有关。这种工具使用时必须要穿于木棍上,使用时通过踩压砾石带动木棍向上抬升,翻动土壤,然后在通过砾石将种子播进土壤中,再将土翻回去掩盖种子。使用穿孔砾石能够完成翻地和耕种两个步骤,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三、史前时代的收割和加工工具

农业活动包括翻耕、播种、收割和加工几个基本步骤,每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都有对应的生产工具。下面以收割和加工两种工具为例进行介绍。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现代化机械耕作

1.史前时代的收割工具

史前社会中农业的收割工具最为常见的就是一种锯齿形的石制工具,从外形上来看,非常近似于我们今天的镰刀,因此称其为石镰是比较合理的

。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裴李岗文化出土的石镰为例,这种石镰尖头宽尾,刃部呈锯齿形,在刃部末端还有一道内凹的三角形缺口。从出土的实物来看,裴李岗文化在当时种植的农业作物主要是粟,是一种典型的旱作农业作物。使用这种石镰需要与木质或者骨质的柄捆缚,石镰的上下内凹应该就是捆绑绳子的槽口。使用石镰刀能够较快地对这种根茎类植物进行收割。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裴李岗文化石器

另外还有石刀在当时应该也能够用来收割农作物,刀是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工具,应该属于一器多用的工具。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多数也有穿孔,有的石刀甚至穿孔甚至可达十几个之多。这种石刀的捆绑方式应该是以绳子反复穿引缠绕柄,以便能够使得长柄牢牢系于刀上。石刀能够切割植物根茎、枝叶,还能够穿孔随身系挂携带,是石器时代最为常见的万能工具。

2.史前时代的农业加工工具

史前时代常见的农业加工工具主要是石磨盘和石磨棒,这两种工具往往是配合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主要是用来给采集而来的各种坚果类食物脱壳或者对橡果等植物进行磨粉处理。作为一器多用的工具,磨盘和磨棒还能够用来加工各种矿物燃料,石器时代人们常常使用一种名为赭石的有色石料进行绘画创作,这种石料使用时需要先磨制成粉末状,然后再用水调合成湿润的颜料。赭石颜料颜色鲜红,如同血液,是史前人类最喜爱的颜料之一。

在铁质农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是怎么进行农作的

石磨盘和石磨棒

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也常见石磨盘和石磨棒,在当时应该是用来给谷物脱粒的,当时没有风车、打米机等工具,使用磨盘脱粒是最为有效的加工方式了。另外,当时南北方种植作物差异的原因,有的农作物是需要脱粒后再加工进行磨粉才能食用的,磨盘磨棒也是很好的磨粉工具。经过磨粉的谷物可以制作成面条、面饼等食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面条,在此之前人们必定已经有意识地对谷物进行磨粉处理了。

结语:每一个时代都有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力,石器工具就是史前时代的生产力代表。刀耕火种就是当时社会中最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了,受制于自然条件和各地区发展情况的差异,史前社会的农业发展水平并不一致。通过考古材料我们能够看到,在史前时代还有极大多数地区甚至没有经历过农业发展,而一直以狩猎采集过渡到了游牧社会。作为史前社会先进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农业带给了史前人们定居生活、带来可社会复杂化的产生和以农业为主的早期国家的诞生。

参考文献

杜甫《忆昔》

周国兴《石器时代的"万能工具":穿孔砾石或穿孔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