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文/糖糖姑娘

《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很喜歡易中天對電影《少年的你》的評價:

使電影成為藝術的,是剋制、分寸感和恰到好處

能稱之為“藝術”的電影,一定是一部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作品,作為電影的受眾群體,我們覺得好看的電影,首先要有一個美好的感官體驗,其次是,有擊中內心的點,有引人深思的視角。

而《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恰到好處地把觀眾從一個歲月靜好的世界拉向了一個急需重新審視你我他關係的窘迫局面。

恰到好處體現在:

角色定義的恰到好處,魏萊的美與她骨子裡的“醜陋”形成鮮明對比

影片中的魏萊,是一名家境優越,長相甜美,學習成績優良的好學生。

這麼美好的女孩,她的世界裡一定是絢麗多彩的、未來可期的,但,就是這個面如天使般的的女孩,卻和“施暴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令人匪夷所思。

《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或許正如薩迪所說:“並不是每一個外表美好的人都有完美的心靈;因為品行在於內心,而不在於外表。

人不可貌相,大抵也是如此。觀眾對一個角色的評價,除了要看ta擁有美好的東西,例如財富、地位、美貌之外,還要觀察ta的行為處事,多方考量,才可下定論。

這就是成年人看人和世界的視角,萬物並非非黑即白,他們還有著更多複雜的灰色地帶,因此,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美”與“醜”這件事,及時發現它們之間或對立或統一的關係。

魏萊成為“魏萊”的矛盾衝突點的設置恰到好處

父母對她的一味地“打壓”,毫不顧忌她的感受,為了讓她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牌大學,一再把她“丟進”補習班。

在父母面前,魏萊就像溫順的羔羊,沒有勇氣反抗,終日在父母制定好的路線上踽踽獨行,長期負重前行的她,急需一個發洩出口,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她對待弱勢同學的態度,正是她反抗父母權威的一種方式,即“合理”的發洩出口。

換言之,她正在用父母對待她的方式去對待同學,並潛意識裡認為這是對的。

作為兩者之間的矛盾體,她拼命地想要掙脫父母的牢籠,卻又不自覺的追隨父母的價值觀,祈求從父母那裡得到認同和讚美,於是她有了雙面性格,即父母眼中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和校園欺凌的始作俑者。

編劇用恰到好處的“矛盾”將魏萊這個反派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進而將影片推向高潮。

《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01 魏萊成為“魏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一:親子關係中,權利的不平等

很多人認為,孩子是從屬於父母的,父母有權對孩子提要求、制定計劃,進而衍生為,凡事都要參與,凡事都要管,以此來彰顯父母的權威性。

正如影片中,魏萊的父母自認為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女兒必須考上名牌學府,成為佼佼者,才算對得起父母。

父母剝奪了魏萊的選擇權,並且一直在行使作為父母的“權利”,當女兒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時,被“丟進”復讀班是唯一且正確的選擇,或許對女兒來說,上一所普通的大學的“挫折感”要好過復讀時的煎熬。

長期生活在一對強勢父母的“港灣”下,魏萊內心的情感需求一再被壓抑,各種求而不得,因此,她的內心是殘缺的,而當她看到自我世界完整、內心很難被動搖的陳念時,她內心所缺失的那一塊被深深觸發了。

於是,嫉妒、不屑等一系列複雜的情緒接踵而來

二:父母錯誤的價值觀的影響

前面提到了魏萊一直在追隨父母的價值觀,那麼父母的價值觀具體是什麼呢?

即:強者才有資格得到尊重和愛,弱者只能受到不公平對待。

這樣的價值觀在影片中則有跡可循。

比如,她父母從小就告訴她,她和別人不一樣,她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必須要考上名牌大學。

比如,當她沒考上大學時,她父親一年都不和她說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就是弱者,就必須承受來自至親的冷暴力,這是她切身體會的“真理”。

影片中有一幕讓人咋舌,魏萊意外死後,在停屍房裡,她父親看到女兒的屍體,竟是一生氣跺腳走了,而不是父母喪失骨肉的悲痛欲絕。

由此可見,魏萊的父母一直給她灌輸“強者為王”的價值觀,即強者才有資格獲得一切尊重和愛戴。

在學校裡,老師的表揚,小跟班的追隨,同學的吹捧,加上自身條件優越,走到哪裡都是焦點的魏萊,在她的世界觀裡,只能是她俯視一切。

而陳念,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又為躲債而出逃,孤苦無依的她,憑什麼那麼高傲,不被“我”折服,不崇拜、巴結“我”?

