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根据福布斯的计算,2020年疫情的肆虐不但没有影响到贝佐斯和他的亚马逊商业帝国,反而让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业务爆发增长,使贝佐斯个人财产上涨约250亿美元,以近1400亿美元的身价继续巩固着其世界首富的身份。而这数字的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贝佐斯独到的商业见解和前瞻性思维。在研读了贝佐斯的《一网打尽(the everything store)》和20多年来给股东的信后,小编总结了八种最重要的思维与大家分享。

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贝佐斯

1. “长期思维“,把主要精力放在长期目标上

1997年,贝佐斯在其股东信里提出,一切都是为了长期目标。相比于短期的股价增长和利润,贝佐斯更在乎打好基础,培养核心竞争力,以成为长期的市场领导者。过去的20多年里,“长期”这个词一次又一次地在股东信中被提及,为亚马逊在电商,云计算,电子书等领域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打消了很多投资者早期的质疑,使其成为其他公司争相效仿的对象。

贝佐斯认为,一个公司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成长,对于科技公司尤其如此。关注未来允许公司不计较短期效益的实验与试错,从而创建出更完善的制度,更出色的产品和更完美的用户体验。

从个人层面上来看,我们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长期核心竞争力,不要因为短期的利益忽略掉那些可以让自己长期获益的学习,这样,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走的更远。

2. “飞轮思维”,寻找属于自己的良性循环

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亚马逊官网的原始“飞轮”图

上面这张图,至今还在亚马逊的官网上。这是贝佐斯在早期的一次高管内部会议上想到的,当时贝佐斯极其的激动,因为他看到了亚马逊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式。

简单来说,亚马逊的增长来自于更多的顾客和流量,而更多的顾客和流量会为公司带来规模效应,实现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商户,从而为顾客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并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这种“飞轮”思维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这与贝佐斯的“长期“思维不谋而合。一旦“飞轮”开始转动,它所产生的良性循环会为公司带来持续不断的增长。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飞轮“,让自己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成长,会为自己长期带来巨大的收益。

3. 顾客至上,主动提高顾客体验

与很多把“顾客就是上帝“挂在嘴边却时刻想着榨取消费者利益的商家不同,亚马逊是真切的从顾客出发。亚马逊云服务几次主动降价,不停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提升顾客体验的同时也让其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亚马逊电商的会员”Prime”不仅可以享受免运费等电商相关的福利,甚至可以享受更好的亚马逊影视,亚马逊音乐服务,在吸引到更多会员的同时,也让其商业帝国内部的子业务之间发挥了更好的协同作用。

在《一网打尽》的书中,作者将亚马逊称之为“问号”帝国。所有顾客都可以直接向贝佐斯本人发邮件反馈问题,一旦问题是真实的,贝佐斯会把这封邮件转发给对应部门并在上面加一个问号。虽然亚马逊内部大多数决策都来自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内部测试,一旦顾客体验出现了问题,贝佐斯本人会直接介入不惜一切成本修正流程。


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4. 拥抱真相

这也许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却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很多心理学和经济学概念如 “光晕效应”,“沉没成本”等等都告诉我们,人们会因为性格,专业属性和喜好而选择性地忽略客观事实。

贝佐斯明白失败和创新是并存的,因此他会鼓励员工大胆做决策,即使失败也会鼓励员工继续尝试。很多商业领袖会结果导向,惩罚员工的失败决策,从而让公司失去了创新文化,这就是忽略客观事实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拥抱的,是表象背后的事实。贝佐斯不会因为世界上没有人做到过可以运输存储所有东西的物流体系而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因为他认为这件事从物理的角度是可以发生的。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可以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帝国。

5. 从最简单的地方出发,一切流程都有提升空间

亚马逊从不会把他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电商物流体系作为不去提升的借口,从贝佐斯开始,公司从上到下会去分析整个物流体系的每个细小环节,从仓库的物品摆放,到配送人员管理,到运输包裹路线的计算。这种有体系的永远要追求更好的思维,让亚马逊把其他竞争者甩开得越来越远。同样的,在电子书,云服务等领域,贝佐斯也贯彻了同样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可以在多个不同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能做到不停主动提升自己的人很少,在已经很优秀的情况下,还愿意不停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中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在某件事上已经做到比身边的人更好而变得懈怠,可贝佐斯告诉我们,即使你已经是世界最佳,你也需要不停地提升自己。

6. 主动重构自己的知识,拒绝“创新者的窘境“

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中信出版社的《创新者的窘境》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其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很多优秀的公司虽然会积极投资研发,认真听取消费者建议,但却只会惯性地在其擅长和熟悉的技术领域投入,而忽略了新兴技术对现有产业的影响,从而使其失去市场领导位置。诺基亚将手机产业龙头老大的位置拱手相让与苹果就是一个最贴切的例子。

贝佐斯在阅读了这本书以后,重构了亚马逊的创新基因。他不会为亚马逊的产品和服务设置边界,只要是可以让消费者在未来获益的事情,他都考虑去做。作为一个从在网上卖书开始的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却创造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子书Kindle,主动侵蚀掉自己网上卖书的业务。正是这种思维,让亚马逊可以主动地不断成为各个新领域的颠覆者。

这种思维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主动淘汰或改进自己已经与时代不相符的知识体系。一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伐木工人无论怎样精进自己的伐木效率也会被机器取代,对于他来说,他该思考的是如何用他的知识创造出更好的伐木机。

7. 屏蔽金融数字带来的不必要影响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受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如果一个人,一个公司因为金融数字的波动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决策,长期的成功是很难实现的。这种思维与贝佐斯的“长期”思维也有一定共通性。

让杰夫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的八种思维

亚马逊股价的历史,来源:谷歌财经

如上图所示,亚马逊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的21世纪初,2008经济危机附近经历过大幅度的股价回落,也在其云服务业务和电子书Kindle大获成功后取得了股价的飞速增长。无论亚马逊在股市的表现如何,贝佐斯始终关注消费者体验,核心业务增长,市场反馈,技术创新这类对公司有长期价值的东西。如他自己所说,“你不会因为股价上涨了30%,而变聪明30%,同样的,你也不会因为股价下降30%,而变笨30%。”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关注事物价值的本身,而不是在这个时间点的金融数字。

8. 善良比聪明更难做到

贝佐斯自幼便是个天才少年,在《一网打尽》的书中,他也被描述为”a gifted kid”(天赋异禀的孩子)。有一次,还是孩子的贝佐斯在了解到吸烟的危害后兴奋地对外婆说,他做了个计算,外婆会因为吸烟而减少很多年的寿命。那时候,小贝佐斯的外公为他上了重要的一课,外公说,“孩子,有时候,善良比聪明更难做到。”

不难看出,未来的贝佐斯的很多商业行为都有这句话的影子,比如其顾客至上的思维。在对亚马逊的定位上,贝佐斯也曾经说过,公司的使命永远比利益重要(missionary over mercenary),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通过品牌效应增加价格,一种通过规模效应主动降低价格,亚马逊永远都会选择后一种,用最直接的方式为顾客带来好处。而无论自己获得了多少的知识和智慧,也要要求自己善待世界,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处事方式。正所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结语

贝佐斯和他的亚马逊帝国还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贝佐斯下一个要颠覆的领域,就像过去20多年一样。可正如贝佐斯本人所说,有些时候,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加容易。通过亚马逊20多年的成长史,思考这些科技界传奇的思维与决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有一段传奇,在等着你书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