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介休窯是山西較大的窯廠之一,位於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又稱為洪山窯,是宋代九大名窯之一,所產瓷器皎潔白皙,酣醇凝脂,屬定白瓷系列。於上世紀50年代被發現。介休窯精瓷細作,將中國獨有的水墨畫技巧熟練地運用到瓷器裝飾上,展示出東方藝術的獨特神采。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其中白釉鏤空燻爐中國陶瓷舉世聞名,千百年來名窯輩出。雖然介休窯距今已經1000多年,但是在介休窯遺址附近的窯神廟中碑文中記載:“丹爐炊頻,洙風扇口,高士雲集……”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介休窯的興盛與繁榮。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要知道山西介休窯是民間瓷窯之一,介休窯以燒製白瓷為主,兼燒黑瓷、白釉黑花瓷和褐彩瓷等,多為盤、罐、盆、蓋碗等日用器皿。其白瓷胎釉白淨、薄細如紙、造型秀氣,敲擊清脆如磬,其獨特的藝術內涵可與定窯媲美,在古陶瓷群芳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為世人廣泛實用和珍愛。此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黑花與白釉褐花等品種。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白瓷劃花的裝飾手法產生於宋代。白釉刻劃花是在瓷器表面,利用白瓷的胎質和化妝土所不同的呈色,經過手工刻劃取得的裝飾效果。

白釉褐花為釉下彩,具有介休窯器物的特色。工藝流程是:先在塗有白土的坯上描繪紋飾,然後上透明釉,紋飾多凸起,色彩有褐色、深淺棕色以及橘紅色。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介休窯的裝燒方法也有獨特之處,盤、碗一類小件器皿都用支釘支燒,在盤、碗的圈足上一般墊三個小支釘,支燒時釘尖朝下,依次疊放,燒成出窯後,盤、碗的裡面都留有三個細小的支燒痕,其他四至六個的也少量使用。支釘有3、4、5、6、7等多種。這種支燒方法為介休窯的白瓷盤、碗所獨有。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可以說介休窯歷史悠久,歷經千年不息,燒造的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生產的產品不僅滿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用瓷需求,而且承載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內涵和社會變遷史。它實用、簡潔和樸素的審美追求,以及自由、創新和個性的美學風格,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文化藝術遺產。

古瓷:宋代介休窯簡介


參考文獻:文物拍賣從業人員複習資料、圖片來源雅昌藝術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