這就是魏萊的惡念所在。

有句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答案。

父母的行為、價值觀會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感,因為他們會帶著父母這一層“面紗”去看世界,而看到的不過是父母的影子,絕非真實的世界。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的痛”。

三:“父母的面子大於一切”的扭曲心理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倍感揪心:

魏萊欺凌陳唸的罪行被曝光後,一貫大姐大作風的她,竟然親自跑來向陳念道歉,並承諾以後和陳念做朋友,而遭到對方的拒絕時,更是直接向對方下跪,甚至願意讓陳念拍自己的裸照,以此作為不告發自己的交換條件。

魏萊的種種極端行為是因為她害怕了嗎?其實未必,說到害怕,小北亮刀那次明明更接近死亡,她都沒表現的這麼害怕,而這一次,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再也不能復讀了,我爸爸都一年不和我說話了,我爸媽會……”

在她潛意識裡,父母的面子比自己的命還要重要,而自己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成為父母的驕傲,如果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是一件比死亡還要可怕的事。

這樣扭曲的價值觀,讓我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同時也引發了一個深思——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大人?

孩子的“成才”難道是大人之間的一場較量?

細思極恐。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有些父母為了所謂的面子,為了茶餘飯後有傲人的談資,不惜花重金給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孩子沒有周末,他們早上六點出門上課,晚上十點回家,甚至都看不到白天的太陽。

孩子錯過了太多童年應有的美好,逐漸活成父母的“傀儡”,以博取父母的滿意度為使命,這樣的人生,終究是殘缺的。

《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02 什麼樣的教育下,孩子才會有未來?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必須要明白“成才先成人”的道理。

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三觀端正,具有獨立性的個體,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引導孩子步入人生正軌。

首先,父母需要重新定義“好孩子”的概念

什麼樣的孩子才算得上好孩子?看到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標準,即聽話懂事,成績優異。

於是,很多父母只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下功夫”,而忽略了孩子價值觀的培養,一個人的精神胚胎若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即使年齡上符合“成人”的標準,但ta的潛意識裡,依然是孩子般的思維方式

影片中的魏萊,父母只教她努力學習,考名校,當“胡小蝶自殺事件”發生後,魏萊父母說話時果斷的語氣令人髮指。

他們認為自家的孩子不會欺負別的同學,那些自殺的學生,是因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脆弱的心理所致。

粗心的父母啊,你們說話如此果斷,是否有考慮過,你們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的同時,有教給她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社交禮儀以及人與人之間交往所需要的尊重嗎?

一個合格的好孩子,光有成績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獨立的人格,端正的價值觀,而在孩子的人格形成階段,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

作為父母,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少年的你》魏萊: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為何會變成施暴者?

其次,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事實,不用父母的“權威性”來壓制孩子

好為人師,是父母的天性,他們總喜歡用自己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來教育孩子,凡事都要上綱上線,把對和錯的界限分得死死的,殊不知,對與錯本來就是辯證關係,根本沒有標準可言。

更可笑的是,當孩子達不到期望值時,父母就會把“我是為你好”掛在嘴邊,以此徒增孩子內心的愧疚感,企圖把孩子引向那條“正道”上。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父母口中的“為你好”其實是對孩子情緒和行為的否定,他們完全忽略了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總是用主觀意願來控制孩子的人生。

比如,魏萊的父母自認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必須朝著期望值前進,不能有半點差池。

比如,《小歡喜》中的宋倩,女兒喬英子跟什麼人交朋友,什麼時間可以見爸爸,上哪所大學等事宜都由她規定好,結局就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那樣:乖巧懂事的喬英子情緒崩潰欲自殺。

詩人紀伯倫曾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係,只能相互影響,絕不能一方命令另一方,在這個前提下,親子關係才能融洽。

最後,父母要看到自己的情緒從而看到孩子的情緒,切忌對孩子使用暴力溝通

很多父母都屬於“反應型”父母,就像我們看到蛇和蜥蜴那些恐怖的動物時,勢必會發出尖叫聲,這就是情緒帶給人的敏感反應。

當孩子犯錯誤或表現不好時,父母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拳腳相向,企圖用暴力溝通的方式來強行糾正孩子的錯誤。

暴力溝通還包括冷暴力,魏萊的父親,一年多不自己的女兒說話,這就是語言冷暴力,比起粗暴的打罵,冷暴力的殺傷力會更強。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作為父母,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覺察自己的情緒,接著調整情緒,同時還要看到孩子的情緒,從而心平氣和地去和孩子溝通,避免極端事情的發生。

試想,如果魏萊的父親在發現女兒的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溝通,並想辦法解決,就不會有後面的悲劇發生。

如果小娟的爸爸沒有在走廊上對她拳打腳踢,而是第一時間對女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小娟就不會對陳念有如此大的“恨意”,也就避免了一場悲劇。

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走向,因此,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記得好好溝通。

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需要不斷地自省,更需要不斷地學習,努力做一個合格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